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多普勒血流参数分级标准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对91例患者的182支血管行颈动脉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分别采用Strandness、Washington、Faught、Bluth、Caroll和我院的多普勒血流参数标准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行分级诊断,并与血管造影的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法(ECST)的测量结果比较,计算不同多普勒狭窄分级指标诊断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Kappa值.结果我院多普勒血流参数分级标准的SEN、SPE、PPV、NPV及Kappa值明显高于其他分级标准.结论不同研究机构应当建立适合自身临床应用的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多普勒血流参数的分级指标.目前,我院超声检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标准的准确性较高,得到临床肯定.

  • 标签: 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狭窄程度 血流参数 颈内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体骨折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体骨折(20个体),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PMMA注入体成形术。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结果所有病人腰痛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经皮穿刺体经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甲基丙烯酸甲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三体与二体两种复位固定法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3月至2005年5月应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资料齐全者154例,应用三体复位固定法66例,二体复位固定法88例进行总结。结果:三体复位固定法66例其中Ⅰ度滑脱8例,7例复位好,1例复位差。Ⅱ度滑脱26例,23例复位好,3例差,Ⅲ度滑脱32例,28例复位好,4例复位差。二体复位固定法88例,其中Ⅰ度滑脱15例,12例复位好,3例复位差。Ⅱ度滑脱41例,27例复位好,14例复位差。Ⅲ度滑脱32例,16例复位好,16例复位差。结论:对于轻度及易复位性腰椎滑脱,从少固定体节段和节省患者费用方面讲,我们首选二体复位固定,对于Ⅲ度以上重度及难复位性腰椎滑脱,我们首选三体复位固定。

  • 标签: 滑脱 内固定 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C2体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例49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和1例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C2体转移,均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女性患者因疼痛已不能下床行走1个月。采取在CT引导下,用13G骨穿针,由颈椎侧方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穿刺到C2体内,分别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和3.5ml。结果术后CT扫描显示骨水泥在体内填充分布好,无骨水泥外漏。术后两例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周后疼痛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能下地自由行走。男性患者半年后死于多个器官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女性患者术后配合放化疗,随访至今1年多,无任何不适。结论在CT引导下,采取颈椎侧方入路,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行经皮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C2体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C2椎体 椎动脉 颈动脉鞘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寰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技术固定融合治疗寰枢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寰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寰枢不稳的患者进行了固定术,同时行自体髂骨融合。分别应用Verlex7例,Axis3例,和cenfifix5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5例,新鲜Ⅱc犁齿状突骨折6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4例。寰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后结节中点旁开18mm~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进钉点为枢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灾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侧块螺钉长度28mm~32mm,枢椎弓根螺钉长度为22mm~26mm。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和椎动脉损伤。随访10~25个月,半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5.1~10.9分,平均7.6分。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7.5%。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寰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二维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块螺钉 枢椎椎弓根螺钉 上颈椎不稳 固定治疗 后路 椎弓根螺钉技术
  • 简介:后桥是指从环上关节面后方至后弓上方之间的环状骨性结构,它跨越椎动脉沟,使椎动脉沟成一骨性孔道,内有椎动脉及第一颈神经通过.笔者总结1997年以来发现的临床X线资料完整的12例,结合文献对其名称、形态及临床意义分析讨论如下:

  • 标签: 环椎后桥 X线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与评价MRI对外伤性体骨折的诊断和愈合过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体外伤骨折.共83个体.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隐匿性骨折。结果新鲜压缩性骨折T1WI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陈旧压缩性骨折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STIR序列呈低信号;爆裂性骨折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体呈分裂状:隐匿性骨折为T1wI及T2WI对应位置条状低信号,且于T1WI低信号周同见片状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结论MRI可以从体信号的变化来评价体外伤性骨折的程度与康复过程,且能够弥补传统X线与CT诊断体骨折的诸多不足之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柱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形态定量病理分级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图像分析定量技术,对136例人星形细胞瘤和3例正常对照的细胞核的面积等8项形态参数、肿瘤4项分布密度参数和细胞核分维值进行量化.结果:经图像分析定量,说明细胞核的面积、周长、直径、短轴和长轴、细胞核数、巨细胞面数密度、血管交点面数密度和细胞核面数密度等9项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星形细胞瘤4级间的差异,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应用形态计量方法进行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诊断更加客观可靠.

  • 标签: 脑星形细胞瘤 形态计量 病理学 诊断 分级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难度分级方法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83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分级标准(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difficultyclassification,LCDC)评定的LC手术。结果:DCⅠ有1374例,DCⅡ有470例,DCⅢ有139例;LC最常见的困难是剥离胆囊,而最难处理的是胆囊管及胆囊三角;LCDC难度低的一般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较难的是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很难的是合并有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和/或解剖变异的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结论:LCDC可细化LC手术难度原因,对LC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难度分级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晨起后突觉颈部疼痛,活动部分受限,由其战友为其行颈部按摩治疗。颈部肌肉放松后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当行颈部斜搬时,听到'喀'的响声后,颈部疼痛明显加重,头颈部运动完全受限,伴双上肢麻木,急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处于保护性头左旋、颈部右倾位,颈椎屈伸及旋转活动均受限。双上肢各肌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X线片显示枢齿状突基底部骨折,无移位,齿状突与寰两侧块间距对称。MRI显

  • 标签: 治疗 病例报告 颈部斜搬 枢椎齿状突骨折
  • 简介:目的:提出一种淋巴瘤病理图像分级分割方法.方法:针对淋巴瘤病理图像中组织灰度在RGB颜色通道中的分布形态特点,采用图像代数运算增大淋巴瘤病理图像中不同染色质组织之间的灰度差异,采用最大类别方差方法,建立一个融合多通道灰度分布形态信息的分割模型,分离出淋巴瘤病理图像中不同染色质的区域;再利用区域的面积、灰度纹理粗糙度、圆形度等几何形态特征建立二级分割模型,分离出同染色质中不同的组织靶区.结果:实现了淋巴瘤病理图像的自动分割.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分割效果理想,为淋巴瘤病理图像的定量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淋巴瘤病理图像 形态特征 分级分割
  • 简介:想当年,香烟飘洋过海打人我神州,虽曾有过由洋人沿街散发、让人免费试吸的尴尬,但犹如所有“洋货”一样,香烟很快就被国人所接受。于是,或老或少的炎黄子孙,都悠哉悠哉地吞云吐雾了。香烟,这个泊来的幽灵,已在中国传宗接代,坑害了好几代人!

  • 标签: 儿童 香烟 卫生知识 吸烟率 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7例患者中女性63例,男性34例.年龄34~79岁,平均50.78岁.分别进行椎动脉MRA及TCD检查.符合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结果97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61例(占62.88%),TCD异常83例(占85.56%).结论椎动脉本身退变因素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个主要因素.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MRA表现 诊断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眩晕
  • 简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内耳等部位的供血.最常见的症状有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我们采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赛莱乐
  • 简介:1.承认患者对疼痛有适当评估和接受处理的权利。2.对所有患者确认有无疼痛,如有疼痛应评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3.用简单方法定期再评估和追踪疼痛,并记录评估结果。4.判定医护人员评估、控制疼痛的能力,保持熟练程度,对新参加工作人员应定向培训,传授评估、控制疼痛方面的知识。5.为容易开出有效止痛药的处方或医嘱,医院内必须建立措施和手续。6.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效管理疼痛的知识。7.对计划出院的患者,探讨控制患者症状的必要性。新标准的项目

  • 标签: 新标准 必要性 定向培训 医护人员 评估结果 简单方法
  • 简介:腰椎滑脱在骨科临床较为多见,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采取椎管减压、RF-Ⅱ复位固定、cage间融合联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管减压RF-Ⅱ复位固定 cage椎间融合
  • 简介:BACKGROUNDCONTEXT:Multiplestudiesinvolvingtheoutcomesofanteriorinterbodycageshavebeenpublished,butthemajoritywerebyauthorswhodesignedthecage.NooutcomestudieswithBagbyandKuslich(BAK)cagesimplantedbyasingle-surgeonhaveeither3yearsoffollow-uporatleast25patients.PURPOSE:Todeterminethe3-to6-yearclinicaloutcomes,includingfusionrate,revisionrate,complicationsandfunctionalstatusofpatientswhounderwentplacementofanterior,stand-aloneBAKcagesbyasinglesurgeon.

  • 标签: BAK椎间 随访结果 融合手术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