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实现了规模化运营,并开始广泛使用绿色养殖技术。本文深入分析了发展绿色畜牧业养殖的根本原因与内容,结合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存在的应用问题指出了完善对策,以便为此后的绿色畜牧养殖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绿色 ;畜牧 ;养殖技术    1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原因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畜牧养殖技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肉制品的实际需求。我国以往畜牧业并未实现规模化养殖,采用自给自足的模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造成了土壤沙化以及草场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增多,绿色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且环境保护的需要与社会需求的不断也有效推动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较传统养殖技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不但可以保护环境,且可以生产出价格较高的健康、安全的畜牧产品,提高了农户的基本收益水平。对此,在当前畜牧养殖工作中应有效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发展绿色养殖,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内容    绿色养殖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采取更多措施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水平,从而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健康安全的畜牧产品。绿色养殖技术包括饲料管理、药物使用、疫病防治、病死牲畜处理以及选择养殖场所等方面,且这些均属于十分关键的基本内容。对于养殖人员而言,养殖场所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比如养殖场距离居民区较近时,会影响居民的水源质量。绿色养殖的关键在于饲料,为了确保动物健康正常生长,养殖人员不能饲喂牲畜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且还应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预防,降低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居民的经济损失,避免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在绿色养殖期间,养殖人员还应掌握更多专业的药物管理知识,明确了解    《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好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及时防治疫病,促进牲畜的健康生长。    3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对策    3.1 推广绿色养殖理念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关键在于帮助养殖人员树立正确的绿色养殖观念,以往传统的养殖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人们仅凭经验进行养殖,没有学习更多科学的技术与方法,甚至使用错误的养殖方法,以至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对此,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的首要因素便是要求养殖人员树立绿色养殖观念,及时改进传统养殖方法中的错误思想,促进从业人员学习更多的养殖技术。绿色观念的树立要求在养殖期间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不能因增加牲畜数量而滥用药物。同时,在绿色养殖过程中,兽医属于十分重要的参与人员,应树立明确的绿色养殖观念,根据相关规定严格用药,引导养殖人员做好饲料与养殖环境的安全检查工作。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做好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以往养殖人员在开展畜牧业活动时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受文化水平与经济因素的影响,没有学习更多绿色养殖技术。对此,当地相关政府部門应做好与养殖人员的沟通交流工作,积极宣传绿色养殖的意义与特点,提供适当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帮助,促使其顺利使用绿色养殖技术。    3.2 饲喂绿色饲料    动物养殖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便是饲料,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生长与产品品    质。为了促进动物健康,养殖人员应更好的使用绿色养殖技术,使用秸秆、玉米秆等绿色饲料,将其充分发酵作为天然的绿色饲料使用,尽量减少工业化学成分,利于动物生长。同时,养殖人员还可以使用农作物剩余,将其当作绿色饲料,在提高牲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农作物的利用率。青草与其他植物也可以混合当作养殖饲料,但使用期间应保持合理的配比,在降低单独使用饲料成本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成分,促进动物健康。由此看出,绿色饲料的使用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属于绿色养殖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多数食草动物见效明显。除此之外,在具体生产环节也应严格控制饲料中的含水量,注意做好饲料贮存间的通风工作,以免饲料出现发霉问题,切实提升饲料的质量水平,提高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水平。之后全方位的促进饲料的安全绿色生产,才可以进一步提升绿色饲料的使用效果。 3.3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养殖人员在树立绿色养殖观念后,还应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基本了解当地的市场,分析人们对哪种绿色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之后根据调查信息建立科学的养殖方式。这样便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在引导大众了解绿色养殖的基础上,明确养殖方向。    3.4 实现畜牧业养殖的规范化管理    以往传统的畜牧业养殖中更多依靠养殖经验,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养殖体系,畜牧业养殖比较随意、粗放。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养殖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养殖规模,无法解决养殖期间面对的核心问题,应做好畜牧业的规范管理,建立全面规范的养殖体系,实现绿色养殖技术的科学化,从而有效提高养殖的产出率,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水平,为此后绿色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植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光照、施肥、温度以及湿度等方面的规范管理,畜牧业管理亦是如此,畜牧业应充分做好疫病防范与防治、饲料管理与储存、畜牧动物繁殖与生长以及养殖场地管理等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应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的 400份饼干、糖果、果冻、面包、饮料及饮用水六种食品为研究对象,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乳糖胆盐发酵法、最可能数法,两种方式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符合率 94.00%;检测结果不符合率 6.00%,乳糖胆盐发酵法检测合格率是 87.00%;最可能数法检测合格率 87.00%,两种检测方式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能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值得推崇。

  • 标签: 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双汇 “ 瘦肉精 ” 事件后, “ 瘦肉精 ” 作为肉类食品的主要安全隐患受到广泛关注。为更好的控制肉类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使用 “ 瘦肉精 ” 违法行为,按照农业部要求,本文现将瘦肉精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对检测瘦肉精提供依据。

  • 标签: 瘦肉精 检测 色谱 展望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对于各领域的产品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医学用品方面以及药物方面,希望药物不仅可以达到相应的治疗功能,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近年来现在药物分析的检测技术也逐渐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在人们对药品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使用传统的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所以对现在药物分析的工作及相关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药物分析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灵敏性,而且应用范围相对较广,那么本文主要针对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现代药物分析 快速检测技术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快速检测技术对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了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 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 90例同期到我院就诊治疗的患有肺部疾病但非肺结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评估对比 2组患者在使用夹层杯法、痰涂片、痰快速培养法后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总阳性率。结果:在检验后,观察组使用三类检验方法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总的阳性率对比健康组更高,上述数据经统计学比对后结果提示具有明显差距( 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夹层杯法、痰涂片、痰快速培养法等肺结核快速检测技术的阳性率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肺结核 快速检测技术 早期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了解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到临床微生物检测所产生的具体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进入到我院开展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通过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来做好临床微生物检测,了解具体的临床微生物的实际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临床检查效果非常好,数据准确性高,能够作为临床检测技术应用。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实现临床微生物检测,实际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PCR技术 临床微生物 检测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探究新技术在应用中的改良效果,以及对可靠性的提升效果。结果:在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新技术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发现,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检测流程 /降低工作量、提高检查效果,是未来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方向。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大力度投入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投入研究,以提升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

  • 标签:   新技术 食品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污染的处理工作往往是受关注度较高的工作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如今诸多的企业都利用环境来换取利益,因此导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在水污染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寻找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作用,减少问题出现的概率,为其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水污染处理中的效用。

  • 标签: 水污染处理 微生物 检测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检测,包括乳糖胆盐发酵法、最可能数方式测定7种食品中的大肠菌群,例如饮用水、果冻、饼干、蜂蜜、饮料、糖果、食糖等,分析两种方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价值。结果: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对饼干、蜂蜜、糖果、食糖、饮用水、果冻、饮料等7种食品100份实施大肠菌群监测,结果显示,两种方式对样品检验的合格率大致相同,均为86.00%,不合格的样品中有几份结果不同,P<0.05。结论: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利于食品卫生管理,对消费者健康安全进行维护。

  • 标签: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卫生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荧光定量 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在我院 2019年 5月 -10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随机选择 75例,统一使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 这 75例患者当中,共有 70例患者被检测出细菌微生物。分别为沙门氏菌 20例,阳性率为 28.57%。大肠杆菌 40例,阳性率为 57.14%。白色念珠杆菌 10例,阳性率为 14.29%。结论 本次实验研究证明了荧光定量 PCR技术不仅对微生物的检测速度快,而且准确率比较高。在目前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新时期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技术 临床检测 微生物 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食品和社会大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新时期一大社会热点,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日渐呈现。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满足各类食品安全检测客观需求,促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全面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

  • 标签: 生物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最新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的微生物含量做检测。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运用到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本文描述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内容,探究微生物检测的意义,简述几种新技术并对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研究。

  • 标签: 新技术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测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探究微住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76 例 2016 年 4 月 -2018 年 5 月在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为实验组与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4 月无偿献血者 76 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微住凝胶免疫检测技术 + 微住凝胶免疫检测法。对照组:盐水试管法 + 凝聚胺法,对比两组患者血型鉴定结果符合率于交叉配血不符合率。 结果: 两组患者血型鉴定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交叉配血结果不符合率( 34% ),对照组( 18% )实验组交叉配血结果不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临床血型鉴定与数学中应用微住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可有效提高血型鉴定符合率,同时提高交叉配血不符合率,可有效提高患者输血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型鉴定 输血 微住凝胶免疫检测技术 盐水试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导抗检测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收治的30例(5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经鼓膜检查为正常的30例(60耳)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均行声导抗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鼓室导抗图异常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反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RNA 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 SAT-TB )与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实验( T-spot.TB )联 合检 测在结核性胸膜炎( TBP ) 快速 诊断中的 应用 价值。方法 选择 181 例 疑似结核性胸膜炎 患者的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明确诊断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 102 例 ( TBP 组) 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 79 例(非 TBP 组) ,采用 SAT-TB 及 T-spot.TB 方法进行检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采用 ROC 曲线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 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及 一致性( Kappa 值) 。结果 SAT-TB 、 T-spot.TB 、 SAT-TB+T-spot.TB 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 26.47% 、 84.31% 和 87.25% ;特异度分别为 100.00% 、 74.68% 和 100.00%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100.00% 、 81.13% 和 100.00%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51.30% 、 78.67% 和 85.87% ;一致性( Kappa 值)分别为 0.239 、 0.593 和 0.857 ; ROC 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 0.632 ( 95% CI : 0.589 ~ 0.675 )、 0.795 ( 95% CI : 0.735 ~ 0.855 )和 0.936 ( 95% CI : 0.904 ~ 0.969 )。诊断价值 SAT-TB+T-spot.TB 高于 SAT-TB 及 T-spot.TB (均 p <0.05 )。结论 SAT-TB 和 T-spot.TB 联合检测对 结核性胸膜炎 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RNA 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 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实验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联合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来 我中心 进行检测后接受手术 治疗 的肺结核 患者 100 例, 在患者来我中心后的第二天清晨,取其痰液标本,经处理后使用 PCR 检查法和涂片检查法两种方法进行结核杆菌检测。 结果: 100 例患者中, PCR 检查结果显示阳性 69 例,阴性 31 例;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 58 例,阴性 42 例。 100 例患者中,两种检测方法的 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相同, PCR 检查法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度均优于涂片检查法 ( P< 0.05)。 结论: PCR 检查与涂片检查均能有效检测出结核杆菌,但 PCR 检查法有着更高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度,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结核杆菌 痰液标本 不同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