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卡前列甲酯栓与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和管理产后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采用奇偶数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止血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压、血红蛋白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稳定,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统计分析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患者,运用卡前列甲酯栓与Bakri子宫填塞导管联合治疗,提高止血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治疗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介入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到2021年3月的产后出血患者2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0例,给予常规医治,观察组130例,给予宫腔介入术。比较两种医治方式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医治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腔球囊填塞 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使用双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后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 2016年 01月至 2018年 07月我院收治 59例足月疤痕子宫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分娩的 67例足月非疤痕子宫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双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 研究组孕产妇的年龄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产妇引产前后宫颈 Bishop评分、引产时间及总产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 24小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严格把握指征及充分评估阴道分娩条件,双导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可降低疤痕子宫妊娠的再次剖宫产率,同时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

  • 标签: 疤痕子宫 双球囊导管 引产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人工舒适护理 对危重患者 进行重症监护。方法 该病房的危重患者 于 2015年 11月至 2019年 4月进入 EICU,被选为控制对象。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从 2019年 4月至 2019年 11月招募一些 EICU科的患者。 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因此采用舒适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死亡率的高低和治疗情况的良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死亡率降低了很多,p <0.05,具有调查统计分析的必要。与对照组相比,被照顾的满意程度与实验组有很大的不同,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EICU中,采取 人工舒适护理 措施可以有利于低患者的死亡率,使得患者更愿意接受治疗以及增加他们对此措施的认可度。这是一种既可靠又好用的照顾方法,具有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 标签: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 舒适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联合水压迫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 11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6例)和对照组( 57例)。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 100.00%、对照组为 89.47%( P<0.05);子宫切除率为 0.00%、对照组为 8.77%( 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79%、对照组为 12.28%( P<0.05)。结论:背带式子宫缝合联合水压迫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 标签: [ ] 背带式子宫缝合术 宫内水囊压迫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撑开椎体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48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10月,按手术不同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疼痛程度、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伤椎椎体前壁压缩率。结果术后即时、术后1年时,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时,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时、术后1年时,两组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伤椎椎体前壁压缩率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研究组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伤椎椎体前壁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防止急脊柱矫正角度、伤椎高度的丢失,且术后即刻疼痛程度较低,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纠正角度 伤椎高度 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评分
  • 简介:摘 要:ICU人工的目的是解除阻塞,有效清除呼吸分泌物,改善通气和纠正缺氧,保证通畅。除此之外,该措施的实施可以保护呼吸,防止意外吸入,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ICU人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许多学者对相关护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为减少减少人工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临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并研究输尿管狭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扩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 2017年 3月 -2018年 4月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 n=22例)选择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 24F扩张治疗,对照组( n=22例)进行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 18F扩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以 P小于 0.05的状态呈现,探讨研究价值确切。结论 :接受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采用扩张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输尿管镜 皮肾镜 直视 球囊扩张 输尿管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并研究输尿管狭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扩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 2017年 3月 -2018年 4月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 n=22例)选择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 24F扩张治疗,对照组( n=22例)进行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 18F扩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以 P小于 0.05的状态呈现,探讨研究价值确切。结论 :接受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直视下采用扩张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输尿管镜 皮肾镜 直视 球囊扩张 输尿管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OOK双对足月初产妇引产产妇宫颈成熟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足月初产妇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干预,研究组给予COOK双干预,就两组产妇宫颈成熟、妊娠结局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人工分娩干预12h后研究组产妇Bishop宫颈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初产妇引产产妇给予COOK双干预,在促进宫颈成熟,改善妊娠结局方面效果突出。

  • 标签: COOK双球囊 足月初产妇 宫颈成熟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困难中联合应用光棒与喉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且伴有气管插管困难患者64例,采取1:1比例分为对照组32例与联合组32例,对照组气管插管方式以喉镜为主,联合组气管插管以光棒与喉镜联合为主,对比两种方式气管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气管插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1次插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5%、34.38%,联合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困难气管插管联合应用光棒与喉镜可促进插管成功率提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光棒 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 ICU重症监护室中,有效的护理实践已 广泛 用于治疗患者,并且评估各种护理实践在设置呼吸机以进行患者护理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该案例研究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 一共 从ICU重症监护病房 选择了 48位人工 患者。将患者以 24个病例 为一组,共分为 一个研究组和一个对照组。定期对两组患者 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5.8%和 79.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1%,显着低于对照组。显着性( P <0.05)。 结论 需要广泛披露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更好的进行护理 处理,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影响。

  • 标签: ICU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人工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组纳入100例患者且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常规及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VAP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的发生率,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ICU人工管理中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及住ICU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主动脉内反搏泵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糖尿病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糖尿病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主动脉内反搏泵是临床上急性心梗的有效治疗器械,存在的护理问题,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主动脉内反搏泵患者的临床护理,从饮食指导,血糖监测,床上运动,心理指导四个方面改善患者的治愈效果。结果:结合糖尿病合并理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主动脉内反搏泵患者特点给予合理的护理使患者的治愈效果改善。结论:糖尿病是引发加重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主动脉内反搏泵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控制与整体护理能患者治愈效果得以改善。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使用主动脉内反搏泵护理的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采用紫杉醇药涂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应用紫杉醇药涂治疗,同期对照组则改为常规裸支架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靶病变血管再狭窄发生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前2组的ABI对比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ABI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13.51%,P<0.05。结论:对于ASO患者应用紫杉醇药涂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紫杉醇药涂球囊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经皮穿刺椎体扩张成形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0月我院80例行经皮穿刺椎体扩张成形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认知心理护理 经皮穿刺球囊椎体扩张成形术后 疼痛程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人工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 抽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的需要人工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200 人次 ,按数字分类法 分为两组。用呼吸机建立人工机械通气后,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而观察组则采用密闭式吸痰器进行吸痰,比较两种方法吸痰后血氧饱和度、 心率 及呼吸频率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密闭式吸痰法在维持血氧饱和度、减少心率及呼吸频率波动、 简化操作程序等方面均优于开放式性吸痰法。结论: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阻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50例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治疗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96.0%)和满意度( 100.0%)均高于对照组( 88.0%)、( 84.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 50例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阻塞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脑梗塞 肺部感染 气道阻塞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人工的护理办法以及护理过程中有效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床号奇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办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再实行人工专项护理以及控制感染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损伤、堵管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出现的损伤、堵管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感染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实施的人工专项护理及感染控制措施,均可以提高临床治疗中人工的应用价值,优化了患者的护理体验,应当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 专项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ICU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采取湿化管理,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在我院ICU病房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65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以及湿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在ICU病房治疗的患者采取湿化管理,能够使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认可度有效提高,同时减少患者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当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ICU 呼吸机辅助通气 气道湿化管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