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一旦皮肤出现伤口,应及时处理。对于表浅的轻微伤口,患者可自行处理;如果创伤比较深、局部损伤大、出血多,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常见的伤口类型及用药如下:擦伤擦伤后伤口如有异物,应先用清水清洗,再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

  • 标签: 包扎伤口 及时处理 局部损伤 无菌纱布 擦伤
  • 简介:<正>内脏动脉瘤(visceralarteryaneurysm,VAA)相对罕见,因缺乏大宗临床资料,过去对其自然病程和并发症的了解较少。近年来,由于血管影像学和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中涉及VAA的文章数有所增加。有相当比例的VAA因破裂才来就诊,因此,VAA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病因学VAA是指除了主髂动脉系统的腹腔内动脉瘤,包括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其

  • 标签: 囊性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腔内治疗 开放手术 覆膜支架 自然病程
  • 简介: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健康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听说自己有室性早搏,就认为是患了心脏病,而显得非常紧张,并到处求医问药,

  • 标签: 室性早搏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对腹部手术的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手术治疗的73例腹部疾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着重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4例患者(46.6%)出现并发症,7例患者(9.6%)死亡,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是肝功能不全(12.3%)。患者年龄、术前白蛋白、肌酐、凝血功能、腹水、并存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腹部疾病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术前并存病,提高白蛋白水平,网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可能会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 简介:胃癌的手术治疗在近二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体现在手术根治的标准化、重建方式的不断成熟完善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兴起等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临床肿瘤学界就极力推崇D2根治术,认为D2根治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并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1]。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技术 D2根治术 临床肿瘤学 远期生存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病例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为83例60岁以上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胆道及内脏损伤、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需重视老年患者的病例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老年人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评价膨宫机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我科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中发现结石合并息肉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中下段结石34例,25例采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膨宫机辅助组),27例采用挂高水袋配合人工注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传统碎石组);两组术中均常规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全部成功碎石,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两组均无输尿管断裂、撕脱并发症发生,传统碎石组1例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膨宫机辅助组与传统碎石组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31.2±5.1VS37.0±6.2min(t=-3.68,P=0.0006〈0.05),碎石时间分别为6.5±1.4VS9.4±1.5min(t=-7.19,P=-0.0000〈0.05);传统碎石组有1例上段结石术中上移至肾盂,术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清除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3个月-1年随访,超声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及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输尿管结合一定的弹道碎石技巧能使术野保持清晰,可明显减少总手术时间、碎石及清石时间,疗效确切,在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弹道碎石 膨宫机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分析对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05—2011—05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患者8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34/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术临床效果肯定。

  • 标签: 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中隔高位偏曲 鼻甲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情况及处理的策略。方法对5例合并有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4例手术预定方案顺利完成,术后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主动脉分支或旁路血流正常;1例支架释放失败。4例手术成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无脑部及上肢缺血症状,支架无移位,无内漏。结论主动脉弓分变异形式多样,术前仔细评估是正确处理主动脉弓部病变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主动脉弓 分支 解剖变异 支架
  • 简介:目的提高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的准确率,为肿瘤早期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组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拍摄的正常样本、阳性样本、强阳性样本图像各10张;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与分割测量法对每组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对正常样本组、阳性样本组,2种测量方法测得的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强阳性样本组,其强阳性指标自身组、与强阳性值不相邻的指标组,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数据相比仍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与强阳性指标相邻的指标组,两种测量方法的数据相比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2种图像分析测定方法对正常样本、阳性样本、以及强阳性样本中强阳性指标自身、与阳性指标不相邻的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强阳性样本中与阳性指标相邻的指标的检测结果却影响很大。说明切割测量法比直接测量法具有较强的去除图像干扰作用。因此,在利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进行最终结果测定前,必须进行正确的图像分析、分割处理,才能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蛋白芯片 肿瘤标志物 图像分析
  • 简介:显微组织图像(例如胞、粒子与晶粒等)的数字图像处理、分割和分析,对于获取显微组织特征的三维信息非常重要。已有数种商用和共享程序包可以用于图像的处理和分析。"ImageJ"即其中之一,其长期广泛采用及其可扩展插件形式已使其成为许多不同应用领域科学家选用的工具。它包含了处理、分割、重建和可视化材料显微结构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基本的和最新的功能以及图像分析工具(例如‘ParticleAnalyzer’,‘3Dobjectcounter’,‘3DRoiManager’),以用于成组粒子的复杂统计处理。虽然它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很受欢迎,被认为是一种有用的和有效的开放源码的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但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对其所知甚少。面向材料学界,本文尤其是那些没有图像处理和分析经验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员,在简要介绍ImageJ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应用于在三维空间中处理、分割和分析显微组织结构连续切片图像的一个通用框架。

  • 标签: 材料体视学 显微组织 系列截面图像 IMAGEJ 图像分割 图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