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吸烟人数持续提升,吸烟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吸引对身体健康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但是吸烟人群数量却与日俱增,同时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吸烟不但会对吸烟者自身健康带来危害,同时还会影响附近的人群。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吸烟对人体机体的危害。

  • 标签: 吸烟 人体 危害
  • 简介:摘要在药物研究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其有机结合了高分离效能和高鉴定性能,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明确其重要性,本文探讨了LC-MS/MS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标签: 体内药物 液-质联用 血药 中毒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两组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椎体高度与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椎体高度与脊柱功能恢复时间,促进其康复。

  • 标签: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等。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末次随访Cobb角、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等比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患者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短节段弓根钉内固定式治疗,观察组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且并发症发生率以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 简介:随着成分输血的理念不断发展,成分献血也日趋受到重视。机采血小板(platelet,PLT)浓度高、污染小,同种免疫反应低,临床疗效优于手工分离的血小板。机采(1~2)U的血小板需要处理(1500~4000)ml的循环血量,采后血细胞分离机内约残留(50~100)ml血液,那么频繁献血是否影响红细胞(redbloodcell,RBC)及铁储备的水平?

  • 标签: 成分献血 血细胞 血浆蛋白
  • 简介:目的构建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组织基质(SIS)材料,并与美国COOK公司的Surgisis产品进行对比,评估SIS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验。方法按照文献中报道的方法制作SIS材料,并与美国COOK公司的Surgisis产品进行大鼠体内植入的对比,观察并记录动物术后的一般情况,并于术后3、7d、2、4、8周处死大鼠(每次2只),分别切取SIS及Surgisis补片并包含周围部分正常的肌肉筋膜组织,观察材料-肌肉交界处局部炎症反应、组织增生及微血管形成的情况。结果所有动物均存活至既定处死时间点,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早期,SIS及Surgisis结构完整,呈现膜片状或条索状致密红染结构,植入部位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延长,SIS及Surgisis逐渐降解,结构松散,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SIS植入大鼠体内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

  • 标签: 腹壁缺损 生物相容性材料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组织基质
  • 简介:目的研究痛风饮中有效成分橙皮苷、儿茶素和芒果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SD大鼠灌胃给予痛风饮后不同时间橙皮苷、儿茶素和芒果苷的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计算3种成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橙皮苷在0.132.67μg·ml-1呈线性关系,药动学参数:Cmax为(22.40±0.22)μg·ml-1,Tmax为1h,AUC0-t为(155.11±1.36)mg·L-1·h;芒果苷在0.173.44μg·ml-1呈线性关系,药动学参数:Cmax为(12.13±0.18)μg·ml-1,Tmax为2h,AUC0-t为(181.84±1.51)mg·L-1·h;儿茶素在0.081.65μg·ml-1呈线性关系,药动学参数:Cmax为(18.00±0.26)μg·ml-1,Tmax为10h,AUC0-t为(248.66±1.55)mg·L-1·h。结论大鼠单次灌胃痛风饮后,橙皮苷、儿茶素和芒果苷体内过程均呈二室模型。

  • 标签: 痛风饮 药代动力学 HPLC 橙皮苷 儿茶素 芒果苷
  •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和CT增强扫描在诊断F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1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诊断或疑似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PET—CT和增强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PET—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增强CT。在下咽癌原发灶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7.44%(38/39)、3/5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100.00%(20/20)、1/1和100.00%(2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3.91%(17/23)、52.38%(11/21)和63.64%(28/44),PET/CT的分别为16/16、4/5和95.24%(20/21),两者比较除特异性外,其他观察指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远处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4、97.50%(39/40)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5/5、16/16和100%(21/21),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ET—CT彳F诊断下咽癌的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单纯的颈胸部联合增强CT;在原发灶与远处转移方面的优势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提示PET—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PET—CT的敏感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CT增强扫描。

  • 标签: 下咽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转移
  • 简介:肥胖症在全球广泛流行,是世界共同的健康问题。近期研究表明,除基因、免疫系统等因素,游离脂肪酸等代谢物质引起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的胰岛素抵抗也参与到了肥胖症的发病过程中。代谢物信号可引起中枢及外周的神经冲动变化并调节代谢。最近的研究还发现,饱和脂肪酸会干扰下丘脑参与能量代谢平衡神经元的神经冲动。胃肠道旁路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病态肥胖症的治疗手段,对肥胖合并的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内科治疗。本文将对Roux-en-Y式胃旁路术改变外周信号并改变中枢系统调节能量代谢平衡功能的机制。

  • 标签: 胃肠道旁路术 肥胖症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Pac-PLGA-HER)的体外寻靶能力及体内肿瘤药物含量。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ac-PLGA-HER,观察其与乳腺癌细胞MCF-7的结合能力。将25只种植有乳腺癌细胞MCF-7的裸鼠分为单纯紫杉醇(PTX)组、单纯载药微球(Pac-PLGA)组、单纯载药微球+超声(Pac-PLGA+US)组、靶向载药微球(Pac-PLGA-HER)组及靶向载药微球+超声(Pac-PLGA-HER+US)组,根据微球载药量调整到相应药物浓度,经尾静脉注入裸鼠体内,观察各组在荷瘤裸鼠肿瘤内药物含量情况。结果Pac-PLGA-HER平均粒径为(777.40±65.90)nm,包封率为(65.84±2.25)%,载药量为(6.58±0.23)%,体外寻靶实验可观察到Pac-PLGA-HER与乳腺癌细胞MCF-7大量结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显示Pac-PLGA-HER+US组在裸鼠肿瘤内药物浓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Pac-PLGA-HER与乳腺癌细胞MCF-7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内药物释放实验中Pac-PLGA-HER+US组在裸鼠肿瘤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 标签: 紫杉醇 靶向 超声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9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伤锥前缘高度、伤锥后缘高度均大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术未发生松动、断裂情况。结论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能够缓解受损伤椎体形成的蛋壳效应,避免椎体高度再丢失,预防内固定出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 复位固定 椎体内植骨术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γ,SNCG)对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移植瘤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双侧皮下荷U87/SNCG、U87/neo人脑胶质瘤模型,并给予紫杉醇(PTX,12mg/kg)治疗,每5d测量肿瘤体积以评估其对PTX的药物敏感性。治疗5周后处死动物并剥离肿瘤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变化;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移植瘤中细胞核增殖抗原(nuclear-associatedantigenKi-67,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变化,评价SNCG对胶质瘤增殖、凋亡及对PTX敏感性的影响。【结果】PTX干预后U87/SNCG移植瘤体积显著高于U87/neo组[(236.4±24.3)mm3对比(93.5±16.1)mm3,P〈0.01]。TUNEL结果表明,PTX干预后U87/SNCG瘤体中凋亡细胞率(12.4±2.3)%明显低于U87/neo瘤体(32.5±4.1)%(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U87/SNCG瘤体中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相关蛋白CyclinD1、EGFR、Ki-67表达明显上升,细胞有丝分裂期标志性周期蛋白CyclinB1表达下降(P〈0.05)。【结论】SNCG可降低裸鼠皮下胶质瘤移植瘤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突触核蛋白-γ 紫杉醇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