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过去十余年,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成为治疗T1期肾肿瘤的主要方法。机器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可缩短热缺血时间从而保护肾功能,减少术后出血及尿瘘,其易化肾脏重建过程、缩短体内缝合时间、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高,已成为保留肾单位的微创手术的一种选择。并被多个医疗机构所采用。机器灵活的操作部件和三维视野使肿瘤切除、集合系统重建及肾实质修补更为容易,从而缩短了热缺血时间,保证手术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机器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步骤及技巧,并回顾其进展。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 保留肾单位手术 热缺血时间 肾肿瘤 肾功能
  • 简介:<正>目的:描述首次报道伴有肾静脉瘤栓的肾癌的机器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方法:伴有肾静脉瘤栓的肾癌的肾部分切除术曾有报道,但如此复杂的手术还没有采用微创手术的报道。笔者评估了机器辅助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伴有肾静脉瘤栓的肾癌的可行性,以及4例经过挑选的患者接受该手术的临床随访结果。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肾部分切除术 肾静脉 肾癌 保留肾单位 瘤栓
  • 简介: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Medline、万方、知网、维普、康健等数据库,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问从建库至2012年2月。收集达芬奇机器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按预设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将纳入文献的患者分为机器组和传统腹腔镜组,提取数据后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1个RCT及10个NRCT,共计结直肠癌患者974例,其中机器组426例,传统腹腔镜组5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腹腔镜组比较,机器组手术时间长、中转开腹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WMD=25.61,OR=0.32,WMD=-0.21,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远切缘距肿瘤距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3.14,-0.31,0.14,OR=1.06,WMD=-0.43,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肿瘤切除情况无差异,但达芬奇机器手术系统结直肠癌切除术具有中转开腹率较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短等优势。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检查 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正>目的:评价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治疗最大径大于4cm肾癌的手术和病理学结果。方法:2007年至2011年期间,所法国泌尿外科机构共进行了220例机器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数据均为前瞻性收集,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学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50例,观察ct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误诊6例,检出率为88%,其中2例结节型肺结核误诊为肺癌,1例粟粒性病变肺结核误诊为转移瘤,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误诊为淋巴瘤,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误诊为韦格氏肉芽肿,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误诊为肺泡癌。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十分复杂,对于可疑病例应该积极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或者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检查。

  • 标签: 不典型 肺结核 ct 诊断
  • 简介: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其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不难,约50%的急性阑尾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仍要借助其他辅助手段诊断,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 标签: 不典型阑尾炎 结肠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所收治的12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不同于成人,原因是年龄越小其症状、体征越不典型。结论选择恰当的诊断手段,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又可减少并发症,对及时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各项生理指标逐渐下降,特别是进入老年时期,常常会伴有一定的基础疾病,需要大把大把的吃药,服用药物的种类几种到十几种不等。因此老年往往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抗药性等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从引起老年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不良反应的种类两方面分析研究,给出了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种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执导老年合理用药。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反应 原因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老年患者的134颗患牙进行常规治疗,2年后进行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成功85例,进步31例,失败18例,总有效率86.6%。

  • 标签: 老年人,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血压与应用抑郁量表(CES-D)检测出的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对一个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人群1328例老年进行血压测量及CES-D的检查,同时进行人口学因素及慢性病情况的调查。结果1328例老人平均收缩压为(141.16±23.88)mmHg(1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为(80.28±12.15)mmHg。CES-D平均得分(6.89±9.05)分。其中有抑郁症状者181例(13.6%)。收缩压≥160mmHg者抑郁发生率为16.9%,舒张压≥90mmHg者抑郁发生率为18.4%,分别显著薄于收缩压<160mmHg者(12.8%)和舒张压<90mmHg者(12.2%),分层分析显示,女性、年特<75岁、不吸烟的老人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者抑郁症状出现的比例增大;居住于城市、非文盲、已知有高血压史、高血压史10年以上的老人收缩压增高更易出现抑郁症状;而居住干农村、文盲、高血压史小于10年的老人舒张压增高更易出现抑郁症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增高、慢性病史、女性、文盲、农村老人易患抑郁。结论老年血压增高与抑郁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抑郁症,更年期 血压测定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在累及神经系统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观察,探讨影响其疗效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年3~11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并经IVIG治疗的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从病原菌(Ev71/Cox16/其他肠道病毒组)、炎性指标、脑脊液检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汇总,比较IVIG疗效的差异,通过x2检验进行疗效与实验室检查相关性分析。结果85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55例,女30例;<3岁69例(81.1%)。治疗和预后有效,70例,住院7天内出院,治愈;效果不理想15例,其中有1例家长放弃而死亡(住院5天余),1例经3月康复治疗仍有肢体活动受限,余13例在出院3月内均已恢复。x2检验分析显示,IVIG疗效与病原菌具有相关性(x2=6.37,P<0.05),与病儿的炎性指标高低、脑脊液异常及免疫功能低下无关。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致的疗效不佳率的95%CI(0%,15%);99%CI(0%,20%);Ev71/Cox16感染致的效不佳率的95%CI(14.87%,38.98%);99%CI(11.05%,42.79%)。结论IVIG疗效与致病菌有关,除Ev71/Cox16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受累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IVIG疗效较佳。

  • 标签: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治疗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诊断依据和处理特点。方法总结28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以及治疗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肺心病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左心导联缺血性改变、左前半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反复出现左心衰竭伴有左心扩大者,应考虑合并冠心病。处理时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区别对待。结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预后不好,鉴别诊断和不同的治疗重点非常重要。

  • 标签: 冠心病 肺心病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牙周病是导致人体牙齿丧失的最主要原因。国人的牙周病患病率(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高达90%以上,以老年的发病率最高。口腔循证护理的新观念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已被广泛接受,本文探索并分析我们运用循证护理对老年患者在牙龈充血、水肿、出血期进行干预,以期有效地阻止牙周炎进一步发展加重。

  • 标签: 循证护理 牙周健康 老年人 护理干预 病患病率 医学实践
  • 简介: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技术定量评价健康成年的髁突位置,并对髁突位置的三维测量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筛选50例颞下颌关节健康的成年志愿者进行头颅CBCT扫描,使用Simplant13.0软件测量髁突在矢状位、轴位和冠状位的相对位置,并进行双侧髁突位置对称性的比较。结果关节上间隙(冠状位)的均值为(4.04±0.93)mm;髁突半径值(轴位)均值为(54.14±2.77)mm;髁突在关节窝内的相对位置(矢状位)(AE’/AC)为(49.27±4.04)%;双侧髁突位置(关节上间隙、髁突半径值及髁突在关节窝内的相对位置)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9、-1.93、0.74,P均>0.05)。结论健康成年髁突位于关节窝中位,双侧髁突位置基本对称;CBCT影像测量是评价髁突位置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髁突 锥形束CT 测量学
  • 简介: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十细胞(Humanumbilical—cordmesenchymalstemcells,hUMSCs)治疗小脑萎缩(Cerebellaratrophy,CA)的临床疗效。方法健康新生儿脐带中分离MSCs,连续体外扩增,采用鞘内注射(2.5×10^7/5mL)结合静脉滴注(7.5×10^7/100mL)的方法,治疗57例小脑萎缩患者,每次治疗剂量为1.0×10^8个细胞?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为72.0%,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为79.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hUMSCs治疗小恼萎缩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小脑萎缩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社区服务中心老年的用药现状、用药需求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为老年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本社区服务中心2012年全年所开门诊处方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对象和统计内容年龄大于60岁老年门诊处方例数和门诊用药的状况,包括药物种类、用药的平均种类数、用药剂量、给药方式、联合用药及联合用药种类数、药物使用频度等。结果本社区服务中心老年门诊处方率为60.5%,平均处方用药种类有2.28种,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最常见疾病,病种多为冠心病、高血压等,处方最多心血管用药是中成药复方制剂,占总老年用药的61.5%。结论随着老龄化社会,老年的健康问题应得到重视。目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药还未形成统一的规范,老年患者用药要遵循原则,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社区服务 老年人 用药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近来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HPV高度相关。HPV按照致癌得危险程度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主要导致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高危型主要导致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HPV感染致宫颈癌可通过多种途径,其中之一使E6、E7基因表达异常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另外新的研究证明,HPV还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致病。目前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协同因子的存在有关。可能的协同因子主要有免疫抑制、雌激素等。宫颈癌的检测一般采用三阶梯准则。HPV疫苗的研制成功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可能性,在过去几年中,关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疫苗研究进展令人非常鼓舞,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 标签: HPV 宫颈癌 HPV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