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200例妇科门诊病人阴道分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门诊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应用阴道分泌测定方法,对所有患者阴道分泌进行检测。结果 病原菌检出例数167例,其中念珠菌感染例数为21,感染率为10.50%;滴虫感染例数为6,感染率为30.00%;细菌感染例数为78,感染率为39.00%;细菌和真菌感染例数为16,感染率为8.00%;细菌和滴虫感染例数为46,感染率为23.00%。阴道清洁度方面,处于I-II度共有25例,占比12.50%;III度有90例,占比45.00%;IV度有85例,占比42.50%。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阴道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方式主要为细菌和滴虫,阴道清洁度主要为III、IV度。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分泌物 感染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受阴道分泌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地进行尿常规体检的女性为研究对象94例,均分为采集过程中不进行处理的对照组和实施处理的研究组各47例,比较两组尿液样本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指标的检出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结论 在接受尿常规检查时,女性阴道分泌对检查结果有直接影响,需在采集样本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 临床检验结果 阴道分泌物 准确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孕期妇女可能摄入红景天提取的特点,在孕期给予红景天提取进行了大鼠生殖和致畸研究。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各剂量组孕鼠生长与对照组没有差异。在胎仔的致畸试验中,红景天提取各剂量组胎仔外观畸形率、内脏畸形率、骨骼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下,未见红景天提取具有明显的生殖或致畸毒性。

  • 标签: 红景天 生殖毒性 致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植入清洗管理过程中应用根因分析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以来收录的1812包骨科植入(外来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在2020年8月开始实施根因分析法,对比根因分析法实施前后骨科植入的返洗率。结果 在根因分析法实施后,骨科植入返洗率得到显著降低,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结论 骨科植入清洗管理中采用根因分析法,可以提高骨科植入清洗质量以及清洗合格率,避免骨科植入返洗的情况出现,从而取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骨科植入物 清洗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尿常规检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采集方法,而观察组行尿液取样前处理,对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尿蛋白、上皮细胞、白细胞以及尿红细胞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阴道分泌会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应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样本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原发性肿瘤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体检健康者6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肿瘤生物标志(CA125、CA153、CA199、AFP以及CEA)水平而言,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4.221,15.037,23.859,39.984,22.636;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14日;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14日。两组病人均加用脑细胞活化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及76.0%,两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更好(P

  • 标签:    银杏叶注射液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流产患者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残留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20年1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52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均分为对照组(n=260,采用HCG诊断方式)与研究组(n=260,采用阴道彩超诊断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束后的宫内残留检出率等。结果:对照组260例患者中,有234例确诊有宫内残留,检测正确率为90.00%,研究组260例患者中,251例确诊有宫内残留,检测正确率为96.67%,研究组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物流产 宫内残留物 彩色超声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乳胶法和化学发光法(CLIA)两种不同方法学分别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的检测结果的异同,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为临床选择一种经济、快速、准确、合适的检测HBV的方法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对2019-2020年来我部疗养的特勤疗养员1 049例,分别应用乳胶法和化学发光法(CLIA)分别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清标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两种方法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乳胶法具有简便、快速、独立包装的优点,结果也较准确,在初步筛选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还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具有更为灵敏、特异、方便、准确的特点。临床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学。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乳胶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初诊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诊甲亢患者68例(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结果:治疗后,患者骨密度高,骨量减少发生率低,骨代谢标志水平改善好,与治疗前对比,P<0.05。结论:给予初诊甲亢患者药物治疗,能提高骨密度,促进骨代谢标志的改善,值得借鉴。

  • 标签: 初诊 甲亢 药物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长抑素类似奥曲肽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80例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0例,对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方案,对观察组给予化疗联合奥曲肽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为95.00%,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胃癌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探讨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热点及趋势,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体统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选择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的、以主题词“护理”&“培养模式”为检索式、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和CiteSpace V软件进行计量学和数据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2109篇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655篇,最终纳入文献1449篇。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自2016年起呈现直线上升;有基金课题支撑的文献量逐年增长; 作者和机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魏志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周郁秋等;研究热点集中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层次、人才定位、培养方向、人才规格、人才需求。结论 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逐渐趋于成熟,以岗位胜任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老年护理为向导的研究是未来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 标签: 护理 人才培养 文献计量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可视化 CiteSpace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现代学徒制护理学生临床培养期间对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由课题组成员讨论并编制此次的调查工具《现代学徒制临床学习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情况(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能力)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包含三部分内容:一般资料、儿科护理理论知识、儿科护理技能操作能力。结果:关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儿科护理理论知识情况,儿童各系统常见疾病知识掌握最好,掌握较好情况占比68.29%,掌握较差情况仅占比7.31%。儿童保健知识掌握较差,其中掌握较好情况占比仅12.20%,而掌握较差情况占比高达51.22%。关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儿科护理技能操作能力情况,生长发育检测,生命体征检测及急救技能掌握较好分别占比85.37%、82.93%、60.98%;侵入性操作掌握较好情况占比仅有7.31%,掌握较差情况占比高达56.10%。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儿科护理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痰涂片联合结核杆菌培养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泉州市永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肺结核病例103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所有疑似病例均接受痰涂片、结核杆菌培养检查,就两者单一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考,就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核杆菌培养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检查(P<0.05),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示肺结核患者94例,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5.15%,特异度为55.56%,灵敏度为98.94%,阳性预测值为95.88%,阴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痰涂片联合结核杆菌培养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等均较高,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结核杆菌培养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01月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200例,全部患者采集标本后均给予细菌培养以及涂片镜检,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无菌体液标本合格率为100%,通过细菌培养、涂片镜检检查后,阴性100例,阳性10例,符合率为79.13%。痰液标本合格率为80.0%,通过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检查后阳性9例,阴性18例,符合率为67.5%。因粪便标本11例菌群数量较高,故在涂片镜检后仅可对菌群进行观察,亦可对有无真菌感染现象予以判断,但无法鉴定其病原菌。结论:涂片检验、细菌培养在微生物检验中各有优劣处,联合应用两种检验方式更有利于将检验效果提高。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讨论、学习等转变观念,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教育的意识、综合素质及健康教育能力,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本科室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情模拟联合LBI教学方法对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健康教育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情景模拟联合LBI教学 临床护士 健康教育能力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核心能力培养方法。与现代学徒制临床培养师傅共同探讨现代学徒制学生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使现代学徒制护理学生临床培养期间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临床带教老师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关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情况,合作能力较好,占比高达68.29%;责任意识较好情况占比仅12.20%;而较差情况占比高达63.41%。关于现代学徒制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情况,其中应对突发事件较好情况占比仅12.20%。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儿科护理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细菌性阴道炎使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效果及细菌类型。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10月~2021年2月,共选取12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接受了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分别纳入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比两组的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是90.00%、78.33%,PCR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在PCR检验中,共分离出144株致病菌;在细菌培养检测中,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PCR组中分离出113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8.47%、20.14%,存在显著差异(x2=98.019,P=0.000)。细菌培养组中分离出67株革兰氏阳性菌,25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69.07%、25.77%,存在显著差异(x2=36.468,P=0.000)。两组检测出的结果中,均显示致病菌占比从高到低排列的前5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CR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94%、27.78%、15.97%、11.11%、6.94%,细菌培养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59%、17.53%、24.74%、12.37%、8.25%。两组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PCR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结论 检验细菌性阴道炎时,使用PCR检验法比采用细菌培养法的效果更佳,尤其对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检出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检验效果 细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