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的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最突出的就是远程医疗的建立与发展。远程医疗始于美国宇航和军方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远程医疗使现代医学技术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的标志之一。远程医疗最早由美国提出,根据美国远程医学学会定义,远程医疗是通过电子通信技术实现不同地点间医疗信息交换以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 标签: 载人航天 中国空间站 远程医疗 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 简介:个体化导航模板(individualnavigationtemplates)主要是通过逆向工程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制得。临床上通过对不同患者需要建模型的硬组织结构进行cT或MR扫描,将获得的连续扫描数据导入三维结构重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制作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并转换成快速成形机可以接受的数据源格式,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成精确的三维实物模型、反向模版。在治疗过程中,显露相应的硬组织结构后就可以利用反向模板植入相关的植入物。

  • 标签: 模板 导航 个体 快速成型技术 三维结构重建 三维数字模型
  • 简介:随着计算机及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尤其在创伤骨科,医生可借助术前或术中所获得的影像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影像的来源可包括CT图像、术中实时透视图像或内窥镜影像.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使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将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期的专刊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 创伤骨科 CT图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为(2.1±0.7)mm,病灶导航准确范围均控制在2mm以内,均一次找到病灶率100.00%,101例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全切率88.12%(89/101),未见导航相关并发症,所有症状均缓解或好转,高颅内压症状、癫痫均全部缓解,脑神经功能症状缓解率85.48%(53/62),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缓解率75.00%(15/20)。结论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疗效肯定。

  • 标签: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通信卫星的发展历程本就与军事息息相关,其技术在这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运用。近现代战役中它担任着不可或缺的工作,同时具有极大的潜能。该项技术与运用的实际途径从其诞生之初就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国家层面在军事上关注的焦点,直到现在也依旧处于当前空战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希望通过对其发展进程与在军事领域上的实际运用的优势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未来该项技术在军事领域能够得到发挥其作用更好更有效的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通信卫星 军事应用 发展前景
  • 简介:导航辅助下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甘新月异的发展,无疑会极大地推动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导航技术是由立体定向手术、数字化扫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等的最新进展综合发展而来的,是一种人工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它使神经外科手术的定位更精确,术中精细测量变得非常简单,误差降低到最小,减少手术时间和侵袭性。

  • 标签: 神经外科技术 导航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20世纪90年代 计算机技术 立体定向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手术导航系统确定计算机辅助手术的位置,制定手术方案,保证手术成功。方法我们简要地回顾了医学图象配准,对导航系统的注册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总结了目前常用的三维注册方法。结果手术导航是医生在术前通过医学影像获取患者的三维图像模型,术中根据三维图像模型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为将影像坐标系与人体坐标系统一起来,需要进行空间变换的配准。最近点迭代算法是点云数据配准中最常见的一种配准算法,它算法简单,有一定的通用性。在手术导航人体标志点的注册中引入和发展最近点迭代算法能提高注册精度,使注册更加简便,从而提高整个导航系统的精度。结论手术导航要求很高的精确度,因此引入和发展最近点迭代算法十分必要。

  • 标签: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注册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导航在术前可实现精准的病灶定位,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最佳参考,同时术中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安全性更高。本文就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应用现状及与其他神经外科定位设备联合应用的效果给予综述,进而为神经外科手术的质量提升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 标签: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 立体定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导航在术前可实现精准的病灶定位,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最佳参考,同时术中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安全性更高。本文就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应用现状及与其他神经外科定位设备联合应用的效果给予综述,进而为神经外科手术的质量提升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 标签: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 立体定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现阶段,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彰显了中国实力,促进了我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宇航员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航天飞行时间延长对人体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航天飞行期间可能引发的医学问题及对策。

  • 标签: 航天飞行 人体生理变化 医学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 现阶段,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彰显了中国实力,促进了我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宇航员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航天飞行时间延长对人体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航天飞行期间可能引发的医学问题及对策。

  • 标签: 航天飞行 人体生理变化 医学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性系统,神经导航将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影像学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它能够准确的找到手术前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进而可以确定一个最好的手术路径;同时,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它也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病变范围,这样对于病变组织的切除提供了方便,可以防止手术时对其它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因此本文就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简单阐述。

  • 标签: 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临床应用 立体定向 人工智能
  • 简介:X线透视导航技术对创伤骨科尤为重要.因为术前骨折块及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发生改变,所以需在术中将骨折块整复对位后,才能进行透视图像的获取和导航手术操作.X线透视导航技术的优点包括减少X线暴露的时间、准确放置植入物、术中适时测量评估及改善创伤骨科的微创操作.随着软件和硬件的不断改进及发展,许多需要术中X线透视监控的手术操作现在都可以借助X线透视导航技术完成.我们过去四年的临床经验已证实X线透视导航技术的优点及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不断进展,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评价此技术的使用价值.另外,X线透视导航系统在虚拟外科环境的外科培训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技术将不仅为年轻外科医生提供实践机会,而且也将产生设计外科技术资格客观评价系统的新领域.

  • 标签: X线透视导航技术 创伤骨科 微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6年12月9—11日,由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联合主办,空军总医院承办的“第十一次全军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次全国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在空军总医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是一场国内最高等级的航空航天医学学术盛会。

  • 标签: 航空航天医学 医学专业委员会 空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会议 学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航天系统某单位在职及退休职工骨密度状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在我院体检的航天系统某单位职工,在体检过程中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水平,计算骨密度异常检出率,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职工骨密度状况。结果:共5738名职工纳入研究,检出骨密度异常者3655人,检出率为63.69%,男女性骨密度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航天系统单位职工骨骼健康状况差,需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一例鼻窦异物合并视神经骨折患者行导航鼻内镜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并给予有效的围手术期配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的手术配合能有效保证鼻内镜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异物 视神经减压 手术配合
  • 简介:作为外科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领域中的一员,这次有幸受邀请进行"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技术"专刊的组稿.除背景资料的文献回顾外,本期将介绍内地与香港在该领域中的初步临床经验体会和成果,与读者分享.

  • 标签: 外科导航技术 创伤骨科 矫形外科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5年1-10月,采用C型臂透视导航设备行导航下骨盆前环骨折内固定术18例,包括27处骨折。对导航下行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术中共置人27枚空心钉,其中每枚空心钉的平均置人时间为23.1min,X线透视时间平均为18.9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型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空心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距离为(3.38±1.04)mm,平均偏差角度为2.86。±1.78。。术中出血量极少(〈22.1mL/枚),术中1枚(3.7%)螺钉出现偏移。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6.6个月(12—18个月)。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短期骨骼肌肉功能调查问卷:功能评分平均为64.26分,烦恼指数评分平均为65.83分。结论使用透视导航技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更精确、安全,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但若要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更好地应用透视导航技术,则需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完善术前培训。

  • 标签: 骨盆 骨折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微创
  • 简介:【摘要】作为具有特异性分化及自我修复功能的专能干细胞,肌卫星细胞得到再生医学、体育科学及运动医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及重视。肌卫星细胞代谢重编程是激活细胞的核心环节,对于骨骼肌肉重塑具备不可比拟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以重编程过程中肌卫星细胞特征及转变为切入点分析待发肌卫星细胞的条件保障、物质来源及能量基础,为肌卫星细胞自我分化及自我更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肌卫星细胞 代谢重编程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