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诺、安维在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 2014年 2月—— 2017年 3月为时间段,将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中度高血压 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 73例,给予参照组患者采用安维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安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9%( 70/73),参照组为 83.56%( 61/73),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 P< 0.05);且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较之安维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安诺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与心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博诺 安博维 原发性中度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对比安诺与安维在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132例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对照组(安维)、观察组(安诺),观察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予以两种处理方案后,较临床指标,观察组效果更佳;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64/66)与对照组(89.39%,59/66)相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安诺协同的降压效果更稳定、更持久,明显优于安维,值得积极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原发性中度高血压 安博诺 安博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骨转移癌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骨转移癌常出现疼痛难忍、功能性障碍、病理性骨折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笔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5月用宁治疗15例骨转移癌疗效满意。用宁治疗针剂6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4~6h),第15天、第30天分别用宁3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慢滴注(2~3h)全组病例止痛效果好。显效7例,占46.7%;有效6例,占40%,总有效13例,占86.7%。病人疼痛缓解,功能活动恢复,睡眠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按KPS状况标准,平均提高30分,副反应轻,仅见1例消化道反应,2例发热,口服扑热息痛,可缓解未见有肝、肾功能损害及心电图异常。

  • 标签: 治疗 博宁 骨转移癌 5%葡萄糖注射液 近期疗效观察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内科患者的住院治疗期间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内科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负面情绪的发生比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失眠和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内科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内科治疗和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内科护理 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共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主体,并且依照随机分配法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式进行输液诊治,而对照组则是依照普通插刺的方式进行输液诊治。试比较两组不同的穿刺输液的方式的成功率、穿刺带来的并发症、患儿家长对穿刺诊治方式的接受度。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进行输液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达96%,对照组则是83%。由此可见,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方式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穿刺输液方式,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式所引发的并发症以及患儿家属的接受度同样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式能够提高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在输液工程中的痛苦,从而为患儿在治疗阶段提供较为舒适可靠的护理,以此来保障小儿护理在家长心目中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应用作用 输液
  • 简介:<正>为给广大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与杂志"微"距离的交流分享平台,增强编读互动,《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已在近日正式开通官方微(http://weibo.com/zgxgw)。编辑部将会在微平台及时发布一些相关的信息,欢迎广大读者及作者关注我们,并参与交流和沟通。

  • 标签: 血管外科 电子版 杂志 官方 平台 读者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脏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心脏停患者64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监测工作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 经比较可知,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各项生理参数均显示异常,迷走神经阻断后各项数据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患者的HRV处于中度降低的状态。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在治疗结束后心电生理参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监测 停博 心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创伤的CT诊断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7月年-2017年5月所收治的79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诊断和CT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式诊断结果。结果79例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的过程中,其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一共有64例是一致的,诊断准确率为81.01%;而79例患者在CT检查的过程中,其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一共有76例是一致的,诊断准确率为96.20%,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结果可以发现,CT诊断准确率明显的高于B超诊断,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检查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相比较于B超检查而言,其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治疗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细胞水平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细胞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炎症状态、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 急性 胰腺炎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伴有失眠患者采取体外反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有失眠症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睡眠因子得分相比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分下降到(1.5±3.3),对照组下降到(8.2±3.9)分。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采取体外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这对于治疗冠心病以及其他并发症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体外反博 冠心病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肝胆胰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及其临床结局。方法本文选择了在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胆胰外科患者200例,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其进行了营养风险筛查,统计了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并发症发病率、患者住院时间。结果此次实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0%,其中以肝癌患者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胆管炎患者、胆管结石、肝囊肿、胆囊结石,发生率最低的是胆囊息肉患者。未发生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要高于发生了营养风险的患者,且住院时间短于发生了营养风险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胰外科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较高,营养风险的出现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针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 标签: 肝胆胰外科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临床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FV基因突变(FVL)导致的高凝状态与炎症性肺损伤导致的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8周龄雄性C57BI/6J野生型小鼠(WT)、纯合子FvL转基因小鼠(FVQ/0)和杂合子FvL转基因小鼠(FV^Q/+)小鼠,分为博来霉素(BLE)处理组和磷酸缓冲盐水(PBS)处理组,分别气管内注入莱霉素0.0375U/50μl或PBS50μl,每组6只。3周后,处死小鼠,取出肺脏标本,行病理、免疫组化和羟脯氨酸浓度测定。结果(1)莱霉素组中FV^Q/+和FV^Q/Q转基因小鼠组的肺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35.3±4.4)μg/mg和(36.04±7.2)μg/mg总蛋白)较WT组(26.2±6.0)μg/mg总蛋白]明显增加(P<0.01),而生理盐水组中WT、FV^Q/Q和FV^Q/+转基因小鼠组间肺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无差异。(2)莱霉素处理的WT、FV^Q/Q和FV^Q/+各组小鼠肺实质内均有大量的兰色纤维生成,其中FV^Q/Q和FV^Q/+组的胶原纤维明显较WT小鼠为多。(3)莱霉素处理各组小鼠肺间质及肺泡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红染的纤维蛋白(原)存在,其中FV^Q/0和FV^Q/+组的纤维蛋白(原)沉积明显较WT小鼠为多。结论V因子基因突变与小鼠肺间质纤维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V因子基因突变导致的肺内纤维蛋白(原)沉积增加可能是继发肺部炎症反应后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凝血活性的方法可能对限制继发肺部炎症反应后发生的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转基因小鼠 博莱霉素 基因突变 纤维蛋白 肺间质纤维化 鼠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腔输液在心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苏州科技城医院急诊科于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心搏骤停的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骨髓腔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建立有效通道的时间与抢救治疗24小时成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建立有效通道的时间更短,穿刺成功率以及抢救治疗24小时成功率更高,与另一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搏骤停 骨髓腔输液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A组(II级,n=15)、B组(III级,n=13)和C组(IV级,n=8),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4组红细胞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比较,心功能等级越高,红细胞分布宽度越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存在密切关联,检验红细胞对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 标签: 红细胞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心脏停患者心肺复苏综合护理的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我们选取一定数量的心脏停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心肺复苏,并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抢救药物应用情况等数据的监测,我们进一步验证了综合护理在改善患者病情的有效性。本研究为ICU心脏停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证支持。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心脏停博,心肺复苏,综合护理,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心脏停患者心肺复苏综合护理的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我们选取一定数量的心脏停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心肺复苏,并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抢救药物应用情况等数据的监测,我们进一步验证了综合护理在改善患者病情的有效性。本研究为ICU心脏停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证支持。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心脏停博,心肺复苏,综合护理,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