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孕优生检测分析,寻找TORCH感染的几率差异、初次妊娠与再次妊娠感染的差异,探讨孕TORCH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间12个月间在成武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孕检查的育龄妇女,使用SM-3自动化酶免分析仪系统进行检测。结果RV-IgG为86.7%,CMV-IgG为95.6%,TOX-IgG为3.35%,CMV-IgM为2.18%,TOX-IgM为0.97%。曾有妊娠史者感染率高。结论在孕前有一定的TORCH感染,希望每一对有生育愿望的夫妇,积极参加孕优生检查,提高人口素质。

  • 标签: TORCH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弓形虫 妊娠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进展。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是现代学者研究的重点。手术治疗包括韧带修复和重建,通过讨论韧带修复和韧带重建选材,说明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结果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具有自身优缺点,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病况、各种材料性能来进行合理治疗。结论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方法仍需要继续研究,以达到减少患者病痛、实现关节稳定的目的。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损伤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急救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急性左心衰患者,并进行患者的病情登记,通过就诊的方法不同,分为急救组和自行就诊组并把自行就诊组作为对照组,把进行急救的一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急救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不同患者的就诊方式带来的患者的病死率的情形的分析,探讨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急救的方式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论急性左心衰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病,并且因为其急性发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也是需要进行院急救的常见疾病。对这种急性发作的并且具有时刻危及生命危险的疾病,进行院急救很有必要。因为进行院急救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患者的病情,及时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效的阻止病情的恶化,降低相应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患者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急诊救治措施,探讨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总结2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108例,脑梗死78例,TIA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经院救治后病情好转112例,稳定97例,恶化8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院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直肠癌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能有效保证吻合口的血供,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概率。术中于乙状结肠系膜内侧打开浆膜,分离至肾间隙,向左、向尾侧、向头侧进一步游离、扩大该间隙,显露并注意保护左侧输尿管、左侧生殖血管。充分游离肾间隙后,放入小纱布以作标记。提起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系膜组织,彻底分离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脂肪组织。清晰显露左结肠动脉的走行方向,注意保护之,在其远端夹闭、切断肠系膜下动脉,以保证近端肠管血运。其余步骤按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法+双吻合器法切除直肠肿瘤及重建肠道。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多发伤患者的院急救处理,以及转运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所救治的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急救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78例患者中,成功送入医院的有72例,占92.3%;中途死亡6例,占7.4%。结论重症多发伤患者的院急救的关键是争取黄金5分钟,先将伤患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场地,然后尽快使其恢复呼吸功能,同时给予液体复苏、止血、吸氧及骨折外固定等初步治疗,在转送的途中要注意伤患生命体征监测,注意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做好与医院急诊科进行伤患病情及其资料的交接,规范各种抢救记录。

  • 标签: 院前急救 重症多发伤 转运特点
  • 简介: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361009摘要目的我国医学行业发展迅速,临床医学中,免疫学检验的地位逐渐提升,所占的重要性也来越大,在医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免疫学检验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于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项目来说,半自动和全自动化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入最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够确保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而免疫学检验的质量管理需要医学发展的大力支持,只有医学发展了,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起来。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分析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速测血糖对低血糖昏迷院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抢救的10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院经快速血糖测定明确诊断的50例为院急救组,自行送来我院急诊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50例为对照组。两组明确诊断后均予应用50%葡萄糖(50%GS)40~60ml静推,继以10%葡萄糖(10%GS)500ml静滴。结果院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血糖昏迷发病至入急诊室时间、接诊至明确诊断时间、昏迷至应用50%GS时间、应用50%GS至清醒时间明显均较短,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测定血糖能及时明确低血糖昏迷的诊断,为院急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意义甚大。

  • 标签: 快速血糖测定 低血糖昏迷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善释D10补片在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及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河北省抚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0例,应用善释D10补片行腹膜疝修补,观察其手术时间、尿潴留、阴囊积液、阴囊血肿、术后疼痛、局部异物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10例患者,手术时间35~85min,平均(47±5)min,术后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血肿1例,切口疼痛轻微,无明显异物感,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5d出院。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善释D10补片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预后佳、疼痛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聚丙烯类
  • 简介:目的:探讨有效的方法,通过院诊断、急救、转送及有效的院内急诊救治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方法:2009-01-2012-04共出诊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7例,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低颅内压、生命体征监护等治疗,并及时转运至医院。结果:107例脑出血患者经现场紧急处理后,均安全转送至医院,为院内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11例经入院后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为10.28%。结论:120急救中心的院急救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快速联系,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正确高效的院急救对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发伤院急救的护理。护理措施提高对急救时间的认识及反应能力,评估伤情,针对性有效处理。效果通过对110例伤者伤情护理措施分析,总结出护理要点,采取适当、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未出现因急救处理不当引起的不良后果。结论认为对伤者做好院急救护理意义重大。

  • 标签: 基层医院 多发伤 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开放式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贵州航天医院行开放式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术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1d下床活动恢复饮食,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发生尿潴留3例,异物感5例。随访2个月至1年,无复发。结论开放式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医师学习掌握时间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腹膜前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癌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79例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LEEP刀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7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15min,平均(6.2±1.3)min,术中出血量为1~20mL,其中75例一次性完全切除,一次性完全切除率为94.9%。术后随访2个月发现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官颈管狭窄、宫颈外口粘连等并发症,且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癌病变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LEEP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局麻下应用国产善愈D10+加强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82例,应用国产善愈D10+加强平片于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15)min,术中出血量(25±5)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382),其中术后血清肿4例,阴囊血肿4例,修补区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2例,异物感4例,术后未出现尿潴留、慢性及持续性神经性疼痛、补片感染和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0.9)d。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8.2±3.4)个月,无其他不适及复发患者。结论应用善愈D10+加强平片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腹膜前间隙 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比较李金斯坦(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对纳入研究的14篇文献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间隙修补术的3364例患者的复发率、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手术时间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腹膜间隙修补术组的复发率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29,0.89)];与Lichtenstein组比较,腹膜间隙组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8,95%CI(-5.51,-0.006)].其他并发症,包括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在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腹膜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技术,复发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荟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总结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应用各型腹膜疝修补装置行前入路腹膜修补,治疗腹股沟疝2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2例患者,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术后有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血肿1例。切口疼痛轻微,无明显异物感,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5d出院。随访1—1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膜间隙补片修补耻骨肌孔是对腹股沟区的全面修补,具有手术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腹股沟疝患者各种疝并发及容易复发的病理生理特点,是目前腹股沟疝治疗中转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动脉综合征的诊治及术后康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例颈椎间盘突出致脊髓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6例,女性患者为3例,在手术之前使用了MRI检查,显示患者的颈椎间盘突出,且患者的具体表现为突出节段以下运动功能有障碍并伴随有痛温觉消失,除此以外的本体感觉正常,均符合脊髓动脉综合征的特点。对9例患者均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针灸结合推拿,帮助患者恢复。结果在手术之后的1-2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随访,通过JOA进行评分,平均分达到良好的水平,患者的改善率为62.5%,并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颈椎间盘突可以对脊髓进行压迫,从而导致脊髓出现缺血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脊髓动脉综合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前路减压融合术,在手术之后进行针灸推拿护理,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诊治
  • 简介:股疝的发病率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年妇女,但其嵌顿率在腹外疝中最高,约为60%,常需要急诊手术。杭州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共完成嵌顿性股疝腹膜修补术2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嵌顿性股疝 腹膜前修补术 治疗效果 中年妇女 急诊手术 腹外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性胃癌病变与胃粘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关系。方法利用化学致癌剂MNNG诱变形成实验性胃癌病变的动物模型,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与比较胃癌病变动物模型胃粘膜病理形态,透视电镜观察胃癌病变动物模型胃粘膜上皮紧密连接处的间隙变化。结果胃癌病变的不同时程、不同病理阶段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病理形态学各异,且动物模型上皮细胞间隙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粘膜上皮损伤是胃癌病变的重要病理学特征,缩小上皮细胞间隙对于逆转胃癌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胃粘膜上皮 肠化生 异型增生 紧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