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灸仪在通经络上疗效,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不同部位身体疼痛患者中,从中选择了 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 47例,后者接受推拿治疗,前者采用灸仪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 72.34%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49%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 P< 0.05);治疗前,两组的 ISOA评分比较,差异较小(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不适评分分别为( 1.21±0.78)分、( 2.48±0.99)分,步行距离评分分别为( 2.15±1.04)分、( 3.15±1.22)分,日常运动痛评分分别为( 0.95±0.48)分、( 1.13±0.64)分,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 P< 0.05)。结论:灸仪治疗身体疼痛的疗效显著,能够达到通经络的目的,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温通经络 温灸仪 ISOA评分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我国传统中医而言,方剂配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通过不同药材配伍所成的方剂可在各类疾病治疗中取得相应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因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独特行,方剂配伍也有着区别于其他医学理论的规律,因此方剂配伍规律也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难点。为此,本文便通过对相关期刊资料的查询,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 标签: 方剂 配伍规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药物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我院 88例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药物治疗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则采取西医药物加上针灸治疗。比较药物治疗组、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 Fugl-Meyer量表分数、 c反应蛋白、 BI指数、 NHISS评分;副反应。 结果: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效果、住院时间、Fugl-Meyer量表分数、 c反应蛋白、 BI指数、 NHISS评分相比较药物治疗组更好, P< 0.05。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副反应和药物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西医药物加上针灸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炎症反应和改善肢体功能。

  • 标签: 温针灸 药物 老年脑梗死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主要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分析原发性失眠的中药使用规律,并且希望本文所分析的内容能够为临床实验的研究以及用药的过程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在研究期间通过检索数据库当中口服中药汤剂原发性失眠相关的文献探讨目前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背景。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临床上很多医疗工作者在使用中药治疗的方式,对原发性失眠患者提供治疗方案,是大部分是将安神药作为基础的药物,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病因配备使用其他类型的药物和这些其他类型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功效,例如补虚,清热化痰,疏肝行气等等。其实从我国中医药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症状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性,痰热内扰型,这不同类型的失眠症状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中药药剂。所以医疗工作者在为原发性失眠的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操作时,必须要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特点寻找其用药规律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中药 治疗 原发性失眠 临床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得分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2例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36例)、研究组(3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电针治疗,研究组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6.11%,H-B评分研究组(17.2±5.1)分,高于对照组的(13.1±5.9)分,RPA评分研究组(2.2±0.5)分,低于对照组的(3.4±0.6)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患者面部神经症状、面部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推荐应用。

  • 标签: 温针灸;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益气提汤治疗中老年肛瘘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58例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29例。参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益气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肛门坠胀情况。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肛门坠胀情况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益气提汤治疗中老年肛瘘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很好,降低了患者的肛门坠胀程度,保障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中老年肛瘘术 肛门坠胀 益气升提汤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观察分析 针灸 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 KOA )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 将 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92 例 虚寒型 KOA 患者随机分为 两 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6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 比较 两 组临床疗效 以及 治疗前后 WOMAC 指数、 VAS 评分变化。 结果: 研究 组 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48% , 明显高 于 对照 组 患者的 78.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 组 WOMAC 指数 、 VAS 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研究 组 患者治疗后 WOMAC 指数 、 VAS 评分 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 针灸治疗虚寒型 KOA 临床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 ] 温 针灸 虚寒型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4例并对其采用电针治疗, 其余44例为研究组例采用针灸治疗,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疗效极为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气虚血瘀型 温针灸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寒湿型肩周炎患者诊治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对其采取围刺法配合针灸予以干预的效果。方法:课题所抽取的样本为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寒湿型肩周炎患者,之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样本分成两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肢体功能。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FMA上肢以及下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使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肢体改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温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连胆汤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06月至2020年12月跟师期间治疗的顽固性失眠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同时给予黄连胆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61.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黄连温胆汤 顽固性失眠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辨识护理配合针灸治疗对中风患者后遗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4例的参照组以及研究者,前者接受常规治疗,后者接受中医体质辨识护理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干预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温针灸 中风 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开展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50 例)及对照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局部封闭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4 %,对照组为 78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 1 周及 1 个月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患者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开展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提升疼痛改善效果方面均具有突出价值,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开展。

  • 标签: 温针灸 局部封闭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效果
  • 简介: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生化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气虚血瘀型子宫复旧不良的 80 名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肌肉注射缩宫素治疗,治疗组给予生化汤加减口服治疗以及针灸。结果: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相当,而中医症候疗效组间比较 P < 0.05 ,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满意。结论:采用生化汤加减针灸来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复旧不良的患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应推广。

  • 标签: 生化汤 温针灸 气虚血瘀型 子宫治疗 复旧不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伞形刺加温针和齐刺针两种方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确诊为粘连期肩周炎患者 180例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齐刺针)和试验组(伞型刺加温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 VAS )、肩关节功能 评分、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 P<0.05),试验组患者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 P<0.05)。 结论 伞形刺加温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更好,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伞形刺加温针 齐刺温针 粘连期 肩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府逐瘀汤合胆汤在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按治疗方案不同,将110例我院自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所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血府逐瘀汤合胆汤治疗。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2,P<0.05);研究组治疗后TC、TG、LDL、HDL等指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合胆汤治疗,疗效甚佳,且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温胆汤
  • 简介:【摘要】目的 前列腺炎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病。观察中医灸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寻找对此疾病更好的中医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AR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灸术配合三七骨舒搽剂、艾灸液喷敷相关穴位治疗,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取口服西药盐酸坦索罗辛每次1片( 0.2 mg),睡前服用每日1次,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pH值均有降低,尿痛、尿道灼热、尿急、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灸术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给予穴位温热刺激的一种外治方法,通过临床运用辩证其疗效优于传统口服西药治疗。

  • 标签: 中医温灸术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该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结果 在青霉素类抗生素中,发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类型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占比能够达到48.75%(39/80),其次是青霉素钠,占比为22.50%(18/80),之后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13.75%(11/80);在用药方式上,口服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51.25%(41/80),其次为静脉滴注,占比41.25%(33/80)。结论 在临床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中,需要重视不良反应,依据药物的特点和规律,科学用药。

  • 标签: 青霉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特点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