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硅酸锆钠对慢性肾病高钾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肾病科和急诊在2021年6-11月间收治的30名慢性肾病患者,用环硅酸锆钠进行降钾治疗,在用药前和用药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7天内对患者进行血钾,血钙,血钠,血镁的监测,同时对出现的副作用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2小时,24小时,48小时,7天后的血钾浓度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环硅酸锆钠用于非透析高钾血的慢性肾病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作用效果、稳定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高钾血症 慢性肾脏病 环硅酸锆钠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环硅酸锆钠治疗的效果和对降低血透期间高钾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们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3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130例患者实施双盲分组法的处理(各6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环硅酸锆钠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的血钾、血钙、高钾血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了预防尿毒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高钾血症的出现,临床中应给予环硅酸锆钠预防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值,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保障患者的透析效果。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环硅酸锆钠 高钾血症发生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藻酸盐敷料联合透明敷料在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患者78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PICC导管消毒,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透明敷料,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藻酸盐敷料联合透明敷料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P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透明敷料 PICC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核素自动分装仪,用于核素自动化分装时,根据实际需要分装的核素,控制不同管线的闭合状态,达到精确分装不同核素的目的。方法:精度控制部分基于电路仿真软件Protues和单片机软件开发软件Keil设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用于控制蠕动泵的何时中断,何时切换旋转方向。调节功能操作台体积按钮,将核素分装体积参数设置为1.5ml、2ml和2.5ml,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该自动分装仪可以实现两种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功能,分装精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精度±0.1ml)。结论:该设备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的同时,达到交叉分装两种不同种类核素的功能。

  • 标签: 自动分装 扫码 解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制新型实用定位仪根据术前CT测量进行腰椎后外侧靶点穿刺,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CT软件准确测量腰椎穿刺靶点到患者背部皮肤的垂直距离,根据“平行四边形原则”研制新型定位仪。筛选于2019年10月--2022年08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根据纳排标准,其中10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靶点定位装置穿刺,并设为观察组;另1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穿刺技术,并设为对照组;确保所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二者穿刺X线透视次数、穿刺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X线平均透视  次 ,对照组穿刺X线平均透视  次;两组间穿刺优良率差异明显;结论  腰椎后外侧靶点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腰椎 靶点穿刺 定位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手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将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OVCF手术作为观察对象,共80例符合入选标准,数字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行双膦酸盐单药治疗、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联合治疗,比较其效果。结果:治疗后VAS、ODI、BMD在观察组的数据与在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在观察组的发生率和在对照组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治疗OVCF手术患者可以改善疼痛、关节功能及骨密度等,不良反应少,值得使用。

  • 标签: 双膦酸盐 甲状旁腺激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干休独居老人心理健康情况开展分析,提出完善和优化保健工作的措施;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对干休老人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研;结论:针对干休独居老人的现状,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较高,应结合当代老人的身心特点,探索保健服务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 标签: 干休所独居老人 常见心理问题 保健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并研究提高睡眠质量的保健对策。方法:选择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干休的110例年龄超过90岁的老年人作为对象研究,时间跨度为2021年4月~2023年3月,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不同性别老年人PQSI总分比较差异显著,且不同年龄组老年人PQSI总分差异明显,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人 睡眠质量 保健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点胶压制式过滤针头在临床抽吸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10月至2023.4月的90名护士,配置不同剂量药物,即安瓿瓶:1ml、2ml、5ml、10ml、20m药物,青霉素类胶塞瓶:1ml、2ml,10ml药物。随机分为A、B、C组。A组用一次性点胶压制式过滤针头抽吸药液,B组用一次性侧孔针头抽吸药液,C组用一次性斜面针头抽吸药液。比较三组进入的微粒、瓶内余液、抽液时间及护士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A组与C组瓶内余液少于B组(P<0.05),A组与B组微粒少于C组(P<0.01),A组与C组抽液时间少于B组(P<0.01),A组与C组舒适度优于B组(P<0.01),A组满意度优于B组、C组(P<0.01)。结论 一次性点胶压制式过滤针头在配药时能减少微粒进入,抽吸药液更彻底,减少抽液时间,护士抽药时更舒适,临床满意度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点胶压制式针头 药物配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预防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研究周期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研究对象纳入6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覆盖患者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覆盖患者30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0例,低于对照组5例,P<0.05。结论 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可积极预防下肢DVT形成。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脑梗死后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健康教育对某干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此外,干休卫生工作者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并通过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使老年人健康教育在促进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干休所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