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改良剖宫产)和对照组(传统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各54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时间短(P<0.01),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手术方式 JOEL-COHEN切口 缝合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纵切口子宫下段及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2月行宫产的产妇共 90例,随机分为 A、 B两组各 45例,前者予以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后者予以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B组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82.5±11.6) ml、( 22.2±3.8) min、( 6.5±2.2) d,明显优于 A组的( 111.2±9.8) ml、( 35.7±5.6) min、( 9.6±3.3) d; Apgar评分≥ 7分新生儿占 93.3%,明显高于 A组的 77.8%;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疗效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运用。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 子宫下段剖宫产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重复剖宫产的单胎产妇127例作为重复剖宫产组,选取同期初次剖宫产的单胎产妇150例作为初次剖宫产组,观察两组手术指征以及母婴结局。结果重复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为高危妊娠,初次剖宫产为社会因素;重复剖宫产组前置胎盘率、子宫破裂率、盆腹腔粘连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初次剖宫产组(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手术指征主要为高危妊娠,且容易出现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盆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因而在临床上应谨慎使用。

  • 标签: 重复剖宫产术 手术指征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破宫产中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 128例破宫产中出血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破宫产术后出血原因。结果:所选取的 128例破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本组患者常规止血成功 112例,宫腔纱布填塞 7例,盆腔血管结扎 5例, 4例因止血后仍有阴道持续出血,行子宫全切;术后没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导致破宫产中大出血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在术前充分做好准备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剖宫产中出血,针对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能够避免情况恶化,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危险因素 术中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剖宫产手术与Pfannenstial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2月-2002年10月改良剖宫产手术300例(研究组)及同期同类病例中行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50例(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疼痛镇痛率、伤口感染率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镇痛率、伤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改良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伤口感染率低、大多数不需术后镇痛及伤口美观、疤痕小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 伤口感染 对照组 例临床观察 剖宫产手术
  • 简介:摘要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剖宫产手术式,对符合剖宫产手术适应症的产妇,尽快实施适宜的手术式,发挥剖宫产的临床优势,以提高产科临床上胎儿安全娩出率,确保母儿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适应症 手术术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改进方法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孕妇施行了改进的侧入法腹膜外剖宫产(改进组),并对同期106例孕妇施行了经典的侧入法腹膜外剖宫产(侧入组),观察两组的分离腹膜时间、手术总时间、出血量、产钳助产率、手术副损伤、术后病率及膀胱侧窝血肿情况。结果与侧入组比较。改进组分离腹膜时间、手术总时间(P<0.01和P<0.05)。无一例产钳助产(P<0.01),手术副损伤少(P<0.05)。而手术出血量、术后病率及膀胱侧窝血肿情况在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改进的侧入法腹膜外剖宫产简单、快速、易学。而且特别适用于子宫下段形成差的孕妇。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术 手术方法 娩头困难 手术副损伤 膀胱侧窝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中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治疗 30例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为研究组,随机选择 20例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治疗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恶露排出正常,未见宫腔粘连。结论: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具有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的优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术,出血,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1月在我院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60例产妇应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设为对照组,60例产妇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设为实验组,对比分析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切口不愈合、腹腔粘连、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的应用,能够减少中与术后出血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出血量;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次临床分析,探究在剖宫产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2013年7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在剖宫产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的50例患者与单纯使用剖宫产的50例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做对比,将单纯使用剖宫产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剖宫产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在剖宫产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的5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于单纯使用剖宫产的50例患者的对照组时间稍有延长,且术后的恢复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患者的病情适合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在剖宫产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晚婚晚育的增多及高龄产妇的随之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另外,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产前B超检查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现率呈现上升趋势.剖宫产时是否行肌瘤剥除目前尚存争议.但普遍认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避免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子宫不规则出血和月经过多所致贫血以及再次妊娠发生肌瘤变性和腹痛等的可能性.2007-02-2011-10,我院妇产科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80例产妇在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