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乐山地腺病毒在儿童流行情况,为预防儿童腺病毒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4095例腺病毒病原菌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腺病毒在乐山地儿童中的发病率及好发季节。结果:腺病毒感染总体发病率为 12.58%,主要集中在6个月-7岁的儿童中,占总发病率的93%,腺病毒四季散发,但秋冬季是腺病毒的高发季节,占总发病率的58.06%。结论:腺病毒传染性强,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特异性治疗,应提高对腺病毒的认识,及早切断传染源,减少传播途径,合理对症治疗。

  • 标签: 腺病毒 儿童 发病率
  • 简介:摘要口腔是人体当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口腔健康与否,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年龄较大,自身免疫力降低,再加上对口腔保健知识不了解,很容易患上口腔疾病。在保山地,存在着较大的中老年口腔疾病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保山地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地中老年口腔疾病的现状及问题,综合当地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及口腔服务水平,对科学的口腔疾病服务体系进行建立,以解决保山地中老年口腔疾病问题,提高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水平。

  • 标签: 保山地区 中老年 口腔疾病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石景山地院前猝死事件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2月石景山地268例猝死患者现场抢救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猝死的相关因素。结果本地区院前猝死以老年男性为主,多发生于凌晨,部分存在发病诱因及先兆症状,冬季多发,以心源性为主,复苏成功率不高。结论院前猝死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高危人群的识别,广泛普及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技能,提高猝死的复苏水平。

  • 标签: 猝死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甘孜半山地脆红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探讨在甘孜半山地进行脆红李的栽培中实现优质丰产的手段和方法。结合种植者的利益及脆红李生长特性等,在授粉品种配置、梳型修剪、施肥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方面进行浅析,确保在四川半山地种植可以保证其产量丰富和品质优良。

  • 标签: 脆红李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整形修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地区25-35岁男性精液常规的检测结果,以期为不育症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1月到2021年7月时间内,在我院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25-35岁男性患者658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以WHO第5版精液检查手册为标准,用赛司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分析精液常规检验报告中的精子正常形态、精子密度、液化时间等精液质量指标;结果:658份精液常规检验报告中,501份精液体积≥1.5mL(占比76.13%);557份PH值≥7.2(占比84.80%);572份精子浓度(百万/毫升)≥15X106/mL(占比86.93%);484份总活力PR+NP≥40%(占比73.55%);483份前向运动精子PR≥32%(占比73.40%);623份精子总数≥39(百万)(占比94.68%)。平均直线速度为15.28±7.78 um/s;直线运动精子活率为27.8±15.8%。结论:我地区最佳育龄期男性精液质量与其他地区相比结果偏低,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提高。

  • 标签: 最佳育龄期 精液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两个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采用观察法、晤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以滚动式进入、循环式管理的工作流程,手机个人信息及家庭信息并建档,画出家系图,对家系及高危人群进行分类,对可控因素进行干预,半年后对管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形成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一年后进行量化统计学处理与评价.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2.64%,患病率随年龄增高,通过一年的危险因素干预,干预组高血压进展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病及其危害的知晓率,同时及时对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进展率和死亡率.应该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关键词中梁山地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作用和效果评价研究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2-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2014-2016年佛山地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和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enzymeimmunoassay,EIA)联合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acidtechnology,NAT),对2014-2016年佛山地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血液总不合格率逐年下降,年度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不合格率为3.74%,其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1.97%)、HBsAg(0.91%)、抗-TP(0.35%)、抗-HCV(0.34%)和抗-HIV(0.18%);NAT不合格率为0.25%,呈逐年减少的趋势,6人份混样的NAT试剂筛查效率明显高于24人份混样检测.结论佛山地无偿献血人群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ALT和HBsAg,梅毒、HCV等感染人群各占一定比例,抗-HIV阳性率呈逐年递增态势.采供血机构应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加强献血前健康检查与咨询,并选用更灵敏、特异的血液筛查技术,最大限度防止传染病经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同时血站应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和发展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酶联免疫法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安全
  • 简介:目的:调查连山地居民尿石症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及现状。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5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尿酸血症和尿石症的患病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连山地居民高尿酸血症和尿石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8±87)μmol/L,男性为(375±83)μmol/L明显高于女性的(286±71)μmol/L;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压和体重指数密切相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尿石症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r=0.727,P=0.002〈0.05。结论:2010~2016年连山地居民尿石症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年龄、性别、血压和体重指数等是影响高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尿石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呈正相关,预防保健中应提高人们对这两种病的认识,均衡饮食结构,降低尿石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

  • 标签: 尿石症 高尿酸血症 流行病学调查 连山地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乐山地彝族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分布情况及与乙肝病毒 DNA 定量、乙肝两对半定性/半定量各项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2022年本院彝族患者183名,其中阴性68名,乙型肝炎患者115名,通过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统计显示,B 型 53例,C 型 41 例,非 B 非 C 型共21例,男女性患者基因分型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 型乙肝病毒 DNA 水平较 B 型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B型乙肝表面抗原高于C型。结论 乐山地彝族乙型肝炎分型以B型为主,其次C 型,因此通过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有利于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HBV-DNA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背景下武陵山地应急献血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过程中,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武陵山地200名群众,其中参与应急献血的群众共100名,未参与应急献血的群众100名,在研究的过程中对随机选取的100名应急献血者的分布特征以及200名群众中影响献血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与献血群众在血型、年龄以及职业等指标中的范围较高,两组群众献血次数、献血知识了解程度、学历、有无亲朋好友献血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疫情背景 应急献血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石景山医院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日在北京石景山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 500人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发病时间、接触史、首发症状、最高体温、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比例为 1.08:1,年龄 39.6±17.2岁。高发年龄组为 25~ 60岁组,为本地常驻人口,散发。有接触史者发病率更高,占 56.1%。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38~38.5℃者占 67.4%。常以病毒性感染为主。积极治疗后 87.2%的患者可痊愈。结论 急诊科是上感监测的重要窗口,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十分重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减少上感的发生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的患者及时治疗,预后好。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 流行病学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景山医院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日在北京石景山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00人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发病时间、接触史、首发症状、最高体温、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081,年龄39.6±17.2岁。高发年龄组为25~60岁组,为本地常驻人口,散发。有接触史者发病率更高,占56.1%。以发热为首发症状,38~38.5℃者占67.4%。常以病毒性感染为主。积极治疗后87.2%的患者可痊愈。结论急诊科是上感监测的重要窗口,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十分重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减少上感的发生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的患者及时治疗,预后好。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 流行病学 管理
  • 简介:目的:总结芦山地震伤员的救治体会与经验教训,为以后救治伤员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总结芦山大地震中伤员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地震伤员的科学救治流程可明显提高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在实际救援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结论: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科学的预检分诊,先进设备,有效组织领导,志愿者参与,全社会总动员是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 标签: 地震 救治 应急预案 预检分诊 志愿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峨眉山地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6例,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现状,影响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90例(61.64%);未合56例(38.35%)。BMI值、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糖尿病家族史、血脂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

  • 标签:
  • 简介:某部在高原进行的山地训练是西北部队官兵有史以来参与的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危险性最高的联合山地训练。卫勤保障训练是军队卫生部门,维护执行山地训练行动任务部队成员身体健康和巩固战斗力的活动。此次训练区域地形气候条件复杂,笔者参与该次山地训练卫勤保障,发现部队官兵疾病谱和药品消耗情况具有特殊的规律,以往资料多侧重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分析[1]。本研究拟对此次训练官兵药品消耗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山地 训练 药品 卫勤
  • 简介: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为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卫勤保障准备,高寒山地基地化训练已经成为一种摔打部队的有效手段,而通常这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人员健康的因素,例如:大气压低,空气中氧含量少,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等,容易影响基地化训练官兵的身心健康,结合我部高寒山地基地化训练卫勤保障的经验教训,本文就如何做好高寒山地基地化训练卫勤保障工作做一浅显探讨。

  • 标签: 高寒山地 基地化训练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技术训练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以开展救护技术训练期间的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人员作为观察组,以未开展救护训练时的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救护技术应用能力。结果观察组救护人员止血成绩(90±1)分、包扎成绩(91±2)分、固定成绩(93±1)分、搬运成绩(94±2)分、通气成绩(91±3)分、心肺复苏成绩(94±5)分、输血成绩(92±4)分、救护人员训练满意度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高寒山地野战卫勤救护技术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救护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助于降低我军伤亡率。

  • 标签: 高寒山地 野战卫勤 救护技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