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分步拉伸法治疗腘动脉创伤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3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29例腘动脉创伤缺损的患者资料。男19例,女10例;年龄16~61岁,平均38.3岁。腘动脉缺损长度2~5cm,平均3.7cm。术中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膝关节于屈曲位,适当游离后直接吻合腘动脉断端,术后4周开始分步间断调整外固定支架至膝关节伸直位,逐渐拉伸血管至原来长度。术后严密观察足趾的颜色、皮温、趾腹张力、毛细血管反应等情况。术后6个月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术后12个月对伤肢膝关节和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所有肢体血供恢复良好,分步拉伸过程中无吻合口破裂、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术后6个月CTA显示腘动脉通畅,无假性动脉瘤、动脉及静脉瘘形成。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优15例,良10例,中4例。踝关节的功能:优18例,良8例,中3例。结论应用分步拉伸法治疗腘动脉创伤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腘动脉 膝损伤 踝损伤 分步拉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共情护理对情绪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共情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能力、生活兴趣、自理能力与情绪状态等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共情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

  • 标签: 共情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情绪 影响
  • 简介:"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实施急慢分治,加强信息引导"是目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省也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双向转诊作为新医改中的重要一环,其现状及进展不容忽视。本次研究通过对浙江省目前双向转诊的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分析影响双向转诊开展的因素,帮助完善双向转诊体系,提高浙江省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双向转诊 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临床 门诊服务 诊疗人次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向评价带教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60名护理大专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以自制表格的评估形式,以师生双向评估的带教的方法进行双向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带教方法,老师对护生进行单向评估。结果30名实验组护理大专生在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大专生,双向评估教学带教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结论双向评价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与能力,使师生双方达到共赢。

  • 标签: 护理带教 双向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双向障碍混合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9例应用奥氮平治疗和47例应用碳酸锂治疗的双向障碍混合发作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状况、治疗前及治疗1周、3周、5周、7周末躁狂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躁狂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合计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o.05或0.01);奥氮平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3周、5周末,躁狂量表总分治疗5周末,合计总分治疗1周、3周、5周末均较碳酸锂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治疗7周末两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7%,碳酸锂组为74.47%,奥氮平组显著低于碳酸锂组(P〈0.01)。结论奥氮平与碳酸锂治疗双向障碍混合发作患者疗效显著,且总体疗效相当,但奥氮平治疗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 标签: 双向障碍混合发作 奥氮平 碳酸锂 躁狂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6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SDS、MMSE和BRMS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躁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科术后患者用“拉伸带”辅助上肢锻炼,评价其在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乳腺科术后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50例,予“拉伸带”辅助上肢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予徒手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上肢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乳腺术后患者中,予“拉伸带”辅助上肢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更好的恢复上肢活动度,并减少软组织肿胀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拉伸带 乳腺术后 上肢功能锻炼
  • 简介: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双向对接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对34例ERCP失败患者行ERCP联合PTCD双向对接技术进行治疗。34例患者操作均成功,30例患者1次成功将结石取全部取出,4例患者分2次将结石全部取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ERCP联合PTCD双向对接技术治疗ERCP失败的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PTCD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参滴丸在双向调节血糖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11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糖尿病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人参滴丸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3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人参滴丸在双向调节血糖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人参滴丸 双向调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开展安全护理,并对以上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并于2022年1月终止,随机选取80例患者参与研究,以上患者均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将其以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安全护理),并控制两组人数均为40人。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记录与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安全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保障系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保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进行共享已成为医保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过程中医院与社区医保系统之间的网络对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已经完成的社区医保系统与医院之间的系统建设分析,并结合共享系统的建设发展现状,对完善医院与社区联网之间的共享系统建设,包括技术环节、整体网络系统机构,以及部署等进行综合分析,供系统建设参考。

  • 标签: 医院与社区 对接 双向转诊 预约诊疗
  • 简介:摘要: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而且有许多研究显示,这部分人群还可能具有双向情感障碍的特性,也就是躁狂和忧郁的症状同时存在。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了老年抑郁症与双向情感障碍的关系,同时也尝试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办法。从研究现有的一系列资料来看,老年人的双向情感障碍被严重低估了。限于诊断标准过于严格和临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这样导致病情评估变得相当复杂,这无疑为医生的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想准确诊断,必须要做出详尽深入的病史采集,并且还需要长期的临床观察。对老年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举凡药物、心理、生物性疗法等都有细致考查。药物治疗主要依赖精神药物如锂剂、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的效果已被多次实测考察;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也能带给患者阳光。更值得一提的是,提出电休克等生物性疗法在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中所起的果效也非常值得重视。观察并研究了老年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相应的治疗方法的探寻也进一步填补了研究空缺,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照明和启发,也能寄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生活品质能得到保障。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老龄化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已经成为了广泛的心理问题。多项研究表明,这群人可能会遭遇复杂的双向情感障碍,例如,躁狂和抑郁症可能共存的症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老年时期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找到一个更具实效性的治疗方法。根据对当前一系列资料的研究分析,人们严重低评了老年人的双向情感障碍问题。由于诊断准则过分严格以及临床症状具有多种表现,这都使得评估疾病状况变得格外复杂,对医生确诊无疑构成了重大的挑战。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和临床双向反馈模式对检验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2年7月到2023年9月收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检验质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及时反馈率、结果误判率83.33(50/60)、1.67(1/60)和30.00(18/60)、16.67(10/60),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标本检验知晓度有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临床检验中采取检验和临床双向反馈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误判率,检验质量更高,对于标本检验知识知晓率更高,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 标签: 检验和临床双向反馈模式 检验质量 提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足掌拉伸辅助器”在跟骨轴位X线拍摄中对于传统跟骨拍摄方法的成像质量优势,提高放射医学技师的X片拍摄水平。方法:选取我中心接收的50例跟骨病痛患者,时间分界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一组纳入25例,二组纳入25例,其中一组使用传统跟骨轴位拍片技术,二组使用“足掌拉伸辅助器”拍摄,对比二组患者X片质量差异,结果:第二组X片优良X片的比例更高,秩和检验(z=3.8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在跟足轴位X片拍摄中“足掌拉伸辅助器”技术值得放射技师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跟骨轴位” “足掌拉伸辅助器” “放射医学技术”
  • 简介:具有大小,位移,旋转不变性(TRSI)的目标识别是一个三阶问题,如果采用三阶神经网可以使问题得以解决,但最大难点就是互连权矩阵的组合爆炸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视觉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高阶神经网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双向Log-Polar变换与高阶网(HONN)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权系数的组合爆炸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将高阶网用于自动目标识别成为可能。

  • 标签: 高阶神经网 双向Log-Polar变换 自动目标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双向情感障碍(BP)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4、28、42、56d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评分、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14、28、42、56d的MARDS评分、BRMS评分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使用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安全性高。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 双向情感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喹硫平搭配帕罗西汀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情感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搭配帕罗西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 双向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