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于 2013年 1月~ 2016年 12月收治 眼外伤致前房患者53例, 临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保守治疗 44例,手术治疗 9例。 所有前房完全吸收,吸收平均时间7天。 结论:眼外伤致前房要及早治疗,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视力得以较好恢复。

  • 标签: 眼外伤 前房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针对CT诊断创伤性膝关节症(traumaticlipohemarthrosis,TLH)对关节骨折的价值进行探讨,为后续膝关节关节骨折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TLH患者的普通平片及CT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对于骨折的间接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和探讨。结果20例患者存在侧膝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囊密度增高,脂肪间隙变模糊等症状。其中5例患者髌上囊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像,但其边界清晰不清晰。10例患者在DR片中可见骨质透亮线征像。20例患者的CT片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脂肪间隙模糊,并见脂-液平面,上层为脂肪密度,下层为混杂密度,代表关节液及血液成分。其中18例患者在CT片中发现骨折。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对于TLH患者的诊断通常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核实与考察,TLH可以作为关节囊内的可靠征象,故而其为临床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CT诊断 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 关节骨折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 :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为了规避风险,针对透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事件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 风险管理;透室;应用  1 透室的风险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末梢和静脉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志愿者,将9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根据血液采集部位分成对照组(末梢)和观察组(静脉),45例/组。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WBC、BC、RHb以及PLT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别较大(P<0.05),两组MXD的数据相近(P>0.05);观察组即刻、1h、3h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组内分别进行比较相差不大(P>0.05),采血6h后的MXD和PLT同即刻、1h、3h的数据相比差别明显(P<0.05)。结论选用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稳定性比末梢更好,但需注意在采血后3h内对样本进行检验。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静脉检验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94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4例患者均于同期实施静脉、末梢采集,对比2项采集标本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94例患者血常规检验的末梢、静脉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之外,末梢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比容(HT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水平均相应低于静脉检验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相对末梢检验结果较为稳定,且数值也比末梢精确,可相应强化疾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结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和末梢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血常规检验患者120例,以2015.8~2016.8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60例采用静脉进行检验的患者为实验组,而60例采用末梢进行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在T1时段,血小板计数明显较高、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P<0.05,2组中间细胞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检测指标在T1和T2比较P>0.05;相较于T1时段,实验组患者T3时段中间细胞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相较于末梢,静脉检验准确性更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备成分离心时分析袋破损的原因、防控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作为成分离心时袋破损防控措施管理阶段,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引入其中,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作为未实施阶段,分析两个阶段内血浆报废情况,以及两个阶段内医务人员(35例,无工作变动),对制备成分离心时分析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观察阶段共制备血液8544袋,离心时袋破损血浆报废39袋(0.46%),对照阶段共制备血液8130袋,报废69袋(0.85%);观察阶段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阶段医务人员对制备成分离心时分析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掌握评分(92.34±4.96)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3.45±4.77)分(<0.05)。结论掌握制备成分离心时袋破损防控措施,并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制备成分离心时分析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降低血浆报废率,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成分血 离心 血袋破损 原因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静脉检验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94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4例患者均于同期实施静脉、末梢采集,对比2项采集标本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94例患者血常规检验的末梢、静脉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之外,末梢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比容(HT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水平均相应低于静脉检验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相对末梢检验结果较为稳定,且数值也比末梢精确,可相应强化疾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结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钾与正常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以钾3.5mmol/l为截点,将患者分为低钾组和正常钾组。对比(1)两组一般资料。(2)两组立位醛固酮、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肾素比值。(3)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中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一般资料中降压药物使用种类钾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立位血浆肾素活性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立位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比值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患者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颈动脉粥样斑块、左心室肥厚无差异(P>0.05);两组慢性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心肌梗死有差异(P<0.05)。结论低钾与正常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差异主要体现在降压药物使用种类、钾水平,同时低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容易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脑梗死、心肌梗死等靶器官损伤。

  • 标签: 低血钾 正常血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和静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血液样本提供者,按照其体检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每组均105例。严格按照采血规范分别选取静脉组研究对象的肘部静脉采集静脉2ml,选取末梢组研究对象的左手无名指采集末梢100ul,在血液样本采集完成后的2h之内对其实施血常规检验。以血常规检验标准值作为标准,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与血常规检验标准值相比,静脉组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血小板计数(PLT)值,较末梢组更加接近血常规检验标准值。结论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比末梢更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血常规检验样本,但对于新生儿、大面积烧伤患者、静脉抽血困难或需要进行反复抽血检验的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时,则要考虑应用末梢实施血常规检验更为稳妥。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军校学员的血性,在新形势下,军校学员作为未来部队的指挥官,要打赢未来战场,需要什么样的血性来做支撑

  • 标签: 军校 血性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黏症治疗中应用医用三氧大自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高黏症的患者6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所选患者均给予医用三氧大自治疗,对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变各项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组6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治疗后患者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医用三氧大自应用在高黏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观,可使患者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

  • 标签: 护理措施 高黏血症 血流变 三氧大自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并发坠性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坠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坠性肺炎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坠性肺炎发生,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应用健脾消汤治疗癌因性疲劳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日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消汤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疲乏程度及Karnofsky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联合健脾消汤治疗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较高且Karnofsky评分及疲乏严重程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健脾消汤对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疲乏、劳累等症状;药物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对抑制肿瘤生长,杀伤肿瘤细胞均具有良好作用。对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脾消积汤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