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断指回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7例27指TamaiⅠ完全离断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1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3例.患者均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治疗,术后观察患指外观、指甲生长及手指感觉情况,采用Tamai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指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危象,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未出现再植指体的部分坏死.2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13.3±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指体外观恢复满意,指甲生长平整,未见明显萎缩,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5~6.5(5.4±0.7)mm.按照Tama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断指回流,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指甲正常生长等优点,是末节无可供吻合的静脉及可供静脉化的第二条动脉型断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再植术 指中央动脉 动静脉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脑中央肿瘤术中应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测的价值。方法将50例接受脑中央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对比分析脑功能激活面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手、右手对侧SMA、对侧PMSC以及同侧PMSC激活面积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中胶质瘤、脑转移瘤以及脑膜瘤与病理检测结果基本相近,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准确高,可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脑中央区肿瘤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央清扫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4 月~ 2017 年 1 月,普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患者 163 例,术前超声判断中央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手术清扫。结果:术前超声对中央颈部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 49.01% 、 72.13% 、 74.63% 、 45.83% 、 57.67% 。清扫者并发症发生率 17.91% ( 12/67 ),高于未清扫者 3.13% ( 3/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未见死亡例,真阳性者无瘤生存期 15 ( 8 ~ 34 )个月,高于假阴性 11 ( 6 ~ 25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真阴性无瘤生存期 24 ( 13 ~ 46 )个月,假阳性 23 ( 11 ~ 43 )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超声诊断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央清扫可避免不必要的清扫,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不会增加死亡风险,因检出阳性指导清扫,可延迟复发时间。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中央区清扫 超声
  • 简介:建立操作空间,切开颈白线,显露甲状腺。分离峡部下缘显露气管,并以气管为辨识,靠左侧横断峡部,分离椎状叶同时清扫ⅥaLN,分离部分硬固定,增加腺体游离度。显露并脱帽法离断上极血管,沿真假被膜间游离腺体外侧,分离右甲状腺下极血管,显露右喉返神经,显露下甲状旁腺。分离Berry韧带,显露保护喉返神经外上方的上甲状旁腺,完整切除右甲状腺叶。取出标本,展示并保留标本,右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分离气管左侧清扫Ⅵc左侧界,切开胸腺上部清扫Ⅵc下界,沿右颈总动脉表面清扫Ⅵb区外侧界,沿右喉返神经表面分离清扫ⅥbLN。进一步游离喉返神经下段,分离并清扫Ⅵb喉返神经后方LN,中央清扫结束展示清扫后右甲状腺区域。缝合颈白线,放置引流。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中央淋巴结转移可发生于高达8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但对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对临床检查阴性的中央淋巴结(cN0)行预防性清扫(pCLD),可清除潜在病灶,有助于术后的准确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层,指导后续治疗,并降低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可能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对是否需常规性pCLD,各家指南或多或少有所保留,但对肿瘤较大、分期较晚、多灶癌、有包膜侵犯、或不良病理学亚型的PTC,建议积极的pCLD,同时术中应注意喉返神经的全程暴露和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的保护。大宗的临床研究数据将为争议的解决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行中央淋巴结清扫时再分为喉前、气管前、气管食管沟、喉返神经后方等几个区域,对比不同位置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200例,肿瘤位置分为上部、中部、下部,术中行中央淋巴结清扫时将中央再分为喉前、气管前、气管食管沟、喉返神经后方等几个区域分别清扫标记,对比病理结果。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位于腺体上部的容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下部的容易发生气管前及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中部的无明显转移规律。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瘤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转移规律。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 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颈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术前行颈部彩超同时行颈部、上纵隔薄层增强CT检查的1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病理资料,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分析术前彩超组、彩超联合CT组检查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比较诊断效能。结果术前单一彩超评估颈中央淋巴结转移准确率31.58%(54/171),彩超联合CT检查评估颈中央淋巴结转移准确率45.61%(78/1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预防性颈中央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证实转移率60.82%(104/171),其与联合检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行预防性颈中央淋巴结清扫对于改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彩超 CT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淋巴结清除术在cNo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89例cNo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例,按是否行中央淋巴结清除分为2组,未行中央淋巴结清除共40例(A组),行中央淋巴结清除共49例(B组).对89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对比分析2组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术后并发症、5年随访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A、B2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后,2组均无死亡,无对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但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方面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行中央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安全的.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中央区 颈淋巴结清除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考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采取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cN0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28)患者采用腺叶切除术+单侧中央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n=34)进行腺叶切除术+双侧中央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进行术后3年期的定期回访跟踪,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高于观察组 (P < 0. 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水平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对cN0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执行预防性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的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分化型甲状腺癌 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棘波伴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BECT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拉莫三嗪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事件相关电位(ERO)P300潜伏期、智力检查选择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评分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儿ERPP300潜伏期和WISC-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ERP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WISC-R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棘波伴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儿童 良性癫痫 中央颞区棘波 癫痫性电持续状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棘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棘波患儿共62例为研究对象,开展治疗研究。依据患儿药物剂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接受稳定剂量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肝肾功能指标、认知功能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分析治疗期间跟踪随访结果后可知,两组治疗6月、12月、24月时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缓解率、认知功能评分组间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2月、24月时肝肾功能指标较本组治疗6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同期对照组则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儿童良性癫痫 中央颞区棘波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性颈中央淋巴结清扫术(PCND)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淋巴结清扫、复发、并发症"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rophylacticcentralneckdissection/prophylacticcentralcervicallymphnodedissection、recurrence、complication"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限定文献发表年限为2007—2017年,纳入比较单纯行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手术治疗(对照组)和同时加行预防性颈中央淋巴结清扫(观察组)临床疗效的队列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与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采用I2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10篇,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3383个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797例,观察组15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63~1.50,P=0.9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OR=2.20,95%CI1.81~2.68,P<0.00001)、永久性低钙血症(OR=3.02,95%CI1.97~4.61,P<0.0000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OR=1.58,95%CI1.06~2.34,P=0.02)、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OR=1.90,95%CI1.10~3.58,P=0.05)的发生率均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N0期PTC患者,在原发灶手术治疗的同时行PCND并不能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但却能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因此,不推荐临床常规实施该术式.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复发 并发症 META分析
  • 简介:【 摘要 】 桥本甲状腺炎(HT)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肿瘤。HT 合并 PTC 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HT 和 PTC 在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发病机制等方面有诸多关联。PTC合并HT的患者似乎存在手术中很多人认为要更多的淋巴结清扫,因为在甲状腺切除术时发现了更多肿大的淋巴结,这可能导致过度淋巴结的清扫以及清扫时并发症的产生,HT 合并 PTC 本身较PTC具体更多的中央淋巴结肿大,准确识别CLNM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CLN的状态,确定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特别是对于伴有PTC的HT患者。HT能降低PTC的恶性程度,其表现为合并HT组肿瘤的局部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明显少,因此HT对PTC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4-6月我院所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7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手术配合.结果手术时间5例≤60分钟,1例90分钟,1例135分钟,术后24小时内有1例发生产后出血,经输血用药治疗后,止血成功,其余均正常,无子宫切除,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5天出院5例,10天出院1例,12天1例,母婴均康复出院.结论剖宫产手术是治疗前置胎盘,保证母儿安全的有效方法,手术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病人准备、手术物品准备、抢救用物准备,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关键词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centraltypeofplacentapreviasurgicalnursingcoordinationmethod,andimprovethequalityofsurgerynursing,reducethepostopGerativecomplications.Methods7casesofpatientswithcentraltypeofplacentaandplacentawer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to2015,andthenursingcooperationofceGsareansectionwasperformed.Resultstheoperationtimewas5casesislessthanorequalto60minutes,1case90minutes,1135minutes,24hoursafterthesurgeryin1caseproductionafterbleeding,afterbloodtransfusiontreatment,hemostasis,therestwerenormal,hysterectomy,incisionhealedwell.Onthe5dayafteroperation,5casesweredischarged,1casesweredischargedfromthehospitalin10days,1casesin12days,themotherandchildweredischarged.safetyofmotherandinfant.Theoperationofthenursingcareisthekeytothesuccessoftheoperation.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N0期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清扫对侧中央淋巴结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临床颈淋巴结阴性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6例,回顾性分析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包膜侵犯、年龄及肿瘤有无完整包膜与对侧中央淋巴结转移有无相关性.术后定期行颈部超声检查,跟踪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结果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平均右侧3枚/例、左侧4枚/例,其中83例发现中央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4.62%.其中有2例近峡部肿瘤发生对侧转移,同侧无转移,转移率为1.08%.其中同侧中央淋巴结阳性率为43.55%(81/186),对侧中央淋巴结阳性率11.83%(22/186)(见附表1).年龄、肿瘤有无浸润包膜、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肿瘤的位置及肿瘤大小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后并发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2.15%(4/186),71例(38.17%)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血甲状旁腺PTH低于参考值下限,69例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当年龄≥45岁,肿瘤已侵犯甲状腺被膜,肿瘤位置在近峡部及下极时,肿瘤最大径≥0.5cm时)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单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并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并安全可行.反之,为预防术后并发症及部分患者对术后内分泌抑制治疗依从性差的情况发生,可行患侧叶+峡部及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关键词cN0;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淋巴结;淋巴结清扫术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8-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足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通过尸检来确诊。近十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本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临床仍易误诊。现就本院收治的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低钠血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伴有中央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治疗中,左乙拉西坦单药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伴有中央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作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儿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患儿则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当,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这一数据比较后意义明显(P<0.05)。结论在中央棘波良性癫痫患儿的药物治疗中,应用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但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较少,所以更值得应用。

  • 标签: 癫痫 良性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中央颞区棘波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