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力性心肌成形主要是指将带蒂(含神经及血管)的背阔肌引入心包包裹心脏,并对其施以同步电刺激,使其与心脏同步收缩以达到辅助心肌收缩,改善心肌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使背阔肌由Ⅰ型纤维向耐疲劳的Ⅱ型纤维转化,增强其耐疲劳性是这种技术的前提。此主要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

  • 标签: 动力性心肌成形术 骨骼肌 心功能分级 背阔肌 心脏移植 心衰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方形软骨的鼻中隔矫正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9月为38例患者施行保留方形鼻中隔手术,将偏曲的骨性部分切除矫正后,方形软骨可自然摆平,经术后两侧压迫而平正。结果38例患者中,随访半年以上无1例鼻中隔穿孔、塌鼻发生,鼻塞、嗅觉障碍、鼻出血、头痛症状均消失。结论保留方形软骨的鼻中隔矫正可避免并发鼻中隔穿孔、塌鼻。

  • 标签: 方形软骨 鼻中隔矫正术 鼻中隔穿孔
  • 简介:腭裂手术治疗包括修补裂晾、增加软腭长度、缩小咽腔和软腭上提4十部分.单纯修补裂晾对于功能恢复常不理想.我院近年来于腭裂修复中采用咽侧做横切口、纵形缝合的咽成形,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遭如下。

  • 标签: 成形术 腭裂修复术 软腭 同期 咽腔 横切口
  • 简介:悬雍垂腭咽成形(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重度鼾症已被广泛采用,然而,在严格手术适应症下,部分患者术后仍疗效欠佳,或伴有腭咽关闭不全、急性呼吸障碍、鼻咽狭窄等并发症,悬雍垂保留与否也意见不一.本文就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悬雍垂的处理进行分析,并总结本科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资料完整、实施UPPP,随访半年以上的病例,探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 标签: 并发症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 临床探讨 治疗 鼻咽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年龄57岁~92岁,平均72岁,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的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病变部位:胸椎6处,腰椎9处,在DSA监测下对15个椎体行PVP,术后行CT检查.随访4个月~36个月(平均16.5个月).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术后48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均未出现肺栓塞、骨髓泥渗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1d~4d(平均1.5d).结论PVP为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缓解疼痛症状和控制并发症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压缩性 脊柱穿刺 经皮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一直寻求一种理想的,对泪道阻塞患者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2月,应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透明质酸钠滞留泪道内治疗泪道阻塞110例(135眼),经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泪道阻塞 泪道激光成形术 透明质酸钠 联合 滞留
  • 简介:目的探讨指端Ersahy-B、C平面以远挫灭伤指甲再生的理想方法.方法设计了指端背侧逆推进皮瓣,使甲近侧皱襞向近心端推移,甲根大部分裸露扩大甲床,甲近侧皱襞下仍保留1.0mm~1.5mm的甲根.选择性应用指腹V-Y推进皮瓣或对侧腋下带蒂皮瓣覆盖伤指残端创面.结果应用本式治疗Ersahy-B、C平面以远挫灭离断伤26例,随访1~3年,优:16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7%.结论该式具有操作简便,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指端挫灭伤的指甲功能及美观等优点.

  • 标签: 指端挫灭伤 指甲再生 扩大成形术 手术方法 适应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20个椎体),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PMMA注入椎体成形。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结果所有病人腰痛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经皮穿刺椎体经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甲基丙烯酸甲酯 并发症
  • 简介:Budd-Chairi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其邻近的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下肢溃疡以及因输心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传统的方法是外科各种分流手术治疗,难度极大,病死率高。近年来,球囊扩张血管成形作为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已在国内外用于Budd-Chairi综合征(BUS)的治疗,成功率高,危险性小。但操作难度大,易出现中、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护理措施。迄今为止,有关护理方面报道少见。我科自1998年开展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治疗Budd-Chairi综合征15例,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综合征 护理 肝脾肿大
  • 简介:背景:自从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以避免传统椎板减压所引起的问题。本文旨在阐述椎管扩大成形后的长期疗效以及探讨术后出现的问题。方法:对54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男4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25例患者为退行性椎管狭窄,13例为腰椎滑脱引起的椎管狭窄,12例为复合性的椎管狭窄(同时存在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6例为增生性椎管狭窄,(2例同时存在增生性狭窄和滑脱的患者分别包括在两个组内)。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计算恢复率。影像学结果分析包括:椎管横断面积、腰椎后凸情况、腰椎活动度及椎板间融合率。结果:在末次随访时,退行性椎管狭窄的平均恢复率为69.2%,复合性椎管狭窄为66.5%,增生性椎管狭窄为65,2%,滑脱性狭窄为54.7%;恢复差的主要原因为惠者年龄大和减压不充分。随访中有7例JOA评分降低,6例病变在椎板扩大处有发展和5例滑脱处有发展,22例(41%)发生椎板间融合。结论:在术后平均5.5年的随访中,多数椎管扩大成形患者保持了满意的疗效,该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活动较多的年轻人,并且是中央型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无,历史的,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椎管扩大成形术 治疗 腰椎管狭窄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自1987年10月~2004年12月对96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8%(19/96),术后30d病死率为3.1%(3/9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76/91)、57.8%(37/64)和39.1%(18/46)。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是可行的,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而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 标签: 肺肿瘤 外科治疗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 中心型非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C2椎体成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例49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和1例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C2椎体转移,均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女性患者因疼痛已不能下床行走1个月。采取在CT引导下,用13G骨穿针,由颈椎侧方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穿刺到C2椎体内,分别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和3.5ml。结果术后CT扫描显示骨水泥在椎体内填充分布好,无骨水泥外漏。术后两例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周后疼痛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能下地自由行走。男性患者半年后死于多个器官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女性患者术后配合放化疗,随访至今1年多,无任何不适。结论在CT引导下,采取颈椎侧方入路,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行经皮椎体成形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C2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C2椎体 椎动脉 颈动脉鞘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内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我们发现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患者其梗死相关血管并未出现再通。有效的侧支循环形成是造成梗死后溶栓再通假象的原因之一。而血管成形可显著改善梗死心肌的血液供应,提高末梢冠状动脉的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现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2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血管成形术 溶栓疗法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2,18,24h肌钙蛋白Ⅰ和CK-MB;术前,术后即刻,6h,24h的内皮素水平.观察6~10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35.30%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且术前肌钙蛋Ⅰ和CK-MB正常的病例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6~10个月随访中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组和肌钙蛋白Ⅰ正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肌钙蛋白Ⅰ升高组中再发心肌缺血均出现在肌钙蛋白Ⅰ峰值大于该组平均峰值者.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示球囊扩张总时间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与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有关.术后即刻血浆内皮素升高,术后6h升高更明显,术后24h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并不少见.术后肌钙蛋白Ⅰ升高和中期随访中心脏事件发生无明显关系,术后肌钙蛋白Ⅰ较大幅度升高和住院期间再发心肌缺血有关.球囊扩张总时间较长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出现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Ⅰ升高.PTCA和/或支架术后内皮素普遍升高,术后24h应预防冠脉痉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术 肌钙蛋白I PTCA 内皮素 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