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检查是静脉、鞘内给药药物以及放射性药物等质量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针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论述。

  • 标签: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机理 预实验 特殊值
  • 简介:梗阻性肾病是由于泌尿道结构和(或)功能改变,阻碍尿液的排出,导致肾实质病理和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不是一个独立原发病,是由不同病因疾病共同引起的临床表现。尿路梗阻是梗阻性肾病的重要原因。据美国肾脏病协会统计此病发病率在男性泌尿道疾病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占第6位,由梗阻性肾病所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占终末期肾病的2%。多数梗阻性肾病是可逆的,如能及时发现和解除梗阻、引流肾脏尿液,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梗阻时间越长,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机会就越小。若本病诊治不当,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衰竭甚至发生尿毒症。因此,认识和研究梗阻性肾病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影像学检查方法 泌尿道疾病 肾功能衰竭 肾脏病协会 临床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肠梗阻不同病因的X线的表现。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肠梗阻52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对其X线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52例肠梗阻术前腹部X线平片诊断正确率为71.6%。结论小儿急腹症除X线常规检查外应联合超声检查更有利于早期肠梗阻诊断。

  • 标签: 儿童 肠梗阻 X 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TCD检查患者10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50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查,实验组予以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疾病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对100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疾病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TCD检查患者,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TCD检查 患者 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5-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像学CT检查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4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文通过对所选的患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所选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一致,2例患者CT诊断出现了失误,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5%,这就说明CT诊断中心型肺癌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CT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有效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患者来说无创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检查 中心型肺癌 病理分析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肝癌主要指的是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影像学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肝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血管造影以及CT和MRI四种方式,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这四种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肝癌 影像学检查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9-01
  • 简介:血站的采血场所是向临床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血液的首要环节.采血环境的卫生条件和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影响采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是很危险的因素[1],最大程度降低血液的细菌污染,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黄石市中心血站在城区设置的多处固定献血房车进行空气菌落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固定献血房车 空气消毒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487例72h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护理后FBG、2hP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效降低血糖。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地高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相酶标放大免疫分析法(MEIT)监测我院128例住院患者应用地高辛后的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128例患者中,其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8~2.0ng·ml-1的共有74例,占57.81%%;低于治疗浓度的有22例,占17.19%;高于治疗浓度的有32例,占25.0%。其中,性别和年龄因素为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进行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对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其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监测 临床疗效 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2-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合理地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分析。方法25例胃癌患者,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仿真内镜(CTVG)技术重建,结合原始图像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CT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25例胃癌患者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分期准确性分别为72%、88%和92%。多层CT对胃癌的术前TNM分期可提供较高的准确率,有效地进行术前评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分析。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癌 TNM分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4-02
  • 简介:目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规范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围生期死亡率.方法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围产保健门诊5381例孕产妇中的2218例高危妊娠孕妇孕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41.22%;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100%;无高危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3.1‰.结论定期科学的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管理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高危妊娠母儿死亡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危妊娠 监测 管理 母儿死亡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消毒前后内镜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对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环节提供客观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内镜(胃、肠镜各30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酸化水消毒前后内镜上菌落数,同时采用ATP荧光法检测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后ATP含量;分别比较生物清除率。结果胃、肠镜消毒前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1785.8CFU/cm^2和2369.3CFU/cm^2,酸化水消毒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9.9%。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相对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的平均数分别为139.4、10.6、753.8、229.0、5.8,酸化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依次为84.8%、90.2%、89.2%、89.9%、90.3%。结论胃、肠镜按规范消毒后均合格;物体表面RLU值最高的是水龙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最高的是气枪、最低是水池。

  • 标签: 内镜室 ATP荧光法 细菌培养法 微生物负载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对5种规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进行测定,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黄芪建中丸对大肠埃希菌、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无抑菌活性,回收率均不低于70%。控制菌的验证试验中,两种阳性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生长良好,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阳性对照菌。结论确认了黄芪建中丸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即用常规法检查黄芪建中丸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和控制菌结果可靠。

  • 标签: 方法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 培养基稀释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4-02
  • 简介:目的了解该区域内生活的女性阴道清洁程度及各种阴道炎的分布情况,指导妇科炎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来该院就诊的1284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洁度工~Ⅱ度者为576例,占44.8%,1284例阴道分泌物中,异常者708例,占55.2%,其中霉菌性阴道炎291例,占22.8%,滴虫性阴道炎62例,占4.8%,其他阴道炎355例,占27.6%。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阴道炎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困扰,要从多方面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阴道炎的发病率,关爱女性健康。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女性健康
  • 简介: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e,UBM)检查是一种超高频、无损伤、观察眼前节的超声检查方法[1]。它是客观物理学检查,需要检查者的细心、轻柔,更需要被检查者积极配合,但是在临床运用中,常常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够,或者是检查对象的特殊性等,常常会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影响到医生对疾病的诊疗。为了降低病人在检查中的疼痛发生率,我们对2011年1月~2012年11月行UBM检查发生疼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前17个月检查中,我们忽视了检查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角膜划伤、眼睑裂开、消毒液对结膜的刺激会导致患者疼痛;后6个月我们严格对眼杯的选取、清洁,加强病人配合的训练,操作者手法的熟练后,患者疼痛率明显减少。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疼痛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全程监测宫腔镜进行手术。结果46例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结论超声引导行宫腔镜手术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监测 宫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持续监测(CVP)对于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危重病例中选取58例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CVP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剂量、速度与治疗方式。结果本次研究的58例患者在CVP持续监测下进行治疗后,共55例病情好转或痊愈,3例死亡,存活率为94.83%。结论CVP持续监测对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救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中心静脉压持续监测 危重患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3-02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2010年3月~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随访至患者死亡或2013年12月31日,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5年后死亡9例,其中7例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平均动脉压、夜间舒张压最低值、夜间舒张压变异度及非杓型血压与年龄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1.248,1.577,2.101,0.000,1.461,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所得平均动脉压、夜问舒张压最低值,夜间舒张压变异度、血压节律可能对患者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态血压监测 死亡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是一组具有潜在恶性的少见肿瘤,依据临床有无内分泌症状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MRI检查有助于非功能性pNENs的术前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2例非功能性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MRI动态增强扫描示肿瘤呈持续或渐进性中度至明显强化、肿瘤周边包膜中度至明显强化是非功能性pNENs的特征性表现,突破包膜生长或明显分叶样生长改变提示肿瘤可能具有局部侵袭性生长趋势.该特征对该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