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老年胃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相关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 2018.7 月 ~2019.8 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胃癌病患,所选取的例数为 60 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都采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判断病患身体的营养的状况,营养较好的作为观察组(例数为 30 例),营养较差的作为对照组(例数为 30 例),对比两组的手术风险的发生概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预后效果和指数数值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指数的平均数值相对较 高 ,对照组指数的平均数值相对较 低 ,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值范围在 0.05 以内);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预后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相对较好;在手术风险发生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 P 值范围在 0.05 以内)。 结论: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老年胃癌手术风险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较好的 反应 病患身体的营养状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手术的预后效果。

  • 标签: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 老年胃癌 手术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特发性面瘫患者实施诊断及预后评估期间采用神经肌电图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定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针对该时间节点内于我院接受诊治的特发性面瘫患者,研究所选例数为90例。对上述入选患者实施神经肌电图检查,并依据健侧及患侧检查结果分析该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效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患侧及健侧经神经肌电图检查后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部位潜伏期和M波波幅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特发性面瘫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预后效果评估过程中,神经肌电图检查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神经传导动作电位 特发性面瘫 诊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60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病毒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差异,并统计观察组患者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并与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乙肝五项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观察组60例患者中大三阳检出率为55.0%(33/60),小三阳检出率为40.0%(24/60),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学检查在乙肝患者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学检验 乙型肝炎 临床诊断
  • 简介:近年来,由于羊水过少对围产儿预后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围产儿结局与诊断处理是否及时、恰当有关。笔者对广州市妇婴医院自1994年1月至12月发生的105例羊水过少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羊水过少 围产儿预后 医院 产科 围产儿结局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 1 】 在在健康管理中评估风险及干预效果的应用。方法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针对国人的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开展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结果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干预评估效果。通过模型的应用找出重度干预人群, 将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包括10年风险分层:低危( <5%)、中危( 5%-9.9%)或高危(≥ 10%);终生风险(从目前生存至 85岁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分层:低危( <32.8%)或高危(≥ 32.8%);对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开展健康管理并评估健康管理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水平,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 标签: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评估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我院 2017.4至 2018.4的 8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全面护理组进行了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占比;老年心肌梗塞好转时间、住院日数;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全面护理组满意占比、心功能指标情况、老年心肌梗塞好转时间、住院日数、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 结论: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老年心肌梗塞患者 预后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 目的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57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发生ADR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抗肿瘤药物ADR发生特点,并提出临床安全用药对应措施。结果 157例患者中,ADR发生率最高年龄段为51-60岁,占比36.9%;涉及药物中细胞毒类药物引发率最高。占比40.85%;ADR累及多器官和系统,其中全身性损伤占比最高,占比31.15%;ADR给予及时干预后,治愈、好转和死亡分别为52例、104例、1例,占比分别为33.12%、66.24%、0.64%。结论 抗肿瘤药物引发ADR几率相对较高,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使用时需要加强ADR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ADR程度及影响,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57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发生ADR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抗肿瘤药物ADR发生特点,并提出临床安全用药对应措施。结果 157例患者中,ADR发生率最高年龄段为51-60岁,占比36.9%;涉及药物中细胞毒类药物引发率最高。占比40.85%;ADR累及多器官和系统,其中全身性损伤占比最高,占比31.15%;ADR给予及时干预后,治愈、好转和死亡分别为52例、104例、1例,占比分别为33.12%、66.24%、0.64%。结论 抗肿瘤药物引发ADR几率相对较高,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使用时需要加强ADR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ADR程度及影响,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亢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甲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情绪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前组间QOL评分差异大(P>0.05);干预后干预组QOL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大(P<0.05)。结论:在甲亢患者的医疗干预阶段,基于其心理状态开展综合护理措施,能进一步优化整体的身心状态,表现改善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评分有极高的价值体现。

  • 标签: 甲亢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亢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甲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情绪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前组间QOL评分差异大(P>0.05);干预后干预组QOL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大(P<0.05)。结论:在甲亢患者的医疗干预阶段,基于其心理状态开展综合护理措施,能进一步优化整体的身心状态,表现改善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评分有极高的价值体现。

  • 标签: 甲亢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招飞体检中鼓膜病变的评估,以求统一认识,提高耳鼻喉科招飞体检的合格率。方法2006年耳鼻喉科上站体检学生439人。体检方法和体检标准依据《中国民航总局招收飞行学生体检指南》和《中国民航总局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条件》检查。耳鼓膜病变的评估原则是鼓膜菲簿、增厚者,若耳气压机能良好、听力良好可合格。同时与1994年耳鼻喉科招飞体检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招飞体检以重度鼓膜病变淘汰17人(占3.87%),居耳鼻咽喉科之首。其主要是鼓膜石灰质沉着(钙斑)、鼓膜肥厚、萎缩粘连、内陷,但比1994年重度鼓膜病变统计结果淘汰率13.95%有明显降低。结论飞行对耳鼻喉科的基本要求是良好的平衡、耳气压和听力功能。因此,体检医师应熟知正常耳鼓膜的表面标志,熟练掌握招飞体检方法与程序,正确理解标准,并结合飞行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特点做结论。

  • 标签: 耳鼓膜 鼓膜病变 招飞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下肢骨折患者 1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9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流程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治疗组术后褥疮、跌倒、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结果:观察组患者 NIHSS评分为( 10.32±3.01)分、 Barthel评分为( 77.65±8.41)分、 FMA评分为( 38.17±3.50)分,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为( 48.24±5.21)分、 SDS评分为( 45.01±4.57)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预后改善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并且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适合在急诊护理干预过程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虚弱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衰弱是一种老年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点是生理储备的减少导致身体的脆弱性增加,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虚弱与心血管疾病往往并存,相互促进。国外研究表明,衰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国内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分析衰弱在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发生情况,评价衰弱对预后的影响。

  • 标签: 衰弱 老年心血管 住院患者 预后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8年 6月 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术式,无张力疝修补组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等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同, P> 0.05;无张力疝修补组效果、生活质量、手术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等指标、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应用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急诊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急诊护理干预,然后对其预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DL、FMA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急诊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预后能力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急诊护理干预 预后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