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足]外翻畸形的矫正依赖于手术治疗,其外科治疗极具挑战性。通过查阅文献,国内知名专家与部分对[足]外翻的治疗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撰写成我国首部《[足]外翻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供骨科、尤其是足踝外科同仁们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检查和评估、[足]外翻的分类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常用术式的适应证与矫形能力评价,还介绍了可能发生的外科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 标签: [足母]外翻 足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实用稳定的CO2人工气腹动物模型,模拟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环境。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幼(3周龄,体重0.8~1k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单纯腹腔麻醉;开腹组,麻醉后行开腹手术暴露腹腔;低压气腹组,腹腔气腹压力维持于6mmHg;高压气腹组:腹腔气腹压力维持于12mmHg。采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麻醉,追加采用4%水合氯醛1ml/kg。麻醉时间持续4h。气腹组采用精密电子压力计控制CO2输入的方法维持目标气腹压力。结果应用精密电子压力计可以维持理想的气腹压力。各组幼围手术期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内进食量恢复正常,术后7d切口拆线,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出血及死亡。结论采用幼作为动物模型、精密电子压力计维持CO2气腹压力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用于研究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CO2人工气腹模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幼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欣沛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上述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欣沛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沛在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止血,促进患者身体条件的改善,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 简介:背景:[足]僵硬是第1跖趾关节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背伸活动受限。[足]僵硬的治疗常采用关节唇切除术与趾骨截骨术,但是对于第一跖骨是否存在抬高,跖骨截骨下沉和短缩是否可有效治疗僵硬,现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目的:分析僵硬患者是否存在第1跖骨抬高和过长,评价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足]僵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足]僵硬13例15足。记录术前侧位第1、2跖骨间夹角(IMA)、术后骨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患者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趾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第1跖趾关节间隙、第1跖骨突出度(MPD)。结果:术前X线片示4足存在跖骨抬高(侧位IMA为4.8°~8.7°),8足存在第1跖骨过长(MPD为2.2~6.9mm)。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平均(16.7±4.7)个月。术后4周均达到骨愈合。第1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9.7°±10.4°(4°~40°)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平均57.9°±12.2°(36°~72°)。至末次随访时,AOFAS趾功能评分、VAS评分,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的第1跖趾关节间隙、MP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随访期间,患者均无需进一步手术治疗,无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足]僵硬患者存在第1跖骨过长与上抬,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可有效治疗[足]僵硬,明显改善跖趾关节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僵硬 关节活动度 第1跖趾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危剖宫产孕妇采取欣沛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高危产妇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8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欣沛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产后2h以及24h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术中、产后2h以及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例(5.17%)显著低于对照组18例(31.0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剖宫产孕妇应用欣沛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各个时间的出血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欣母沛 高危 剖宫产孕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欣沛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止血治疗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欣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A组的80.00%(P<0.05)。B组产后24h的出血量为(480.4±46.7)ml,明显少于A组的(640.8±50.4)ml(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在常规止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欣沛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出血量,降低死亡率,对临床分娩结局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欣母沛 产后出血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血小板减少给儿预后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重度子痫前期但血小板正常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对比血小板计数与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血小板计数少于对照组,同时其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上两组则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会因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血小板减少而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但是围产儿结局并不会因此而出现不良结果。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母儿 预后 影响
  • 简介:远端软组织平衡术是拇外翻矫形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第1跖趾关节远端软组织手术(Distalsofttissueprocedures,DSTP)能够紧缩相对薄弱的内侧组织结构,同时松解外侧挛缩的组织结构,为截骨外推第1跖骨头提供足够的空间,恢复籽骨与跖骨的匹配关系,降低拇外翻术后复发率。经典教科书以及文献对于拇外翻远端软组织松解方案的描述尚不一致,有必要就这一问题展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足母]外翻 病理解剖 第1跖趾关节远端软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儿预后的影响,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妇产科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收治的 4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 70例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先兆子痫、子痫、阴道大出血、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1。 观察组新生儿死亡2例( 4.2%),对照组无死亡发生 ;结论 妊娠高血压对母婴危害极大,因此对妊娠高血压孕产妇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预防,加强高危孕妇筛检,早期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妊高症 儿预后 预防措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孕妇特有的疾病。此病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昏迷、抽搐等并发症,早产死亡也时有发生 [1]。因此,针对不同程度的妊高症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临床孕产期进行及时、适当的处理,对提高治愈率,优化母婴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收治的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妊娠中期血唐氏筛查及异常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受孕期检查的妊娠中期孕妇8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中期孕妇根据年龄大小分为≥35岁组(n=107)和<35岁组(n=693)两组,检测两组不同年龄孕妇的β-HCG和AFP以及μE3,比较不同年龄组孕妇检测结果,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唐氏高风险组(n=109)和唐氏低风险组(n=691),对比唐氏高风险组与唐氏低风险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35岁组孕妇与<35岁组孕妇染色体异常率4.67%/3.03%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633,P>0.05);≥35岁组孕妇唐氏筛查高风险率70.09%显著高于<35岁组孕妇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6332,P<0.05);唐氏高风险孕妇与唐氏低风险孕妇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1.89%/1.45%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589,P>0.05);唐氏高风险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93%、5.50%显著高于唐氏低风险孕妇3.76%、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64、4.1061,P<0.05)。结论对女性妊娠中期孕妇开展血清β-HCG和AFP以及μE3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胎儿染色体病,有效预防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中期 母血唐氏筛查 异常妊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儿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均接受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象(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均未接受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象(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及儿影响。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1分钟Apgar评分均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儿无明显直接影响,且可以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 产程 母儿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欣沛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最佳使用时机。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受的剖宫产分娩并且有较高产后出血风险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中期组与晚期组,早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欣沛,中期组产后出血量超过300ml时使用,晚期组在产后出血量超过800ml时使用。观察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24h出血量、产妇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在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结论欣沛在产妇产后出血中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在胎儿娩出后使用时间越早止血效果越好,能够有效降低术中、产后产妇出血量和发生率。

  • 标签: 欣母沛 防产后出血 最佳使用时机 宫体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八珍益胶囊在月经过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妇产科接诊的月经过少病患58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八珍益胶囊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两组的用药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6%,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八珍益胶囊疗法对月经过少病患进行对症治疗,药物副作用轻,临床疗效好,建议推广。

  • 标签: 月经过少 应用价值 八珍益母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的急性脑梗死开通后无复流(no-reflow)动物模型。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3只,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通过球囊封堵、微血栓灌注造成脑动脉的无复流。结果制模共有20只实验成活,17只达到急性脑梗死开通后无复流动物模型标准,即mTIMI评分≤2a级,制模成功率73.9%。结论选择性颈脉急性闭塞、再灌注、微血栓注入制备的无复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 标签: 脑梗死 闭塞血管开通 无复流 兔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早期预防工作中应用欣沛及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所收治的的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量大于300ml且子宫收缩欠佳的产妇114例,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处理办法的基础上向臀部肌肉或子宫肌单词或多次注射欣沛,并结合强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早期预防工作中应用欣沛联合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帮助产妇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早期预防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背景:拇外翻矫形是临床最常见的足踝矫形手术,手术方法繁多而矫形效果差异较大,如何选择最佳术式以及术前模拟调整手术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采用Photoshop软件辅助拇外翻手术的术前设计,选择最佳术式及优化手术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术前Photoshop软件辅助拇外翻手术的术前设计、方案选择,并行模拟截骨固定治疗外翻患者89例157足,男14例18足,女75例139足;年龄28-70岁,平均(56.3±10.8)岁。术前根据患者畸形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截骨部位、角度、截骨量均术前通过Photoshop软件测量确定,并通过软件行模拟截骨手术,从而优化手术方案。比较术前、术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X线片的角度测量值,结合AOFAS评分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HVA、IMA、DMAA均矫形彻底,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满意,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采用术前Photoshop软件辅助拇外翻手术的术式选择及优化手术方案,可明显减少术式选择及方案设计失误,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可广泛用于拇外翻手术治疗,复杂畸形及翻修患者更推荐使用。

  • 标签: PHOTOSHOP软件 外翻截骨术 术前设计 手术方案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欣沛治疗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10月份收治的分娩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3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缝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欣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刺激(FSH);并统计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时间、出血量。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FSH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超过2小时发生率为5.26%,出血量超过1000mL10.53%;较比对照组产后出血超过2小时发生率为21.05%,出血量超过1000mL36.32%;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欣沛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缩短诊断饿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保证产妇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欣母沛 效果 护理
  • 简介:背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性[足]外翻越来越多见。老年性[足]外翻一般畸形严重,很难依靠单一截骨术矫正足部的全部畸形。目的:观察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足]外翻患者138例(253足),男31例(45足),女107例(208足);年龄65~92岁,平均(77.8±2.3)岁。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定。术前、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拍摄足负重位X线片,测量和记录HVA角、IMA角、DMAA角变化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定。结果:13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0.5)年。无一例出现截骨处迟延愈合和不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所有患者术后7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足部疼痛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次随访时更显著(P〈0.01)。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功能评定,总优良率为96.8%。HVA角、IMA角、DMAA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发现各角度均较术后6周有一定程度的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亦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足]外翻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在单一切口下即可完成,操作相对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 标签: 截骨术 [足母]外翻
  • 简介:背景:随着对拇外翻认识的不断深入,有观点认为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可通过重建籽骨的位置解决拇外翻畸形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但尚无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是否有助于提高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对中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中度拇外翻患者40例(46足),年龄3-9-67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hevron截骨术不联合软组织松解术组(A组)24例26足和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组(B组)16例20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负重位X线片的第1、2跖间角(IMA)、拇外翻角(HVA),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40例(46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31个月,平均(20.3±8.4)个月。A组和B组的术后HVA、IMA、PASA、DASA测量值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提高(P〈0.05),但A、B两组术后的HVA、IMA、PASA、DASA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内侧籽骨位置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对中度拇外翻畸形的矫正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内侧籽骨位置,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软组织松解 Chevron截骨术 [足母]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