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丙肝患者诊断中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 45例于 2018年 6月份 -2019年 7月份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丙肝或疑似丙肝患者,选取于同时段在医院中进行病毒筛查的 45例人群,在对 2组检查人员进行检测阶段,需要对其进行血清标本抽取,均进行 HCV-cAg及 HCV-Ab检测,对两组检查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 HCV-Ab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阳性, HCV-cAg检测结构显示,有 2例阳性,经 RT-NRA证实,阳性有 1例;观察组 HCV-cAg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有 24例,经 RT-RNA证实阳性有 29例,诊断符合率为 82.76( 24/29) %。结论:在丙肝疾病诊断中 HCV-cAg检测诊断有着较高的符合率,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显著,在疾病治疗中可借鉴此检测结果。

  • 标签: 丙肝病毒 抗原检测 丙肝 诊断 HCV-cAg检测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腹泻患儿临床诊断中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检验科腹泻患儿100例,运用免疫层析夹心法对样品中的A群轮状病毒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患儿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不同性状粪便样品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64例,阳性率为64.0%。其中7个月~2岁患儿的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1~6个月、3~6岁患儿(P

  • 标签: 腹泻 患儿 粪便 轮状病毒抗原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族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之中,收诊的200例孕妇,与孕妇孕周35~37周做阴道分泌物、肛周分泌物采集,对比分析细菌培养、PCR检测的B族链球菌阳性率;并抽取院内阳性、阴性各50例孕妇,进行分娩结局、并发症对比分析。结果:PCR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检测率(P<0.05);阳性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阴性组无差异(P>0.05);阳性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对孕周35~37周的孕妇,通过PCR做B族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可以判断孕妇分娩情况,通过尽早干预保证分娩安全,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产前筛查 B族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 PCR检测 并发症
  • 简介:乙型肝炎发展成慢性者多,预后多不良,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人群中感染率高,HBsAg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1996年我们对本公司职工进行了HBsAg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检测 预后 调查分析 肝癌 慢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于 20 17 年 11 月 --20 18 年 11 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 54 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然后采集新生儿血液,用 ELISA 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若存在反应, 2 周后复查。结果: 2 周后重新采血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低于 0.03U/mL 。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会让少部分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反应呈弱性,并不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标签: 乙型肝炎 疫苗接种 表面抗原 检测
  • 简介:【摘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前列癌的一个肿瘤指标。由前列腺腺体以及基质细胞产生的蛋白活性物质,包括进入精液内和少量进入血液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后者包括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该文高龄患者前列腺肥大,多次尿路感染,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一度认为患前列腺癌并放弃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经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病理检查得以排除前列腺癌。该病例提示,尿路感染出现时,可损伤前列腺体,常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核磁共振( MR)检查提示前列腺增大伴右外周带异常,容易怀疑为前列腺癌。良性病变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经消炎治疗后往往趋于正常,恶性病变时,不变或趋向更高,因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动态检测,可资鉴别良恶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术,通过病理确诊排除良恶性病变,以避免加重患者焦虑等心理压力和误诊。前列腺癌诊断主要依靠经直肠彩 B 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1]。

  • 标签: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癌 动态检测 前列腺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凝血指标、糖类抗原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180名健康受检者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体中各个微量元素含量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T、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等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比对照组要长(P<0.05)。两组CA19-9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对微量元素、凝血指标造成一定影响,不会影响糖类抗原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量元素 凝血指标 糖类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丙泊酚配伍不同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从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女性中抽选 188例,采取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 95例,采取 0.1µg/kg的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 93例,采取 0.5µg/kg的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手术后两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手术中,实验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人流手术中采取低剂量枸橼酸舒芬太尼配伍丙泊酚进行麻醉能够更好的保证麻醉效果,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提升依从性,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泊酚配伍不同阿片类受体激动剂 无痛人流 麻醉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两种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疗效。方法本实验选取的 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均是本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7月收治,由单双病号分组, A组 26例行普萘洛尔治疗, B组 26例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 DBP、 SBP、 LVEF、 BNP明显高于 B组,而 HR明显低于 B组( P< 0.05),且两组治疗前、后 FT4、 TSH、 FT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各异,前种能有效稳定心率,后种能明显改善血压和心脏功能,两者均可提高甲状腺功能,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用 β受体阻滞剂。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高血压病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2 例)及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8 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相较于单一用药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2 例)及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8 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相较于单一用药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86例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单纯柳氮磺吡啶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判别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AS患者病症采用 rhTNFR:Fc进行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关节的肿胀程度,缩小患者晨僵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吡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多态性(AGTR1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中CA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并分析AGTR1 A1166C多态性在2组人群人(冠心病组,30名、对照组30名)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测定和进行血清分析,如脂质浓度。结果: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与冠心病风险相关的(OR=1.32, 95% CI: 1.2 ~ 1.4, P=0.000;或= 1.25,95%置信区间CI: 1.1 - -1.3, P = 0.000, = 1.27, 95%,置信区间CI: 1.1 - -1.3, P = 0.000, OR=1.18, 95% CI: 1.0-1.4)。

  • 标签: 人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