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在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加阿托品作宫颈局部阻滞麻醉。结果宫颈扩张顺利,无明显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阿托品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扩张宫口,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意外怀孕 流产 利多卡因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在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均采取硬膜外穿刺麻醉,注入0.15%罗哌和1%利多卡因5ml,观察产妇镇痛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VAS评分和分娩情况。结果产妇镇痛后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VAS评分与镇痛前相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运用。

  • 标签: 低浓度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无痛分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碱化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于缓解异丙酚注射痛上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无痛人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5ml0.9%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B组给予碱化利多卡因(4ml0.9%生理盐水+5ml2%利多卡因+1ml8.4%碳酸氢钠),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0.9%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前,扎止血带,给予预注药物,松开止血带,推注25%诱导量异丙酚,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之后,按1ug/kg给予芬太尼,并将剩余75%诱导量异丙酚推注完毕。结果预注利多卡因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注生理盐水,而碱化利多卡因较之盐酸利多卡因,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则显著降低。结论碱化利多卡因在缓解异丙酚注射痛方面,效果优于盐酸利多卡因

  • 标签: 碱化利多卡因 异丙酚 注射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复合罗哌与单一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无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半年来我院60例臂丛神经麻醉的病人进行麻醉效果观察比较及随访评价。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与罗哌复合使用,镇痛效果良好,阻滞时间长,并发症少,可广泛使用于基层临床。

  • 标签: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药物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产妇疼痛消失时间、麻醉阻滞时间以及全程用药剂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能有效的提高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芬太尼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34%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性耳鸣 利多卡因 声频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行取环术的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的软化欠佳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宫颈的软化欠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行取环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能够有效的扩张和软化宫颈,增加了取环的成功率。

  • 标签: 利多卡因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卡因气雾剂经鼻吸入对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有患者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2%利多卡因喉头喷雾麻醉,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经鼻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经鼻吸入对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优于传统2%利多卡因喉头喷雾法,且无明显副作用,定量准确可靠,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镜 利多卡因气雾剂 经鼻吸入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份到2017年2月份所接收的80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多卡因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给予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期支气管哮喘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呋塞米,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及PEF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及PEF的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期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呋塞米 利多卡因 急性期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麻醉法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站收治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采用宫颈注入利多卡因,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宫颈松弛率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中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麻醉法可大大提高镇痛效果以及宫颈松弛度,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颈注射 利多卡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预注射利多卡因与局部加温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预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患者进行局部加温,观察对比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无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局部加温,预注射利多卡因更能有效的预防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局部加温 罗库溴铵 注射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试验组应用罗哌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体动、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采用罗哌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骶管阻滞 安全性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手术室无痛输液技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抽取80例(38例男性、42例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40例/组),试验组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选择的静脉穿刺点进行局部外涂,用3M输液贴膜覆盖,20分钟后去除药膏及贴膜消毒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直接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对两组患者输液疼痛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抽取120例(57例男性、63例女性),随机分为Ⅰ、Ⅱ、Ⅲ组(40例/组),研究观察穿刺点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在15分钟、20分钟、25分钟,三个不同作用时间穿刺时病人的疼痛评价变化。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穿刺点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0~25分钟后镇痛效果明显。结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选择的静脉穿刺点进行局部外涂到达20~25分钟后,可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特别适用于常规使用粗型号留置针的手术患者的无痛输液。

  • 标签: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手术室 无痛 静脉输液 时间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石蜡油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在男性患者导尿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急诊收治的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导尿,观察组采用石蜡油、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导尿。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98.4%,无明显疼痛;对照组导尿成功率80.1%,部分患者疼痛难以忍受。观察组导尿成功率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石蜡油、利多卡因混合液在男性导尿患者运用比传统方法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石蜡油 利多卡因 男性患者 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小儿手术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行麻醉时仅给予氯胺酮,实验组患儿手术麻醉同时给予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观察患儿在麻醉前后和手术中的心率变化情况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麻醉后的心率变化明显比对照组平稳,且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28%),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氯胺酮 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 小儿手术麻醉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对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对于用传统的利多卡因来治疗对患者更具有安全、有效的作用,可以将胺碘酮作为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胺碘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采取利多卡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伴随症状(失眠、烦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伴随症状(失眠、烦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提高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改善失眠、烦躁等伴随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机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凝胶软膏涂抹气管导管对全麻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和呛咳反应的影响,并总结其护理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凝胶软膏组30例,气管导管用利多卡因凝胶软膏涂抹;对照组30例,气管导管用生理盐水涂抹;两组均在在全麻诱导后行进行气管导管置入,观察两组全麻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和呛咳反应。结果利多卡因凝胶软膏组全麻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和呛咳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利多卡因凝胶软膏组在麻醉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不受影响。结论利多卡因凝胶软膏涂抹气管导管能减轻对全身麻醉患者病人术后全麻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和呛咳反应,减轻护理工作量。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心血管应激 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