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于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10月期间采取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 150张处方为研究组,以未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2017年 10月 -2018年 3月期间的 150张处方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处方质量合格率。结果:研究组重复给药、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超剂量给药、相互作用以及用法不适宜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处方前置系统可有效地优化药师工作,降低工作量,并通过拦截及提醒设置来避免用药错误。

  • 标签: 用药安全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处方质量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于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10月期间采取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 150张处方为研究组,以未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2017年 10月 -2018年 3月期间的 150张处方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处方质量合格率。结果:研究组重复给药、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超剂量给药、相互作用以及用法不适宜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处方前置系统可有效地优化药师工作,降低工作量,并通过拦截及提醒设置来避免用药错误。

  • 标签: 用药安全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处方质量 合格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剖宫产6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和对照组(硬膜外联合麻醉),各30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P<0.05);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的最佳时间、麻醉至分娩结束时间(5.23+1.86)均高于对照组(96.7%)(P<0.05)。在(16.31+0.34)分,(24.09+5.04)分,观察组为(1.31+0.09)分,(8.64)分,(0.76)分和(11.54+3.03)分较低(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麻醉和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脊髓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环磷酰胺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将该8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补体水平、免疫球蛋白等。结果观察组总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10.0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补体水平高于参照组,免疫球蛋白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为了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安全性 环磷酰胺 系统性 红斑狼疮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1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共320眼。所有入组患者均行RS-B002眼底成像系统及直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比较两组检查方法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度、约登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为94.29%,高于直接眼底镜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B002眼底成像系统诊断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的约登指数为0.9288,高于直接眼底镜的0.7990;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低于直接眼底镜检查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RS-B002眼底成像系统检查青少年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RS-B002眼底成像系统 直接眼底镜检查 视网膜病变 近视 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相关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践案例研究 ,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建议。方法:选择在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于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共计 1382位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 ,来充分研究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结果:在对这 1382位儿科患者进行监督研究的过程中 ,一共发现存在的可能导致或者已经导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问题共计有 732件次。在这其中 ,以护患之间的交流关系出障碍和隐患最为显著 ,占据了总体比例的 30.6%;儿科护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能力不足和技术问题的缺陷分别占据了总体比例的 19.8%、 14.6%、 11.6%;而患者极其家属可能会出现的影响因素也会对儿科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比例不大 ,仅仅只有 9.5%比例。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现容易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分别是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应的技术能力不充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不够等。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带来的问题 ,不仅仅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手段来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在充分取得其信任的基础上 ,更好地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环境和病情 ,帮助其尽快痊愈 ,而且还需要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减少可能会初夏难度安全隐患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儿科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相关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践案例研究 ,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建议。方法:选择在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于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共计 1382位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 ,来充分研究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结果:在对这 1382位儿科患者进行监督研究的过程中 ,一共发现存在的可能导致或者已经导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问题共计有 732件次。在这其中 ,以护患之间的交流关系出障碍和隐患最为显著 ,占据了总体比例的 30.6%;儿科护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能力不足和技术问题的缺陷分别占据了总体比例的 19.8%、 14.6%、 11.6%;而患者极其家属可能会出现的影响因素也会对儿科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比例不大 ,仅仅只有 9.5%比例。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现容易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分别是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应的技术能力不充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不够等。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带来的问题 ,不仅仅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手段来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在充分取得其信任的基础上 ,更好地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环境和病情 ,帮助其尽快痊愈 ,而且还需要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减少可能会初夏难度安全隐患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儿科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10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根据对其实施的治疗方法途径的不同,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综合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P<0.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P<0.05)。结论对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改善也有着积极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异常子宫出血 疗效分析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相关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践案例研究,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建议。方法选择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共计1382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来充分研究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结果在对这1382位儿科患者进行监督研究的过程中,一共发现存在的可能导致或者已经导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问题共计有732件次。在这其中,以护患之间的交流关系出障碍和隐患最为显著,占据了总体比例的30.6%;儿科护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能力不足和技术问题的缺陷分别占据了总体比例的19.8%、14.6%、11.6%;而患者极其家属可能会出现的影响因素也会对儿科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比例不大,仅仅只有9.5%比例。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容易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分别是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应的技术能力不充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不够等。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带来的问题,不仅仅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手段来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在充分取得其信任的基础上,更好地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环境和病情,帮助其尽快痊愈,而且还需要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减少可能会初夏难度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儿科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安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 meta分析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完整地检索 Embase、 Medlin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nlled Trials 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采用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 1980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纳入的文献资料采用 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入选 11项研究,共收集了 2908例患者数据,采用 Cochrane发表偏倚工具及漏斗图来检验发表偏倚。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尖瓣置换术相比,二尖瓣成形术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死亡风险,提高远期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但在术后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期内二次手术风险等方面,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据现有临床资料显示,对于适应征范围内的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二尖瓣成形术是安全可靠、并发症更少的有效方法,建议优先选择,受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建议国内外多中心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观察。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Meta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患者采用药物疗法进行疾病治疗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安全用药管理,降低用药差错率,确保患者疾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可以大幅度提高,缩短疾病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本文研究期间对于患者安全用药过程中护士发挥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常见的用药危险因素、提升用药安全性的策略、 特殊用药指南等内容作以了探究,希望可为后续医院更多护理人员高质量、高效率做好患者安全用药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指导。

  • 标签: 护理 安全 用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药安全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用药安全护理),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比6.7%),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未出现其他用药安全问题,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中,7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比23.3%),4例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占比57.1%),护理满意度为73.3%(22/30)。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处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用药安全护理,是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处理有效率,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用药安全 护理 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