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记录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原来的75.6%下降到56.4%,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由(21±0.2)次减少到(15±0.61)次;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也有所减少;在特殊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比干预前要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有巨大的影响,它的实行能够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提高门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门诊 应用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在耐药性方面细菌的抗药性也得到了增加,而且在用药方面由于用药不合理从而导致抗菌药物的药效降低,造成各种因用药不合理产生的不良反应,所以为了加强对用药安全的合理性,而做出相关的对策。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主要分析的是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患者使用的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表现的症状。结果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药量最多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并发概率占到46.67%,而磺胺的用药量最少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发概率为5.00%,显而易见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用药量不同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就不同,因此统计学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各种因用药不合理会导致不良反应,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用药安全的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 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ADR)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报告126例,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结果阿莫西林为ADR发生次数最多药物,其次是头孢拉定和头孢氨苄;皮肤和附件损害为主要ADR类型。结论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使ADR的发生率降低。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分析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选择肾内科患者,共计98例,2018年6月~2018年6月是此次研究的收治时间阶段,按照对照、双盲原则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加用抗菌药物头孢克肟片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均更高;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内科患者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升生活质量,且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肾内科 抗菌药物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 AMS抗微生物药物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依托 AMS管理架构,从“选”、“管”、“用”等环节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分析应用 AMS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变化。结果: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预防用药的比例由干预前的 72.5%,降低至干预后的 40.83%;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有了大幅的下降。结论: AMS能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管理模式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措施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在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1月,为了进行对照实验,需要将所选择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均为23例,将常规的用药管理模式应用于前者,将药学干预措施应用于后者,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用药周期过长、使用剂量不正确以及溶媒选用不当等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展开调查,观察药学干预在患者安全用药方面发挥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期间,共出现3次不合理用药现象,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6次不合理用药现象,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24%、79.25%,数据前后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采用药学干预措施,能够预防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确保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帮助患者身体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措施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发挥的作用。 方法: 在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 46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 月,为了进行对照实验,需要将所选择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均为 23 例,将常规的用药管理模式应用于前者,将药学干预措施应用于后者,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用药周期过长、使用剂量不正确以及溶媒选用不当等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展开调查,观察药学干预在患者安全用药方面发挥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期间,共出现 3 次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2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69% 。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 6 次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08% ,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98.24% 、 79.25% ,数据前后差异较为显著 (P<0.05 )。 结论 :在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采用药学干预措施,能够预防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确保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帮助患者身体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AMS抗微生物药物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依托AMS管理架构,从“选”、“管”、“用”等环节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分析应用AMS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变化。结果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预防用药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2.5%,降低至干预后的40.83%;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有了大幅的下降。结论AMS能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管理模式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整理 150份我院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时间为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此阶段主要以常规药学管理方式为主,实施药学干预后,同样选取 150份抗菌药物处方,时间为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溶媒选用不当、用药周期过长等不合理用药事件共出现 21例,发生率为 14.00%,用药期间,共 7人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67%,共 141名患者对本次药学服务表示满意,总体满意度为 94.00%,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结论:采取药学干预措施,能够对医护人员更好的监督与管理,使其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使用规范性操作来完成抗菌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比较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成效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诊治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400例患者资料,按药学干预前后将其分为干预前组200例和干预后组200例;干预前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后组患者给予采用药学干预下抗菌药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其费用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抗菌药物费用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药学干预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且确保了患者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呼吸内科是当今医疗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内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慢阻肺、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以及哮喘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则是以使用抗菌药物为主。目前呼吸内科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也就越来越大,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也就逐渐增加。

  • 标签: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细菌性肺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 38例 /组。对照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咳痰量多于对照组,且有效咳嗽次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吞咽困难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细菌性肺炎患者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抗菌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利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65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656例住院患者中共有596例(90.85%)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287例(48.15%),单一用药309例(51.85%)。头孢菌素类212例(35.57%);青霉素198例(33.22%);硝咪唑类186例(31.21%)。预防性用药398例(66.78%);治疗性用药198例(33.22%)。Ⅰ类切口321例(53.86%);Ⅱ类切口213例(35.74%);Ⅲ类切口62例(10.40%)。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4.56±1.02)天。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利用管理,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 标签: 妇幼医院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我院开具的 1200张药方,回顾性分析药方中选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分析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00张药方中有 125张药方使用了抗菌药物,占药方数的 10.42%,其中头孢类药方数有 42张,青霉素类药方数有 37张,克林霉素类药方数有 36张。结论:抗菌药物如果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目前医院中因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案例越来越多,医院应该加强对该问题的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运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1200 prescriptions issued by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types and dose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selected in the prescriptio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Results: among the 1200 prescriptions, 125 used antibacterial drugs, accounting for 10.42% of the prescriptions, of which 42 were cephalosporins, 37 penicillins and 36 clindamycin. Conclusion: if antibiotics are not used rationally, it is easy to have adverse reactions. 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s. Hospita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problem,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 ensur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用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统计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抗真菌类药物2~3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1次/天;β-内酰胺药物3~4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大环内酯内药物3~4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1~2次/天。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根据抗菌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以实现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