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中骨外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可疑恶性肿瘤或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32例患者骨外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的显像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99Tcm-MDP患者32例,摄取程度均>Ⅱ级,其中局灶性摄取81.25%(26/32),肺脏以及胸膜弥漫性摄取18.75%(6/32);骨软组织异常摄取主要是转移癌与原发癌。结论在肿瘤患者骨外软组织中骨显像剂的异常摄取主要是转移癌、原发癌,在骨显像检查时发现骨外软组织存在异常摄取,应警惕恶性肿瘤。

  • 标签: 肿瘤 骨外软组织 摄取 骨显像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眼外伤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18例眼外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外伤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5月接诊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 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万爽力治疗,同时联合钙通道阻滞剂、 β阻滞剂或长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以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万爽力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时间、耗氧当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心肌灌注显像缺损计分运动显像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万爽力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线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提高运动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 万爽力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万爽力治疗,同时联合钙通道阻滞剂、β阻滞剂或长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试验以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万爽力治疗后患者的运动时间、耗氧当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心肌灌注显像缺损计分运动显像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万爽力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明线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提高运动耐受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 万爽力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放疗患者皮肤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管理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7年03月~2018年01月间收治的80例放疗患者中。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护理总有效率等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放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因皮肤反应造成的疼痛,促进其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放疗皮肤 患者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用玻璃酸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注射药物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6例。参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注射玻璃酸钠,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53例(94.64%)显著高于参照组46例(82.14%),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例(3.57%)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16.0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不仅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玻璃酸钠 内镜黏膜剥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眼外伤是儿童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儿童眼外伤具有发病率高、诊治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预后往往较差,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近年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明显改善了眼外伤患儿的解剖与功能预后。本文对近年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眼外伤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眼外伤 儿童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体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全部为其采取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治疗。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为其采取面向下体位护理与灵活体位护理,为两组比较其术后视网膜解剖学复位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复位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5%的复位率;同时,研究组满意度也为100%,同样高于对照组82.5%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为其进行灵活体位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术后复位效果与体位满意度。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术 术后体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粘接剂对玻璃纤维桩的粘接强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牙周病拔除的 60颗上颌单根前牙作为研究对象,在为其根治疗后,做好玻璃纤维桩粘接的准备工作。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1组、 1组、 3组、 4组和 5组,对五组患者分别采用偶联剂 +Paracore粘接剂、 Paracore粘接剂、 Panavia F粘接剂 +偶联剂、 Panavia F粘接剂和偶联剂 +Multilink N粘接剂,对玻璃纤维桩进行粘接,于牙根中部将其切为层厚为 1.0mm的 2个切片,采用 Zwick Z100材料试验机对切片进行推出试验,详细记录失败载荷并计算粘结强度,采用显微镜对粘接失败类型进行观察。结果: 1组、 3组和 5组的粘接强度较高,且 1组、 3组和 5组的粘接强度差不明显,未出现根牙本质内聚失败和 III类失败, 1组、 3组和 5组的混合失败类型较多, 2组和 4组的界面失败类型较多。结论:在粘接玻璃纤维桩前,应采用氢氟酸对玻璃纤维桩进行酸蚀,然后采用偶联剂对其进行粘接处理,从而提升玻璃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 标签: 粘结剂 玻璃纤维桩 粘接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眼科所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围术期优质护理实施情况。方法:选择玻璃体积血患者 78例,均为我院眼科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1月收治,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并随机分组,就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 n=39)与引入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 n=39)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眼部疼痛评分、视力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在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时,在围术期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优质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到 2018年 4月收治的 12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滴眼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长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长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都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泪膜稳定性、减少泪液分泌和角膜的损伤等,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 玻璃酸钠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眼科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明确诊断为眼科术后干眼症患者90例90眼,其中男60例60眼,女30例30眼,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干眼症临床症状调查得分、CFS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及SIt明显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 简介:【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简称慢阻肺 ,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学发展、医学关注、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COPD越来越常见。尽管如此,不少基层医务工作者对 COPD概念、诊断、与慢支炎、肺气肿、哮喘的鉴别、及其分级治疗控制知识技能不是很清晰和牢靠,有必要专题学习、普及提高,以利于社区慢病防治随访和分级诊疗管理更加规范,提高 COPD人群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留置胃患儿意外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留置胃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组(65例)和综合组(6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根据意外拔原因实施综合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意外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儿意外拔的原因包括自行咳出者12例、感觉无法耐受或不舒适拔出者20例,自觉肛门排气后拔出者15例、翻身致使体位改变者18例,综合组夜间睡眠状态下拔出者13例、转运途中意外拔出者30例、约束不当拔出者22例;综合组患儿意外拔发生率为4.6%,常规组患儿意外拔发生率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意外拔原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意外拔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留置胃管 意外拔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导管双路置泪小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硬膜外导管双路置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双路泪道插管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硅胶双路置治疗,随访时间为6~12周,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溢泪情况、眼睑形状、泪道是否通畅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有轻微的异物感,对照组出现了3例泪小豁开,3例轻微脸外翻和泪小点外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导管双路置泪小吻合术可以使手术时间明显的减少,患者使用硬膜外导管双路置泪小吻合术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硬膜外导管 泪小管断裂 双路置管 硅胶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根冲洗液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根体外作用。方法选取感染粪肠球菌的100颗离体牙的根管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各20颗,即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A组次氯酸钠冲洗,B组乙二胺四乙酸(EDTA)冲洗、C组次氯酸钠+EDTA混合液冲洗,D组洁尔阴+EDTA混合液冲洗。记录分析各组的冲洗效果。结果冲洗后,A组、B组、C组、D组菌落数均(3.28±0.40)CFU/mL、(3.16±0.36)CFU/mL、(2.40±0.32)CFU/mL、(2.39±0.31)CFU/mL较对照组菌落数(5.02±0.30)CFU/mL明显降低;C组、D组菌落数均较A组、B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C组的菌落数与D组的相比,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次氯酸钠+EDTA混合液、洁尔阴+EDTA混合液的冲洗效果最强,其次是次氯酸钠、EDTA,最次是生理盐水。

  • 标签: 根管冲洗液 粪肠球菌感染 根管体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用于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工作期间收治的72例(72眼)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玻璃体手术干预治疗,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至3年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入选患者的经过玻璃体手术干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多数患者的视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玻璃体手术是临床干预治疗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患者的有效手段,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治疗可显著控制症状,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体手术 白内障 手术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CT表现情况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的对比。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10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组织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3例,检出率为100%,经高分辨CT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2例,与病理组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103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之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皮肤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与泌尿系统反应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9%、1.0%、1.0%、1.0%。结论高分辨CT能够显示肺内的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并且对诊断和定性有一定的价值,定性的临床诊断需要和临床资料进行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局灶 磨玻璃 结节 高分辨CT 病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