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简要概述了一味的来源、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作用,提示一味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独一味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黄帝内经》理论“治痿取阳明”在针灸、推拿临床运用的效果。方法:将30例痿病以及顽固性面瘫104例患者各自进入针灸、推拿临床治疗统计分析。其中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进入统计分析。痿病患者,以取阳明经穴为主: 肩髃、臂臑、手三里、合谷、曲池、髀关、伏兔、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等。配合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穴位,针用补法,针灸并用并配合循经推拿,手法以按、揉补法为主。顽固性面瘫患者对照组取局部面瘫患侧穴位以及阳明经穴中的合谷、足三里,太阴经中的三阴交。针用补法,灸翳风穴;推拿手法以按、揉补法为主。观察组取穴针灸、推拿法与对照组相同,但此组增加针刺颈部华佗夹脊穴和梅花针叩刺颈部督脉。结果:痿病治愈5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顽固性面瘫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69%。观察组治愈29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治痿独取阳明 针灸推拿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简要概述了一味的来源、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作用,提示一味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独一味 药理毒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味胶囊治疗鼻出血的应用与症状转归。方法我院74例2017.1至2018.5鼻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一味胶囊组则采取常规方法+一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鼻出血止血时间、鼻腔黏膜糜烂缩小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鼻腔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一味胶囊组疾病疗效、鼻出血止血时间、鼻腔黏膜糜烂缩小时间、鼻腔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一味胶囊组和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常规方法+一味胶囊治疗鼻出血效果好。

  • 标签: 独一味胶囊 鼻出血 应用 症状转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致康胶囊与一味胶囊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对 78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门诊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分成两组,每组各 3 9 例,分别配合口服致康胶囊和一味胶囊,治疗期间配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疗效、康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致康胶囊组高于一味组( P< 0.05),致康胶囊组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短于一味组( P< 0.05)。结论:致康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能明显缩短康复进程。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致康胶囊 独一味胶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病人呈现出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后,对其使用复方正杆接骨膏外敷的医治方式成效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文章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到2017年两年间,因呈现出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7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医治组,将跌打丸外敷的医治方式应用与对照组的病人,将复方正杆接骨膏外敷的医治方式应用于医治组的病人,而后对不同两组病人的骨密度和X射线的医治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医治30天和60天后,呈现出医治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的医治成效较为不理想。结论病人造成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以后,对其使用复方正杆接骨膏外敷的医治方式,能够对其骨折的恢复产生促进的作用,并通过对病人的骨密度和X射线相关报告中看出,能够对骨折的修复和愈合产生促进的作用,并有效的减少愈合的时间,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 标签: 复方独正杆接骨膏 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 骨密度
  • 简介:为了解老年阑尾炎患者的白细胞变化特点,笔者于1998年2月~2000年9月对在本院手术的老年阑尾炎患者,做了术前白细胞计数、分类的对比、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患者 阑尾炎 老年 白细胞数 术前 白细胞计数
  • 简介:鉴于地锦草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本文就其之血机理进行探讨,并观察其对血脂的影响。实验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每日1次中药灌胃1.4ml/100g,连续15日。其方法是:(1)每2日在尾部采血进行血小板计数;(2)15日后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性;(3)15日后测定血脂。结果表明:地锦草能快速增加血小板数量(F=71.59,P<0.01),并能随给药时问的延长,血小板的数量也不断增加;15日后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增强(tPAG=13.73,P<0.01);地锦草还能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降低(tCHO=58.13,P<0.01;tTG=16.98,P<0.01)。

  • 标签: 地锦草 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性 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白细胞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136例,对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感染与外周白细胞数量的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白细胞数量越多,医院感染率越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白细胞数量的多少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控制全身感染就需要提高患者白细胞数量,从而减少患者出现的感染,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血液病 医院感染 白细胞数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术后复发患者的线粒体DNA(mtDNA)拷贝异常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术后复发CRC患者及50例初发CRC患者肿瘤、癌旁组织及外周血标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进而计算出mtDNA拷贝;然后与临床及病理指标相比较分析。结果:无论是复发CRC患者还是初发CRC患者,肿瘤组织内mtDNA拷贝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同时其外周血中mtDNA拷贝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P〈0.05);mtDNA拷贝高低与复发CRC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线粒体DNA拷贝的降低与复发CRC发生、发展和复发密切相关。

  • 标签: 线粒体DNA 拷贝数 结直肠癌 术后复发
  • 简介:介绍一种利用中位数、极差和样本量估算均和标准差的方法,由此使定量资料在Meta分析中得到更好的利用。通过实例分析,示范该估算方法的应用过程。

  • 标签: 均数 标准差 估算方法
  • 简介:为了观察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和(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本研究将15只正常成年猕猴分成3组,每天1次,连续14天分别皮下注射赋形剂、rhG-CSF10μg/(kg*d)和rhSCF50μ/(kg*d)+rhG-CSF10μ/(kg*d).结果表明,单独给rhG-CSF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最高值在给药后第7天出现,为给药前值的411%,其后很快下降.联合给药组外周血白细胞最高值在第9天出现,为给药前值的538%,第7至第9天的外周血白细胞在535%-538%之间.单独给药组外周血CFU-GM最高值在给药后第5天为给药前值的937%,联合给药组在第9天为1175%.结论:rhG-CSF对外周血干/祖细胞有明显的动员作用,rhSCF+rhG-CSF联合动员的效果优于rhG-CSF单用.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粒-巨噬细胞集落 白细胞
  • 简介:国标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有关章节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5~10%的数据,不能写成5~10%,因为前者实质为0.05~0.10,而后者的实质却为5~0.10.2.书写百分偏差时,前一个数据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偏差为60.7%±0.4%的数据.

  • 标签: 规范书写 数值 偏差 长度 出版物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