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主要易患因素,自1992年~1996年五年间,对民航上海地区飞行人员395人从年龄结构、飞行工种与发生冠心病的相互关系等情况进行追踪、随访、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易患因素与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从五年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易患因索中除高血压外,高血脂和吸烟比例最高,分别为30.5%、19.2%,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提示航卫工作应以40岁以上的飞行人员为重点,制订长期的航卫保障计划,努力消除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保障飞行安全.延长飞行年限。

  • 标签: 冠心病 易患因素 民航飞行人员 发病因素 高血脂 吸烟
  • 简介:目的研究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CHD)的发病趋势与发病特征,为制定对策提供参照。方法①统计比较该群体1979年-2001年各时期CHD的总体与年均发病(率)趋势(采用χ^2检验);②对其中58例的临床资料分门别类统计(%)分析。结果①1979年-2001年飞行人员共发生CHD约76例;1990年-2001年总体发病率(8.349‰)或1996年-2001年(6.378‰)均比1979年-1989年(2.889‰)显著升高(P<0.01);1996年-2001年也比1990年-1995年(1.889‰)显著升高(P<0.01);各时期年均发病率比较P>0.05;②发病年龄44-59岁(平均51.9岁);无症状性CHD占31.0%,心绞痛32.8%,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4例猝死)36.2%。无症状性CHD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17.2%)与AMI(含3例猝死者)(25.9%)者共占74.1%。有60.3%-82.8%的病例长期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超重等多项危险因素。结论该群体CHD发病近十多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临床实际发病年龄与普通群体相当或较后者略滞后;以无症状起病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或AMI者,因而其潜在的危险性极大。

  • 标签: 民航飞行人员 冠心病 发病趋势 发病特征 CHD
  • 简介:作者在两个军区医院对369名年龄为35岁~36岁的远程航空兵飞行员领航员进行了住院观察,其中163名(44.2%)为健康者,作者对以上人员作了5年~10年的随访观察。

  • 标签: 吸烟 飞行人员 不合格 发病率 随访观察 住院
  • 简介:手作为人的劳动器官,功能极为重要,且因部位暴露,烧伤机会较多。双手面积虽仅占体表面积的5%,但深度烧伤后常伴有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治疗手部烧伤不仅限于创面愈合,更应以保存手的功能为主。

  • 标签: 手部烧伤 处理 护理 功能障碍 畸形
  • 简介:传染病一般随感染性免疫的增强,病原体被抑制、消灭得以缓解、痊愈,甚至终生免疫。但梅毒则不尽然,具多次潜伏、复发的慢性进行性病程,且有重叠、再染的现象。近代免疫学揭示的本病免疫特征,提高对这一古老性病的认识和临床监控水平。

  • 标签: 梅毒 免疫 性病 临床意义 进行性 痊愈
  • 简介:1空难概况1992年7月31日15:06,中国通用航空公同雅克42型2755号飞机执行南京至厦门GP7552航班任务,在滑跑起飞时冲出跑道,撞上跑道头的机场护场堤坝后解体。机尾部分摔入堤坝前方的水沟内;前方两侧大翼部分机身在水沟前面的草地上燃烧;机头机舱前8排因受前方电线杆阻挡摔在距跑道头100m处,

  • 标签: 空难 现场救护 伤员 分类 遇难人员 清查搜索
  • 简介:受试者位于3000m高空,每人定额配给四种不同味道的食品:甜、咸、酸、苦,使用分类标准记录以味觉最低感受量、味觉强度味觉嗜好程度为基础的嗜好基质,每周测定血糖水平。结果表明:糖和氯化钠的味觉最低感受量增加,而奎宁硫酸盐和柠檬酸的味觉最低感受量降低。鉴定表明味觉强度随每种溶液对数克分子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呈线性关系。

  • 标签: 味觉 嗜好 受试者 血糖水平 感受 人类
  • 简介:shukneckt法:用脂肪球堵塞卵圆窗,用一细丝缠在砧骨上固定圆球来稳定鼓室膜。这种方法是否导致气压伤移位还未得知。Postman法;切除镫骨前脚和镫骨底,用一静脉或移植片堵塞卵圆窗。但痿管手术后情况如何也属未知,而且此手术对于骨头过大者尤为困难。Causse法:

  • 标签: 耳外科 鼻炎 治疗 shukneckt法
  • 简介: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又因其为内出血,较难准确判断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因而易造或诊断和治疗延误。本文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方法急救措施作一概述。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 常见 黑便 循环衰竭 呕血
  • 简介: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护理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压氧舱特殊密闭的高压环境,广大患者对高压氧知识缺乏了解,加之民间的夸大流传,往往会使首次治疗的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由此引起许多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在高压氧工作的心得体会。

  • 标签: 心理问题分析 治疗患者 高压氧舱 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 医学事业
  • 简介:贫血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决不可将其视为老龄化的生理现象。在英国老年男性贫血的总患病率为20.1%,老年女性的患病率为13.7%。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老年人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病。但是,缺铁也是贫血常见的原因,所以应该检查治疗。Joo-

  • 标签: 老年人 治疗 缺铁性贫血 常见 患病率 血检
  • 简介:患者。男,43岁.波音767空中机械员,总飞行时间9961h。1991年10月6日驻外期间,无明显诱因自觉左眼看不见,急送当地医院诊治,查视力:右1.5,左光感。眼底不能窥入。诊断为左眼底出血,给予口服止血药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未见效,次日回国立即送入空军总院。

  • 标签: 玻璃体出血 左眼 白内障 空勤人员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我们治疗的22例前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9例保守治疗。结果在13例手术治疗病人中,8例恢复良好,中残3例,重残2例;而保守治疗的9例中,死亡5例,残疾2例,恢复好2例。结论对伴有昏迷的前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患者应尽早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 标签: 前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CT检查
  • 简介: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糖的代谢氧化还原过程,能促使组织产生细胞间质,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且有抗组织胺的作用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作用。缺乏时可引起坏血病。

  • 标签: 维生素C 配伍禁忌 代谢 氧化还原 致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