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于本院治疗的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型实施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内固定。结果在52例患者的随访中,43例患者功能满意,7例可以接受,2例不满意。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对患者桡骨相对长度,尺骨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可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在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合理康复训练,可使其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程度恢复。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解除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拟定有效对策。方法对该院16例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解除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的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6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至4年,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严格把握内固定解除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从度,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避免内固定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再骨折 原因分析 对策 长骨骨干骨折 医疗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远端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可视化仿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集1例男性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年龄为45岁)和1例女性左侧股骨远端骨折(年龄为34岁)患者64排螺旋CT的原始扫描数据,通过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图像程序分割和自动提取,再采用自行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PS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导入FreeFormModelingSystemV9.0软件中进行图像修饰,利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软件UnigraphicsNX4.0和FreeFormModelingSystemV9.0软件开发出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和逆行髓内钉仿真手术器械,利用PHANTOM力反馈设备进行骨折患者术前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研究.结果骨折三维重建模型以及DHS、LISS钢板和逆行髓内钉仿真手术器械直观、立体、逼真,立体可视化效果好,可以从任意方位和角度观察、截图.在骨折的仿真手术系统中,股骨转子间骨折采DHS固定,股骨远端骨折分别用LISS钢板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利用仿真手术器械和PHANTOM力反馈设备完成的仿真手术效果逼真.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虚拟手术设计从三维模型的建立至内固定完成所需时间分别为1.2、1.5h.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远端骨折可视化仿真手术可以让术者术前对骨折块的三维结构有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合理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髋骨折 股骨骨折 成像 三维 可视化仿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术后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2年7月-2011年10月所收治的22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入路选择情况包括11例采取K-L入路,2例选择髂腹股沟入路,1例实施髂股入路,1例是前后联合入路,1例是全髋关节置换,还有6例采取的是保守治疗。结果获得随访21例,随访失掉1例。从X光片显示,骨折手术后14-18w就会愈合。其中有1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坐骨神经损伤9个月后基本恢复。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对于髋关节功能评价如下优13例,良5例,尚可2例,差1例,优良率可达81.8%。结论早期对前后柱和臼顶的移位大于2mm的髋臼骨折实施治疗后,获得满意的复位与疗效。

  • 标签: 髋臼骨折 临床治疗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肱骨髁间骨折35例患者,对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4.29%,随访1年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是97.14%,治疗效果较好,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07-01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56例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股骨骨折也就成为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迫使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使骨折早日愈合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骨折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三踝骨折较为常见,包括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和后踝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1],直接影响踝关节的稳定和踝穴的正常结构。术后易致踝关节功能障碍及软组织缺血性坏死、感染等不良后果。术前了解损伤机制、骨折分型特点对指导手术顺序及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作者自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作者医院35例三踝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并对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三踝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踝关节功能障碍 临床 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椎管减压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为观察组进行椎管减压器后路手术治疗,选取同期的前行传统后入路手术的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椎管容积、Cobb角、残留椎体高度、神经功能症状、后背疼痛等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改良后路手术与传统后路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24h伤口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椎管减压器可以安全有效进行椎管减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减压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多种护理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认为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等方式可避免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以后的治疗中推广这种多方面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 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采取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80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采取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97.3±14.3)min,术中出血量(99.4±22.6)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55.4±12.1)d,骨折愈合时间(88.4±12.3)d,住院时间(22.3±5.7)d。术后1年优良率96.3%。结论对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采取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好而且操作简便,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股骨远端粉碎骨折 LISS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三踝骨折的检查和后处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7例行常规X线摄影及MSCT扫描,并对CT图像薄层重建后进行矢、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及3D成像,然后进行观察、分析CT表现,并与X线片对照。结果MSCT检查能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严重程度及关节有无脱位等,同时还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明显优于X线片检查。结论MSCT在三踝骨折的检查诊断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踝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治疗手指掌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27例34处手指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交叉克氏针固定,总结其该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X线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25例患者患侧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指握力与正常侧无明显差异,无骨折畸形愈合、感染以及肌腱粘连等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手掌指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价格低廉、损伤小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 标签: 交叉克氏针 指掌骨骨折 疗效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例幼儿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3、16个月;致伤原因均为汽车碾压伤.损伤情况:1例女性患儿右髂骨骨折、右耻骨上下支骨折、左骶髂关节脱位,伴有失血性休克和右股骨转子间骨折;另1例男性患儿耻骨联合分离,左髂骨骨折,伴有左股骨干骨折.2例患儿骨盆骨折按Torode-Zieg分型均为Ⅳ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5、18d.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本组2例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6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400mL.2例患儿术后分别获48、19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2例均为优.2例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12周.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分别为91、95分,疗效评定均为优.末次随访时2例患儿双下肢均等长,行走无疼痛,下肢无旋转,步态良好.结论儿童骨盆骨折临床并不多见,<2岁的幼儿更是极其罕见.对于移位明显且伴有耻骨联合分离及骶髂关节脱位的幼儿骨盆骨折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 简介:自2012年3月31日原卫生部在北京启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专项行动"项目以来,全国共建立了52个国家级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示范基地,其中福建省有2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中心,即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的福州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牵头的泉州中心。"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专项行动"依托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的重要阵地——骨科,重点关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的医生教育,加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监测管理,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以促进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二级预防 监测管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州
  • 简介: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情况.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年龄在〈60岁患者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gt;60岁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三部分骨折的发生率最高,占36.7%,其次为二部分骨折,占22.4%;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合并≤2种内科疾病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是肱骨近端骨折的高发人群,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应根据其患者的临床特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临床特点 肱骨近端骨折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近指间关节骨折治疗中运用AO螺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运用AO螺钉治疗近指间关节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别对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2.75±8.42min,平均住院天数7.2±0.8天。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5±1.2月。TAFS评分优19例,良5例,差2例。结论AO螺钉治疗近指间关节指骨骨折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近指间关节 指骨骨折 AO螺钉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治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其他不适症状及排便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腹胀、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发生率,降低腹胀所致不适症状发生率,促进患者排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腰椎骨折术后 腹胀,便秘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