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起源于康复医学,并随康复医学不断发展。为提升护理康复效率,让临床康复更为有效的开展,应协同创新。协同护理创新是常规康复的重点、关键环节,促进了护理项目的丰富,提升护理护理内涵,让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变得更为和谐、有效。本文就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实践进行综述。

  • 标签: 护理康复 创新 协同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行以协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 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 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效果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疼痛属于常见现象,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桃江县人民医院疼痛科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 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所选患者预计生存期在 6个月及以上,排除骨转移、颅内转移、精神疾病等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 30例)中,男 22例,女 8例,年龄 40~ 70岁,平均( 55.89±10.15)岁 ;研究组( 30例)中,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42~ 71岁,平均( 55.90±10.22)岁 ;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 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①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讲解,并对治疗期间注意事項进行告知,对患者及其家属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和说明。②通过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并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列举成功案例,查阅相关资料,改善其不良情绪。③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体,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指导,对其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予以指导及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分值 0~ 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生活质量:通过 WHO制定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涉及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 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 x±s)、( %)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 t值、 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 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为( 6.44±1.05)分,对照组为( 6.52±1.11)分,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为( 3.88±1.05)分,对照组为( 5.03±1.19)分,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领域评分为( 13.63±1.98)分、心理领域评分为( 12.51±1.80)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为( 12.94±1.85)分、环境领域评分为( 13.43±2.15)分,对照组分别为( 12.20±1.92)分、( 11.07±1.82)分、( 11.75±1.83)分、( 12.03±1.88)分,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 论    对于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临床护理的关键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现阶段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患者护理需求相适应。协同模式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以责任制护理作为前提,使患者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患者参与健康管理,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能力 [2]。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起到教育、支持以及协调作用,关键是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这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沟通,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 [3]。另外让患者集中精力参与健康管理,转移注意力,可以降低神经元不良刺激,使癌症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协同模式护理的患者在疼痛评分以及生活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协同模式的应用效果更佳。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宝英 .中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 19): 136-138.     [2] 何复 .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 05): 655-656.     [3] 陈璐,张书颖,温丽丽,等 .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09( 07): 126-127.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行以协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做法中存在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产学研合作

  • 标签: 政产学研 医院 创新体系 内涵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协同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6例观察对象,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部在2019年6月到2021年1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掷骰子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则接受协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患者依从性、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控制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依从性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高,(P﹥0.05); 研究组护理干预前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 临床疗效 血糖控制 依从性 自护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取于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 96.0%( 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 4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应 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满意度 ,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心血管疾病者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市医院 2017-07—2019-07期间心内科治疗的 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54,予以协同护理)与对照组( n=54,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在护理干预后明显较对照组高( 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 74.0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 90.74%,研究组更高( 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于打造和谐医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增强患者心功能,促进临床有效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血管疾病 心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为老年糖尿病护理时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 。 方法 将本院自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的 64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日期进行分组,每组 32 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护理组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值。 结果 护理之前,参照组与护理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值没有明显的差别( P > 0.05 ),护理之后,护理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改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糖尿病 血糖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与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 95 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4 月— 2020年 4 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n=47 )定为 对照组,另一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 n=48 )定为 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 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均具有显著优势 ,差异均 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 协同护理模式 ,可确保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满意度理想,值得临床大力 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腹泻患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症状均有所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轻于对照组( P < 0.05 );经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腹泻患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接受协同护理,并对比分析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两组的血糖水平上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护理后两组的血糖水平上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护理后的骨密度指标上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协同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腹泻患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症状均有所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轻于对照组( P < 0.05 );经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腹泻患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是当下社会的重要问题,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进行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主要发生于医生与患者或护士与患者之间。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初步了解医患关系的含义和性质,对当下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务人员 医疗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整改思路。希望本文能引起各界人士关注和共鸣,不断完善医疗体制,尽早结束医患对抗的“群体”时代,携手对抗疾病恶魔。

  • 标签: 医患关系 现状 应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方法。方法:收集整理各个年龄段A型临床资料,与其他性格患冠心病几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整理与冠心病形成关系。结果:在冠心病患者患病过程中,冠心病患者患病几率最高,A型性格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有关报道也较多[1,2]。结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