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的医院 教学模式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在现阶段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同样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机遇。在网络学习平台中,运用翻转课堂能够使课堂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更多优质的学科知识,改变了学生只能够通过教师讲授和课本获取知识的路径,是新时代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

  • 标签: 网络教学平台 医院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翻转课堂在线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其与网络授课式教学教学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口腔专业、麻醉专业、康复专业见习班学生做为研究对象。选取《疼痛诊疗学》、《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儿童口腔医学》中部分章节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结课前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学习效果较好。结论 空中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见习班学生学习中有较好的反响,值得推广。

  • 标签: 疫情 翻转课堂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对高校医学生翻转课堂教学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分析同学们翻转课堂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便利条件、自我效能感、感知成本、社群影响、感知愉悦性、感知成本等,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与教师的意义,对翻转课堂教学运用提供了一定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团队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分别抽取我校 2017 级护理专科班 267 名护生为观察组, 2016 级护理专科班 248 名护生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翻转课堂中采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以个人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生基础护理学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准备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团队合作学习式翻转课堂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团队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准备度 批判性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 SPOC教学 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具有 集约化、小众化等在线学习的特点,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 SPOC 特有的教育模式。雨课堂是能基于微信和 PPT、 flash、 word等教学资源,实现与传统教学与微信融合的多功能课堂教学工具。 因此,利用雨课堂及 SPOC 教学 针对本科生的儿科临床教学,可以 制定有针对性的在线课程,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并且更具有针对性,并且有助于解决儿科临床教学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雨课堂 SPOC 儿科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药理学是医学教学中重要的核心课程,根据医学临床的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医学、药学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药理教学模式标准,分析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升。以“多元化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标准,注重药学理念的多思维分析,结合案例、慕课、微课等模式,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案分配,注重多应用元素下的互动教学模式操作,结合互动学习标准,实现主动教学,创建良好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学思路和教学质量水平。

  • 标签: 多元化互动式 药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CMC与 PBL联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内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护理内科的实习生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筛选时间为 2017 年 6月 -2019 年 12月,筛选例数为 120人,接受传统带教法教学的归为对照组( 60例),接受 PCMC与 PBL联合教学的归为观察组( 60例),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PCMC与 PBL联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内科带教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升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对患者的护理更加科学细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给予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泌尿以及生殖系恶性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7月~2019.7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泌尿和生殖科进行实习的医生,所选取的人数为90例,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则在MDT模式下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两组不同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教学成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在教学考核评分数值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在对教学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泌尿以及生殖系恶性肿瘤的临床教学中,采用MDT模式联合PBL教学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MDT模式 PBL 泌尿 生殖系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 2019年 10--12月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的学员4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 20名给予双轨教学模式( PBL+ CBL),对照组 20名则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进一步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 1)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及总成绩评分方面,观察组分别为( 38.00±1.00)分、( 28.00±0.50)分、( 27.50±1.00)分、( 93.50±2.50)分,与对照组的( 34.00±0.50)分、( 21.00±1.00)分、( 20.00±0.50)分、( 75.00±2.00)分比较均明显更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05)。( 2)在对带教工作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95.00%,与对照组的 70.0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05)。结论 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工作开展过程中,采取“ PBL+ CBL”双轨教学模式,可提升带教教学成果,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并提升学员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双轨教学模式 妇产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带教 带教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5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研究和参照2组,患者各25例。对参照组肾结石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研究组肾结石患者开展疼痛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对比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参照组(28.00%),P<0.05。研究组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开展疼痛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可使对患者的创伤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手术用时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疼痛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模式 肾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室内17名护士以及3名进修护士共计20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措施将所有护士分为了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中护士采取常规化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中护士采取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当中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技能成绩。结果 对照组护士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期间采取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可显著提升所带教护士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前国内外对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模式主要有饮食管理模式、运动管理模式、 血糖管理模式、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综合干预模式等 , 但对近 年来新兴起来的 群组管理模式护理 研究尚少 , 建议加强对群组式管理模式研究,为临床管理方案提供科学有效依据。

  • 标签: 管理 模式 孕早期 妊娠期糖尿病 二胎 孕妇 血糖
  • 简介:【摘要】我国现行院前急救发展模式,在新冠疫情下暴露了某些短板与不足,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通过详述我国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疫情下现行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的不足、学习借鉴相关国家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的长处,提出从“急救立法、体制建设、标准制定、健全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重点从“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急救体系建设”发力,以改善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现状,适应未来可能要直面的新的公共卫生事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 标签: 院前急救发展模式 公共卫生事件 急救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 伴随高速发展医药行业,医院重点开始转向各项管理,与此同时也是管理人员需面临的重点问题,尤其是维修和控制医疗设备,这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本文主要围绕规范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展开研究。

  • 标签: 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19年 12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60例产妇作为研究主体,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建制 30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家庭化产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研究表明,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几率以及窒息发生率,从而大幅度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家庭化产科护理 基础护理措施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产妇选择温馨助产模式的真实价值。方法:选择于2019年8月~2020月8月接诊的80例产妇均分为两组,A组行传统助产,B组行温馨助产。结果:相比于A组,B组的顺产率更高,且给予阴道助产以及选择剖宫产的人数更少;此外,B组各产程用时皆比A组短,且其分娩结束后2h内的出血量也比A组少,P<0.05。结论:采取温馨助产不仅能够提高顺产率,而且还可以缩短产程并减少分娩后的出血以确保产妇安全。

  • 标签: 产妇 产程 温馨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 疼痛护理 的效果,分析临床可用性。 方法: 将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6 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资料库中登记有效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 60 例作为实验样本,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30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记录所有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护理质量。 结果 :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较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27 ( 90.00% ),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16 ( 53.33%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 结论: 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 应用效果 护理方案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行以协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 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 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效果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疼痛属于常见现象,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桃江县人民医院疼痛科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 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所选患者预计生存期在 6个月及以上,排除骨转移、颅内转移、精神疾病等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 30例)中,男 22例,女 8例,年龄 40~ 70岁,平均( 55.89±10.15)岁 ;研究组( 30例)中,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42~ 71岁,平均( 55.90±10.22)岁 ;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 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①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讲解,并对治疗期间注意事項进行告知,对患者及其家属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和说明。②通过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并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列举成功案例,查阅相关资料,改善其不良情绪。③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体,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指导,对其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予以指导及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分值 0~ 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生活质量:通过 WHO制定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涉及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 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 x±s)、( %)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 t值、 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 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为( 6.44±1.05)分,对照组为( 6.52±1.11)分,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为( 3.88±1.05)分,对照组为( 5.03±1.19)分,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领域评分为( 13.63±1.98)分、心理领域评分为( 12.51±1.80)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为( 12.94±1.85)分、环境领域评分为( 13.43±2.15)分,对照组分别为( 12.20±1.92)分、( 11.07±1.82)分、( 11.75±1.83)分、( 12.03±1.88)分,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 论    对于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临床护理的关键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现阶段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患者护理需求相适应。协同模式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以责任制护理作为前提,使患者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患者参与健康管理,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能力 [2]。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起到教育、支持以及协调作用,关键是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这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沟通,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 [3]。另外让患者集中精力参与健康管理,转移注意力,可以降低神经元不良刺激,使癌症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协同模式护理的患者在疼痛评分以及生活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协同模式的应用效果更佳。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宝英 .中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 19): 136-138.     [2] 何复 .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 05): 655-656.     [3] 陈璐,张书颖,温丽丽,等 .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09( 07): 126-127.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行以协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ICU护理差错的原因及 SHEL模式在分析差错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 2013年我院 ICU科发生的 50例护理差错的随月份分布、护理差错类别构成分析,以及用 SHEL模式对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在全院交流。结果: 2013年 1~10月发生差错 18例与 2013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倡导缺陷分享文化,重视对系统的改进,分享缺陷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 标签: SHEL模式 ICU护理差错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