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匹配相似轮廓线的有限差分法,这个方法是Dncan^[1]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Duncan的方法是通过优化一个二次指标函数来匹配两条轮廓线的。这个指标函数由一个与弯曲能量有关的曲率差项和一个弹性约束项组成。Cohen^[2]指出Duncan的方法可能造成两条轮廓线上点不是按顺序一一对应。他提出用有限元法来解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新的弹性约束项,得到的优化方程不但容易计算而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本文讨论了用有限差分法解这个方程的方法,对于复杂形状的轮廓匹配可以用多尺度法来解决。

  • 标签: 图像处理 轮廓匹配 有限差分法
  • 简介:更准确地对高分辨率可见光机场区域图像进行飞机目标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和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飞机识别。首先对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并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判定图像中是否存在机场,在机场提取的基础上进行飞机图像分割,并对各个分割区域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主轴旋转成水平方向,然后和模板库匹配,进行飞机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飞机目标的识别是有效的。

  • 标签: 飞机识别 图像分割 主成分分析 模板匹配
  • 简介:摘要: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门诊护理干预效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间镇卫生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门诊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P<0.05)。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每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动机,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门诊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护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分析基层护士专业技能培训与其职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首先,探讨了当前基层护士面临的工作繁重、技能更新滞后和人才流失等问题。其次,指出了未来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并强调了跨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本文分析了加强人才培养、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加强跨学科合作等发展策略对提高匹配度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基层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发展,但仍存在显著的匹配度差距。本文提出,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持续教育以及技术和跨学科合作的整合,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护士的职业技能与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 标签: 基层护士 专业技能培训 职业发展 匹配度分析 跨学科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 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8 月 100 例 检查乳腺癌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办法分为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方式)和实验组( 50 例,采用分期匹配心理干预)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可以得出试验组在积极心态评分与病情缓解程度数据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分期匹配心理干预 乳腺癌术后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对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透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组间对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行分期匹配式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干预效果,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分期匹配式 延续护理 血透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儿科门诊静脉血管分级和护士能级匹配系统,并探索其在准确匹配最佳穿刺护士、提高静脉穿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医院在2020年3~2020年11月将儿科静脉血管分级及护士能级匹配系统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其中包括静脉穿刺相关指标,患儿、家属、护士对静脉输液满意度等。结果:本系统实施后,护士平均穿刺次数(143.69±38.29),护士平均1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与静脉穿刺有关的护理投诉例数均高于系统实施前(P

  • 标签: 儿科门诊 静脉血管分级 护士能级匹配系统
  • 简介:背景: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是心外科手术的难点,治疗不当可能出现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现象,使左室流出道狭窄、跨瓣压差增大,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加致心肌肥厚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目的:总结预防小主动脉瓣环瓣膜置换后发生人工心脏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的治疗策略。方法:小主动脉瓣环均主动脉瓣置换患者85例。瓣口直径〉17mm,≤19mm的患者,选19mmSJMRegent瓣;对瓣口直径≤17mm的患者,用牛心包补片加宽瓣环,再选19mmSJMRegent瓣行瓣膜置换;对于瓣口直径〉19mm,≤21mm,选21mmHancockIIultra生物瓣置换。治疗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跨瓣峰速、跨瓣压差和跨瓣平均压。出院后通过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早期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呼吸机依赖2例。所以患者均未出现脑栓塞或脑出血等脑部并发症。无瓣膜功能失调或卡瓣。未发现牛心包补片撕裂、瘤样膨出、钙化、血栓形成、免疫反应和感染等情况。81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5%(81/85)。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65例,Ⅱ级16例。各不同瓣环直径患者治疗后跨主动脉瓣峰速和平均压差均明显降低,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明显增加,左心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降低,均未出现人工心脏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置换21mmHancockIIultra生物瓣和21mmSJMRegent瓣组间的比较,前者获得了更好的跨瓣峰速和平均压差,以及更好的左心室重塑指标。19mmRegent瓣患者治疗后体质量和体表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对于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预防主动脉瓣�

  • 标签: 组织构建 移植 有支架生物瓣 心脏瓣膜假体 小主动脉瓣环 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现象
  • 简介:目的探究上腹部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在提高图像对比噪声比(CNR)、降低对比剂使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上腹部CT平扫以及双期增强扫描患者12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应用上腹部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对比剂含碘量为300mg/kg,并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获得A组图像;然后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ISR)获得B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CT平扫模式(120kVp),对比剂含碘量为450mg/kg,采用FBP获得C组图像。比较三组图像在40keV、50keV、60keV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图像噪声以及肝、胰、门静脉、腹主动脉的CNR,并对三组图像进行评分。结果三组在40keV、50keV、60keV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图像噪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87.72、246.35、51.98、127.50、23.15、48.96,P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40keV动脉期和门静脉期,C组图像噪声低于B组和A组(q分别=8.32、9.37,P均〈0.05);在50keV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时,B组和C组图像噪声均明显低于A组(q分别=5.73、6.84,P均〈0.05);在60keV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时,B组图像噪声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q分别=3.83、3.63,P均〈0.05)。三组在40keV、50keV、60keV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肝、胰、腹主动脉(门静脉)CN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8.52、33.94、60.59、72.70、69.38、44.06;8.27、33.65、42.68、79.84、45.73、80.93;10.64、33.14、31.12、59.96、62.93、39.12,P均〈0.05)。在40keV、50keV、60keV时,B组动脉期肝、胰、腹主动脉CNR值和门静脉期肝、胰、门静脉CNR值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16.73、8.72、12.71、10.82、14.65、15.71、11.67、12.51、8.77、10.52、9.79、13.80;8.79、12.83、10.62、14.62、10.81、8.51、10.66、12.79、13.72、9.81、10.53、12.49;4.49、5.64、6.82、10.53、7.52、5.93、11.61、9.27、6.31、10.65、9.51、10.11,P均〈0

  • 标签: 上腹部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 滤波反投影法 对比噪声比 对比剂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阶段匹配护理策略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 标签: 分阶段匹配护理 血液透析 内瘘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期匹配式延伸护理服务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分期匹配式延伸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无显著差异(t=0.093 、0.011、0.036、0.025,P=0.926、0.991、0.972、0.980>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4、17.851、19.927、20.515,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t=1.097、1.054、0.056、0.910,P=0.277、0.296、0.956、0.367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07、9.759、16.000、11.565 P<0.05)。结论: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实施分期匹配式延伸护理服务干预可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分期匹配式 延伸护理服务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存进自然分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按照产科护理的常规模式和护理的新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以及剖宫产的情况,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48%,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产妇临床生产的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医学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5月收治的76例肝病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模式,试验组行个性化护理模式,就两组的护理应用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73%(36/3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5.79%(25/2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专科护理质量、SF-36评分、肝功能恶化指数上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护理实践成效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并在提升患者护理质量上效果明显,可作为有效护理模式在肝病患者中加以推广实施。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肝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儿科静脉输液治疗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优化护理模式模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性,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患儿,这些患儿都进行了输液治疗,为了探讨优化护理模式模式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把这些患儿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要针对护理工作的相关指标影响分析,主要包括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除此之外,还要针对针头脱落的情况以及液体外渗发生率进行相应的对比和分析(P<0.05);最终的结果显示采取优化护理模式模式一组患儿的各项指标都占有优势。结论 在儿科输液过程中,采用优化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增加患儿父母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非常好的工作模式的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模式模式 儿科 静脉输液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单发肿瘤直径≤5cm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H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单发肿瘤直径≤5cm肝细胞癌合并PH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54例患者中,61例行R0肝切除术,93例行RFA。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类患者资料进行匹配。将匹配后行肝切除术患者设为肝切除术组,行RFA患者设为RFA组。(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行肝脏CT增强检查或MRI增强检查,术后3个月内每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水平、B超、肺部CT,术后3个月至术后2年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了解患者无瘤生存情况和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7月31日或死亡。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54例患者中118例(肝切除术组和RFA组各59例)配对成功。两组患者肿瘤直径和术前白蛋白水平倾向评分匹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0,6.687,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6,2.484,P〉0.05)。(2)随访和生存情况:匹配前154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5~9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4个月。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1%、79.5%、64.1%、40.3%,行RFA患者分别为84.9%、68.6%、52.8%、43.4%,两者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7�

  • 标签: 肝细胞癌 门静脉高压症 肝切除术 射频消融术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科护理管理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内科选定12名护理人员,于2016年9月~2017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观察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认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中的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临床教学具有明显区别,并且当前医学教育新课标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例如,通过对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必然性和教学方法等层面进行分析,旨在“互动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中能够有效养成学生敏捷思维、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只有这样才是更好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复合医学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临床实习 互动教学 传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患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入研究组(n=39)和常规组(n=39),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精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据此评价精准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卒中病患生存质量,促使其仅可回归家庭和社会,值得作为脑卒中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生存质量 精准护理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无缝隙护理管理手段的外科手术后护理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了解其具体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了对照试验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将外科120名病患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共60例患者进行不同的术后护理;结果 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观察组相对于普通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具备更好的护理效果,在护理满意度、护理矛盾、护理错误控制上均有较好表现;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当下具备推广价值和意义,应当在完善人员培训教育和强化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发展。

  • 标签: 无缝护理 外科护理 泌尿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