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体会。方法对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按AO分类为C型合并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采用清创切开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5.4%。结论采用支架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技术对于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可收到较好效果

  • 标签: 桡骨骨折 支架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采用固定支架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采用固定支架法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的42例患者在经过固定支架法治疗后,达到良好、达标、待达标的患者分别为31例(73.81%),10例(23.81%),1例(2.38%)。结论在护理过程中体贴患者,耐心解答问题,做好心理、饮食、功能恢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工作,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训练,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固定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5-8分)患者进行早期固定术作为治疗组。回顾分析以前只进行石膏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死亡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固定,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 标签: 外固定 颅脑损伤 骨折
  • 简介: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4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2例(A组),其中男13例,女9例,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评价手术效果,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x线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48例均获随访,切口长度A组(15.3±2.4)cm,B组(9.7±1.9)cm,住院时间A组(18.3±1.5)d,B组(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P,〈0.05;t2=3.34,P1〈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A组优良率83.5%,B组94.9%,术后1年Rasmussen评分A组优良率82.7%,B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且关节镜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胫骨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钢板组与普通钢板组两种方法治疗,对比分析其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MIPPO治疗患者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ORIF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与ORIF技术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在骨折愈合时间和组织损伤方面,MIPPO技术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钢丝捆扎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0.8mm钢丝单环形冠状面内固定治疗22例24处掌指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每月随访复查。结果术后6~14周内,22例骨折均完全愈合,无出现肌腱粘连及关节僵硬病例。结论单纯钢丝内固定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内固定方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掌指骨 骨折 内固定 钢丝
  • 简介:摘要固定义齿是修复牙列中一个或几个缺失牙的修复体。靠粘结剂或固定装置与缺牙两侧预备好的基牙或者种植体连在一起,从而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固定义齿因有体积小、舒适、咀嚼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但进行固定义齿治疗时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临床实例,对固定义齿与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中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分别采用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与不经伤椎固定治疗的56例下腰椎骨折,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46岁,平均41.5岁。损伤部位:L327例,L416例,L513例。按AO分型:A1.2型6例,A3.1型29例,A3.2型9例,A3.3型12例。载荷评分5-8分,平均6-3分。脊髓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4例,D级8例。采用椎弓根螺钉不经伤椎固定27例,经伤椎固定29例,两组患者均选择性进行单节段植骨融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和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随访过程中过程中观察植骨融合和马尾神经恢复情况。采用Den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的恢复差异。结果:所以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5.8个月。不经伤椎固定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棒松动,其余未出现内松动或断裂现象。在术后Cobb角矫正、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管占位率恢复及最后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占位保持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矫正度均存在丢失现象,不经伤椎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组最后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经伤椎固定组植骨融合21例(78%),经伤椎固定组植骨融合27例(93%)(P〈0.05)。在局部疼痛评分上,经伤椎固定组优于不经伤椎固定组(P〈0.05),而在工作状态的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05)。结论:相对不经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能够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同时能更好的维持脊柱�

  • 标签: 脊柱骨折 下腰椎 骨折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 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肢长骨骨折采用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并施行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将坏死的组织、死骨彻底清除。将髓腔内的炎性组织、脓液刮掉。切除窦道和瘢痕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苯扎溴铵反复冲洗,将骨折完好复位,纵向加压,加施固定架。取出内固定,清创后,用VSD将创面覆盖住。创面修复须待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之后实施。对于严重的创面感染,用万古霉素(或其他光谱抗生素)骨水泥置于创伤之内,如果有骨坏死,要先填塞以骨水泥,将感染控制住,之后再进行骨骼的重建。术后患者再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便更好回复功能。结果患者中创面良好愈合21例,感染复发8例,严重感染截肢1例。其中,7例保留了内固定。经过半年至1年的随访,效果不错。结论外科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的术后并发感染技术,正在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临床上,医师应注意灵活应用,个体化治疗,以便更好地治愈感染,消除病患带来的损害。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感染治疗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原因和外科处理措施,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行腰椎椎弓根内固定、腰椎融合术治疗各类腰椎疾病1774例,其中19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男9例,女10例。年龄12—71岁,平均54.7岁。外伤7例,腰椎管狭窄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滑脱3例。其中7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术前贫血(血红蛋白〈9g/dl),3例合并四肢开放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并行扩创,持续灌注冲洗引流术,对于引流液涂片阴性或者细菌培养阴性者,给予保留内固定。而行影像学检查发现内固定松动、存在引流液涂片阳性者,或者是迟发感染者则术中应去除内固定。椎间内固定物,若非存在明显的松动,感染迹象,我们不建议去除,以防感染的扩散。术后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19例切口深部感染患者,术后均获得治愈,腰痛症状明显好转,无1例发生神经症状的加重。再次术后6月复查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腰部无明显活动受限。随访期间无1例感染复发。结论: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早发现、早处理。重视术前合并病的处理,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彻底清创,持续灌注引流术能够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彻底的清创,必要时可以牺牲脊柱的即刻稳定性。

  • 标签: 切口深部感染 腰椎 内固定 灌注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钉棒与AF内固定失败比较,探讨基层医院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选择内固定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170例胸腰段骨折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钉棒系统61例,AF内固定系统109例。其中钉棒系统内固定失败2例,AF内固定系统失败15例。结果AF内固定系统与钉棒系统在内固定失败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F内固定系统在费用低廉,操作方便上有优势,但在内固定失败尤其是断钉更易出现。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内固定 失败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龟头部起局限性红斑,伴瘙痒1天,于2012—05—11来我部就诊。1天前自觉咽痛自行口服“牛黄解毒片”,用药后自觉龟头局部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继续服用后发现龟头部出现红斑,

  • 标签: 牛黄解毒片 固定性药疹 局部瘙痒 龟头部 病例报告 用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组(A组)与锁定钢板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与治疗费用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而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二者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需要处理好术后并发症以及术中出血现象,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解剖钢板固定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20例患者均在全麻的状态下,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0例患者均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患者,但是二者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其美容效果较好的临床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亲睐。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科急腹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可吸收材料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011年12月,对2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做坚强内固定术,术后6月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张口度恢复及咬合关系,摄X线片、三维CT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3例病例均I期愈合,术后X线、三维CT检查骨折线对位良好,骨折愈合正常.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制作精良,易成形,有较强的延伸弹性和强度,在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中,能提供足够的稳定和固位,是一种良好的坚强内固定材料。

  • 标签: 可吸收 颌骨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侵袭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侵袭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2年随访,对照组与治疗组病情均有改变,末次随访治疗组的评分是(83.51±4.14)分,对照组评分是(73.55±3.15)分,治疗组的评分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大于对照组(76.92%),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侵袭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疗效显著,优点也比较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侵袭钢板内固定 下肢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之后的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本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四肢长骨骨折固定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并且对其进行术后回访。结果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有20例患者发生了感染,但是在经过清创缝合,将内固定取出以外固定支架代替之后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然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皮瓣或游离植皮进行修复创面以及其他相关治疗。结论创面愈合11例,复发3例,截肢1例;保留内固定5例.

  • 标签: 四肢 长骨骨折 内固定术 感染 临床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爪形钢板+合成树脂人工骨骨钉两种内固定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即分为三组,即Ⅰ组给予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Ⅱ组给予合成树脂人工骨骨钉内固定治疗,而Ⅲ组给予爪形钢板+合成树脂人工骨骨钉内固定组,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Ⅲ组出血量、引流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Ⅰ组、Ⅱ组,三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三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肋骨骨折患者爪形钢板+合成树脂人工骨骨钉两种内固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内固定方法 肋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方法。方法分析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把221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采用PCEA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减轻,入睡情况比对照组好,不需要使用安眠镇痛等止痛药物,实验组镇痛效果良好。但是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病人出现恶心的次数多,应加强观察及护理。结果PCEA能有效缓解手术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自控硬膜外镇痛妇科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