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连续护理对妊娠糖尿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0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糖尿患者110例作为评估对象,并以入院时间单双号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与特殊组,每组55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特殊组采用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特殊组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均优于基础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给妊娠糖尿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切实提高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连续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糖尿(GDM)孕期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GDM孕妇113例,依据妊娠期连续3次空腹血糖(FPG)平均监测值情况,将GDM产妇随机分成3组,A组(42例)平均FPG值为5.8-6.1mol/L以下,B组(37例)平均FPG值为6.1-7.8mmol/L,C组(34例)平均FPG值为7.8mmol/L以上,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①A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等较C组明显升高(P<0.05),但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巨大儿、早产儿及胎儿窘迫、窒息等的发生率较B、C组明显降低,B、C组发生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控制好GDM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水平,能降低分娩风险,促进妊娠结局.关键词妊娠糖尿;孕期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糖尿(GDM)患者孕晚期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的孕妇7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待产的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孕早期(8-12)周与孕晚期(33-36)周血脂水平开展检测,具体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以及载脂蛋白B(APOB)。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生育结局进行比较,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血脂组与低血脂组,分析其生育结局。结果孕早期观察组患者的APOB值、LDL-C值、TC值、T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孕晚期两组孕妇血脂相关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患者的TC值、LPA值、TG值、APOB值、LDL-C值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HDL-C值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巨大新生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晚期妊娠糖尿患者的生育结局较差,及时检测血脂情况并展开相关护理能够改善生育结局,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晚期血脂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妊娠糖尿患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选择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该院收治的 60例妊娠合并糖尿患者,并同期选取 60例妊娠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并对其妊娠结局、空腹血糖以及餐后 2 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妊娠糖尿患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孕妇生产的新生儿均健康,产后的存活率为 100%,且无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以及产后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 及早发现及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以运动及饮食控制为主,采取胰岛素进行辅助治疗,能够达到对血糖控制的最终目的。  

  • 标签:    [ ] 妊娠 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妊娠合并糖尿孕妇 43 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 2012 年 7 月至 2013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妊娠合并糖尿孕妇 43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h 血糖( 2hPG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研究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孕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护理干预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妊娠期显性糖尿妊娠糖尿妊娠晚期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5例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本院诊治的妊娠期显性糖尿患者为观察组,45例同期至本院诊治的妊娠糖尿患者为对照组,密切监测两组的动态血糖,比较两组妊娠晚期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糖尿家族史例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1h和2h血糖与建议使用胰岛素率、平均血糖值、高血糖总时间和事件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总时间和事件数、夜间低血糖事件数则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妊娠期显性糖尿患者均具有糖尿家族史,高血糖事件与较大的血糖波动幅度均为其临床表现。餐后血糖升高,餐前与夜间易发生低血糖事件则为妊娠糖尿的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治疗中应据此区别对待两种类型的糖尿

  • 标签: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12周和24周的妊娠糖尿糖尿合并妊娠妇女,FT3、FT4和TSH的变化,及各组人群在妊娠过程中甲状腺抗体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2016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妇女(糖尿妊娠糖尿),共184名,在G12和G24分别测FT3、FT4、TSH、TPO、TG-ab。结果1型糖尿31例2例甲减,3例亚临床甲减,占16.13%(5/31),4例甲状腺抗体阳性,占13.90%(4/31),其中1例产后甲状腺炎。2型糖尿53例1例亚临床甲减,占1.89%(1/51);1例甲亢,占1.89%(1/51);2例抗体阳性,占3.92%(2/53)。其中1例患产后甲状腺炎,占1.89%(1/51);2例糖尿酮症酸中毒,其中1例,低T3综合征,后来引产。妊娠糖尿49例1例亚临床甲减,占2.04%(1/49);4例抗体阳性,占8.16%(4/49);1例糖尿酮症酸中毒,死胎引产,其中1例产后甲状腺炎,占2.04%(1/49)。健康对照组51例抗体阳性3例,占5.88%(3/51)。结论1型糖尿亚临床甲减发生率高;FT4G12时高于G24;既往无糖尿病史,但有流产、死胎病史的患者有血糖高的原因;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产后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妊娠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妊娠糖尿(GDM)患者采取PBL模式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妊娠糖尿(GDM)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PBL模式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饮食控制、定期产检、坚持测血糖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患者采取PBL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遵义行为,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PBL式健康教育 早期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遵医行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