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之间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36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和胃癌根治术治疗,分析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之间关系。结果胃癌患者HP感染发生率在69.6%左右,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胃癌发病部位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均会对其HP感染的发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 标签: HP感染 胃癌 癌症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香砂六君子汤对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Hp感染致消化性Hp根除率的影响进溃疡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西医常规标准四联疗法,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香砂六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血清EGF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势(P>0.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7.32%vs4.88%,P>0.05),但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更高(95.12%vs73.17%,P<0.05),3个月复发率明显更低(7.32%vs34.15%,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是辅助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可显著提升患者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推荐使用。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Hp感染 消化性溃疡 Hp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2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按照是否出血,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出血组(68例)和未出血组(52例)。并进行H1pylori检测以及NSAIDs药物服用史调查。结果出血组的Hp感染率大于未出血组,出血组的NSAIDs药物服用史的患者所占比例也大于未出血组。结论Hp感染可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几率;服用NSAIDs能显著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的风险,感染Hp和服用NSAIDs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病中无协同致病作用。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Hp感染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流行病学表现。方法对2017年8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0名对象展开Hp抗体的测定。结果本处对象Hp抗体测定结果显示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患有上消化道疾病病史者Hp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疾病病史者,且其中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以男性为主,特别是既往患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更易获得感染,对此特点应高度重视,以加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效果。

  • 标签: 健康体检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消幽复胃汤治疗Hp耐药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Hp耐药性慢性胃炎的患者30例(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随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30例患者中,优的人数有15例,良的人数有9例,可的人数有5例,差的人数有1例,优良率高达96.7%。结论消幽复胃汤治疗Hp耐药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消幽复胃汤 Hp耐药性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触珠蛋白(HP)对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其中78例患者为溶血性贫血,分为溶血性贫血组;82例患者为其他类型贫血,分为其他类型贫血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P浓度。结果溶血性贫血组HP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贫血贫血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采用HP对溶血性贫血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采用触珠蛋白(HP)对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进行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且不受过多因素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触珠蛋白(HP) 溶血性贫血 其他类型贫血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伴睡眠不良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法将患者分为湿毒浸渍组、血虚风燥组及瘀血阻络组,其中湿毒浸渍组患者10例,血虚风燥组患者26例,瘀血阻络组患者10例。结果经治疗,三组患者在皮肤瘙痒、睡眠质量上均有改善,血虚风燥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明显高于湿毒浸渍组及瘀血阻络组患者,瘀血阻络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湿毒浸渍组患者,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毒浸渍型及瘀血阻络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相比,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HD联合HP治疗的效果更好。因此,HD联合HP治疗对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中医证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标准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98例胃溃疡HP阳性病患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各49例。结果比较两组病患溃疡愈合总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优异(P<0.05)。结论相较于标准四联疗法而言,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HP阳性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四联疗法 序贯疗法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采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联合治疗,7天后单独口服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7天后单独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HP及溃疡的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83.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HP清除率,观察组根除率94.44%;对照组根除率88.8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疗和Hp根除采用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标签: 泮托拉唑 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根除幽门螺杆菌(Hp)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适合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0例,统计调查对象的MDRB菌株数量、主要感染部位等信息,分析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现状、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调查样本中共统计出31例MDRB,MDRB感染率为7.75%;医院感染患者有24例,共发生37次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23次,占62.2%,皮肤软组织感染8次,占21.6%,泌尿道感染4次,占10.8%,血液感染3次,占8.1%,其他感染5次,占13.5%。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有效降低离不开监测力度的加强和消毒隔离的及时性,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MDRB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科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的情况,为HIV感染防治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共有27144名受检者进行进行HIV、乙肝、丙肝以及梅毒四项检查,比较HIV感染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其中HIV(1+2)抗体阳性并经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证为艾滋病感染者共171例,在171例HIV感染者中,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为17例(5.89%);合并丙肝抗体阳性的为3例(1.75%);合并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为37例(21.64%),即HIV感染者中合并梅毒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乙肝、合并丙肝感染率。合并乙肝、丙肝的为1例(0.58%);合并乙肝、梅毒阳性的为4例(2.34%);合并丙肝、梅毒阳性的为2例(1.17%);合并乙肝、丙肝、梅毒阳性的为1例(0.58%),合并单个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双重病毒感染率、合并多重病毒感染率,合并双重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多重病毒感染率。结论在HIV感染者中,往往合并乙肝、丙肝、梅毒的双重或者多重感染,且合并梅毒有较高的感染率,即在HIV感染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多注意患者的双重或者多重感染,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 标签: HIV感染者 乙肝 丙肝 梅毒 双重感染 多重感染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和阿莫西林在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患78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9)。实验组实行兰索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实行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分析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比对照组的20.5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比对照组的79.49%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Hp根除率为94.87%,同对照组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兰索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提升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建议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临床疗效 兰索拉唑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硝唑结合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方案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RE病人60例,根据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抗酸药物医治,观察组病人给予根除Hp方案甲硝唑结合阿莫西林药物医治,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药物医治后的疗效情况、医治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观察组药物医治RE,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Hp,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阿莫西林 甲硝唑 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旋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正确支持治疗、良好的引流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治疗产褥感染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20例因剖宫产手术引起的产褥感染患者,临床采用正确的支持治疗,及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合理抗生素的应用,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对20例因剖宫产手术造成产褥感染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及合理的药物应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合理的药物应用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对症治疗,适合基层医院实施,临床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产褥感染 抗生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感染疾病科接受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4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43%。结论有效的护理对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综合护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感染疾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干预性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内一科收治的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医院感染控制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性管理;采用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性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感染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住院治疗期间的感染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干预性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感染管理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儿科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分析实习护生认知度现状及其差异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对儿科50名实习护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发出问卷调查表50份,回收率100%,护生对所调查内容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5%。结论感染儿科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有待提高,实习医院应加强实习护生上岗前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及行为。

  • 标签: 感染儿科 实习护生 医院感染 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外科手术与抗菌治疗的联合治疗对复杂性胃肠外科感染的临床预后起决定作用。系统抗菌治疗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消除导致感染的致病菌、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避免外科手术导致的感染感染范围的扩大以及减少消除感染的时间。

  • 标签: 胃肠疾病 感染 抗菌药物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2/23)95.65%、Hp根除率为(21/23)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22)81.82%、(16/22)72.7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3)17.39%与对照组(3/22)13.64%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含铋剂四联疗法可有效抑制Hp菌体生长,抗菌效果好且药效时间长,显著提升Hp根除率,迅速缓解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Hp阳性 消化性溃疡 含铋剂四联疗法 治疗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