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vs.129.7,90.8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 标签: 缝合技术 切口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暂时关闭加负压辅助吸引技术在救治严重腹部创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普外科应用腹腔暂时关闭加负压辅助吸引技术成功救治3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过程。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治愈,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病人的救治中,合理有效应用腹腔暂时关闭加负压辅助吸引技术,可有效防治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严重腹部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腹腔暂时关闭(TAC)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 腹部创伤 负压吸引 composix网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应用带蒂大网膜垫的方式将十二指肠的残端进行缝合关闭,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共计3例,在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方法对十二指肠残端关闭有困难者,应保留足够血供良好的大网膜,将其剪裁好、折迭3-4层,制成一个周径大于十二指肠残端约0.5cm的大网膜垫,将其填塞并覆盖在十二指肠残端,并用1号线将大网膜垫缝合固定在十二指肠残端前后壁上。在缝合固定网膜垫时,勿损伤网膜垫血管。然后十二指肠前壁戳一小口置硅胶管行十二指肠引流,右上腹引出体外并行负压吸引。结果经过治疗,3例患者均在Ⅰ期愈合,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结论对于胃癌并幽门梗阻的患者应用带蒂大网膜垫关闭十二指肠残端的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带蒂大网膜垫 十二指肠残端 幽门梗阻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73-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术腔止血绫填塞关闭式与术腔敞开式在术后出血方面、术后疼痛方面、术后白膜形成和脱落方面的分析。方法 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246例.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术腔行止血绫填塞关闭式设为实验组,将术腔敞开式设为对照组,实验组120 例,对照组126例。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白膜形成及脱落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出血率、出血类型,术后第1天、第2天疼痛(VAS)评分、术后白膜形成、脱落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联合应用止血绫填塞关闭扁桃体术腔的方法具有较少术后出血量和较低的术后疼痛评分、较短的愈合时间。与敞开式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值得将此方法推广。

  • 标签: [] 扁桃体切除术 关闭术腔 出血 疼痛 低温等离子射频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早产儿分别于出生后24h、72h及7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7天内动脉导管未自然关闭者归为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37),7天内自然关闭者为对照组(n=128)。对出生后24h首次超声检查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A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分流束最细处动脉导管宽度、肺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分流速度、降主动脉与肺动脉压差(ΔPs)、卵圆孔分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首次超声心动图参数中,仅ΔPs与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相关(P=0.02)。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具有重要意义,ΔPs与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相关。

  • 标签: 婴儿 早产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患者男,29岁,闪“发作性晕厥2次”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查体:血压122mmHg/66mmHg,心率60次/分,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常规化验未见异常。胸片示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 标签: 导管消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目的介绍腹部手术新式减张缝合装置及使用方法。方法采用Tensionsuture补片为42例各种纵形开腹手术结束手术前减张缝合。关腹前经腹膜外腹壁全层褥式缝合减张线,暂时不结扎。常规关闭腹壁各层,减张线穿过专用垫片结扎。结果39例患者为一期术中放置减张缝合。3例为一期手术未放置减张缝合,伤口裂开后二期缝合腹壁伤口时加用减张缝合。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使用激素的肠破裂患者术后两周拆除减张缝合线后伤口裂开外,其余患者治疗成功,未发生切口裂开和缝线断裂。结论新型减张缝合装置用于普通外科腹部手术纵形切口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伤口裂开。对于有特殊愈合困难因素的病例,应该延长拆除减张线的时间直至确认切口完全愈合为止。新型垫片式减张缝合装置使用安全、方便。

  • 标签: 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切口
  • 简介:【摘要】 目的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内环缺损缝合关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 2022年3月—2023年7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普外科斜疝(阴囊疝或内环缺损≥3 cm )患者 22 例(22 侧)进行研究。术中缝合缺损(内环口),记录围术期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血清肿、疼痛、感染、复发)发生情况。结果 22例(22侧)手术均由同主刀医生完成,术中发现疝环缺损平均(3.5±0.5)cm。手术时间(腹膜切开至腹膜缝合完毕)平均(65.5)min,关闭内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2 ml。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2.5分。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7 h。术后早期无重度疼痛、感染发生。1例(4.5%)疝于术后第5天发生血清肿,体积25ml,为轻度血清肿,在1个月内自行消退。随访2~10个月,平均5.4个月,无持续性难治性疼痛发生,无疝复发。结论 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阴囊疝或内环缺损≥3 cm),应用内环缺损关闭方法可显著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形成和相关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人体的各种机能已经处于透支状态。一般认为,亚健康状态是指无器质性疾病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也有人称其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暂时的过渡阶段。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器质性疾病 “第三状态” 功能性改变 症状表现 灰色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UBM检查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对象,依据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急性组与慢性组,均接受UBM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除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外,两组患者UBM定量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UBM定性分析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M检查,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助于鉴别区分急性与慢性,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应用价值高。

  • 标签: UBM检查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关闭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高处坠落伤致主动脉瓣撕裂、重度关闭不全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主动脉瓣左冠瓣叶撕裂,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予以剪除瓣叶,置换Carbomedics机械瓣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钝性胸部创伤致主动脉瓣膜撕裂非常罕见,需要积极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对于严重的瓣膜撕裂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 标签: 钝性胸部创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瓣膜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 全腹膜外补片置入术(TEP)中关闭直疝的假疝囊对减轻腹股沟直疝患者术后血清肿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 2020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接受TEP治疗的腹股沟直疝患者的40例,根据是否将直疝的假疝囊关闭将患者分为关闭组(n=25)和旷置组(n=15)。其中旷置组对直疝的假疝囊不予处理,关闭组应用疝螺旋钉将直疝假疝囊回纳关闭。采用欧洲腹壁疝登记系统(EuraHS)推荐的标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情况。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比较运用χ2检验。结果 4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术中关闭直疝假疝囊,可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发生。

  • 标签: 全腹膜外补片置入术 腹股沟直疝 假疝囊 血清肿
  • 简介:哮喘持续状态是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的一种哮喘类型,是由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张口呼吸、大量出汗、严重呼吸困难、发绀、焦虑不安或意识障碍、心动过速(心率常在140次/分以上)、喉鸣、两肺布满哮鸣音等,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一旦哮喘病人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应对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标签: 哮喘持续状态 急救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对于牙周炎患者炎性状态与牙周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牙周炎患者5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正畸治疗,2组均连续随访半年。比较2组干预前后炎性状态机牙周状态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干预前炎性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IL-1β、IL-5、IL-8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正畸 牙周炎 炎性状态 牙周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综合病因及对症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癫痫持续状态不同的诊疗,预后不同。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