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碳酸酐酶-9(CA-9)是碳酸酐酶家族成员之一,由CA-9基因编码,属于跨膜二聚体金属酶,是内源性缺氧标记物。研究表明CA-9在口腔癌、宫颈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不同肿瘤中表达上调,参与肿瘤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是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本文就CA-9 在恶性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CA-9 恶性肿瘤 增殖 转移
  • 简介:摘要:猪肠道微生物的健康与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综合分析猪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探讨了其多样性、稳态及调控机制并提出了优化对策,建立合理的监测体系、加强饲养管理、以及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优化微生物结构等措施被认为是有效促进微生物稳态的方法。本文还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微生物失衡的挑战,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猪的健康管理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标签: 猪肠道微生物组 疾病关系 调控机制 优化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208例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即对比以及观察,研究时间为2021.3-2022.2,每组入病人104例,对比采取常规免疫化检验技术、观察采取PDCA循环法。入对比的指标为制片优良率,评价免疫化检验质量。结果:结果显示观察制片优良率,评价免疫化检验质量更优(P<0.05)。结论: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检查时,运用 PDCA循环来进行质控,可以使制片的优良率和诊断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使检验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制片优良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CT影像学技术预测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浸润性。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们对26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包括对患者CT影像进行深度学习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基于CT影像学的预测模型在鉴别浸润性和非浸润性病变方面表现出较高准确性和灵敏性。结论:CT影像学技术在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的浸润性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CT影像组学 预测 磨玻璃结节肺腺癌 浸润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生物干预在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和食物过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300名3至12岁儿童,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每组150人。实验组接受益生素和益生元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干预持续六个月。结果:实验在过敏症状评分、IgE水平、生活质量及肠道菌群多样性上均优于对照。结论:微生物干预有效降低了过敏症状和IgE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并增强了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示其在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潜力。未来研究需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推动个性化医疗策略的发展。

  • 标签: 微生物组干预 儿童过敏性疾病 个性化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特殊染色联合免疫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5月-2024年1月在本院接诊的60肿瘤患者开展研究,选择同一批人测试用免疫化技术的阶段即对照,特殊染色联合免疫化技术阶段即研究。诊断完成后,比较两观察指标。结果:研究、对照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肿瘤病理诊断中选择特殊染色联合免疫化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呼吸道微生物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了微生物在维持呼吸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微生物失衡(dysbiosis)与CRD发展之间的关联,包括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如何影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CR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见解。

  • 标签: 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失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影像学是一种利用医学影像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和挖掘的新型技术方法,已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中,影像学的应用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 标签: 影像组学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放射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质谱技术的蛋白质学在肿瘤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强调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关键作用。通过高通量和高精度分析,质谱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法来识别和定量肿瘤相关蛋白质,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信息。尽管在处理复杂样本和低丰度蛋白质检测方面存在挑战,未来的发展应集中于提高技术灵敏度和数据分析准确性。质谱技术的进步预示着其在未来肿瘤学研究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

  • 标签: 质谱技术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志物 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SS-1、KiSS-1R 及 MMP-9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48例肝细胞癌患者,将手术治疗期间切除的肝癌样本进行检验,分别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改良法构建HCC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进行KISS-1、KiSS-1R 及 MMP-9表达的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样本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通过对KISS-1、KiSS-1R 及 MMP-9进行不同类型组织表达情况的观察后发现,所选患者中,癌组织、静脉癌栓、癌旁组织、远癌组织中,出现KISS-1、KiSS-1R 及 MMP-9不同类型组织表达的情况均有所不同,以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远癌组织表达较多,静脉癌栓中则相对较少。结论: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是癌症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情况与KISS-1、KiSS-1R 及 MMP-9表达观察后发现,肝细胞癌不同病灶位置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癌组织、侵袭、转移过程中,均发现KISS-1、KiSS-1R 及 MMP-9表达,值得重视。

  • 标签: 肝细胞癌 侵袭转移 KISS-1 KiSS-1R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AFP、CA19-9、CEA单项及三者联合检验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和同时期来院体检人员52名,将其分为原发和体检;比较不同检查方案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三项联合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FP、CA19-9、CEA单项阳性检出率,且原发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体检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应用AFP、CA19-9、CEA三者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AFP CA19-9 CEA 三者联合检验 原发性肝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9S管理结合色系管理模式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采用9S管理结合色系管理模式,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进行评估,包括消毒效果和过程记录,通过生物指示物和物化指示物变化、消毒剂使用情况、时间和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在消毒效果评估和消毒过程记录方面显著优于对照(P<0.05),生物指示物死亡率和物化指示物变化结果显示研究效果更佳。研究在消毒剂使用情况记录和消毒设备维护记录方面也更出色(P<0.05),但需注意控制消毒过程中的时间和温度。结论:9S管理结合色系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效果。研究在消毒效果评估和消毒过程记录方面表现显著优异,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稳定性和一致性,保持消毒设备良好运行状态,但需加强对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 标签: 9S管理 色系管理 外来医疗器械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免疫化对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4例甲状腺结节者,采集标本,均进行细胞学检查、免疫化检查、病理组织分析,以病理组织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果及诊断效能。结果:104例甲状腺结节,证实良性结节71例(68.27%),恶性结节33例(31.73%);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免疫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3.94%、特异度为95.77%、准确度为95.19%,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免疫化对于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价值突出,诊断灵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 细针穿刺细胞学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母牛子宫液外泌体蛋白质学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研究选取了116例治疗对象,比较了治疗前后血清VitD水平以及精液常规参数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血清VitD水平与精液常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此外,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研究了VitD、精液浓度、PR%、PR总数、形态、年龄、BMI、MII卵数量及优质胚胎数等多个影响因素对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程度。结果:治疗后的血清Vit 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与精液常规参数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优质胚胎数是影响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母牛子宫液外泌体蛋白质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影响的新见解,为提高体外受精治疗的成功率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子宫液外泌体蛋白质组学 体外受精胚胎发育 VitD 精液参数 优质胚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