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与遗忘症有关的记忆理论及与遗忘症有关的内隐记忆研究。方法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为遗忘症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结论遗忘症研究应与记忆研究紧密地结合.相互促进发展。

  • 标签: 遗忘症 内隐记忆 综述 记忆理论
  • 简介:摘要以大学生为被试,用英文单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加工分离实验范式计算出在不同的加工深度条件下有意识提取的贡献率以及无意识提取的贡献率。该实验的结果表明(1)在深加工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高于浅加工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2)无意识提取成绩不受加工深度的影响,而有意识提取成绩要受到加工深度的影响。

  • 标签: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加工深度 加工分离程序
  • 简介:摘要一个人的智力通常被认为是先天因素决定的,但是近年来的心理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智力可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得到改善。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在使用工作记忆任务时可能会有交叉,无法弄清楚哪一个成分与认知相关。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研究的重点可以从四方面展开(1)工作记忆的不同成分对不同认知功能的脑定位及其脑机制研究;(2)采用工作记忆训练任务和未采用工作记忆训练任务的对比研究;(3)不同工作记忆训练任务的对比研究;(4)工作记忆成分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理论整合。

  • 标签: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训练 流体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在各大数据库中寻找收集关于心悸中药复方的有关文献,将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建立起来,总结药物的类别频次以及使用状况,分析用药规律。结果266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处方,补虚药物的使用率占首位,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是各处方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虚药物。结论心悸中药复方的用药以桂枝以及炙甘草为主,注重对人体益气养血,并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药物为辅,符合中医治疗心悸益气养血为主,安神化瘀为辅的原则,也印证了心悸本虚为主,痰瘀火热兼夹为标的病理特点。

  • 标签: 中药 用药规律 心悸
  • 简介:摘要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多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小儿疾病首位。中医药防治肺炎喘嗽疗效确切,但不同医家对肺炎喘嗽的见解和治疗用药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了小儿肺炎初期、极期、后期发热,喘憋,咳嗽,痰饮等症的用药体会,包括清肺热药、平喘药、止咳药等方药的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用药经验 体会
  • 简介:摘要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症,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该病的病机特点为脏气衰退、气血亏少、阴阳失调,其临床治疗的基本纲领为阴阳辨证及虚实辨证。

  • 标签: 老年失眠症 辨证论治 规律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规律。方法选择本校滑雪教学中存在运动损伤的80例学生作为研究案例,对运动损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损伤的男女分别是50例和30例,比例分别为62.5%和37.5%,男性的损伤几率高。运动损伤的实际原因得知,包括不良心理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以及气候因素、缺乏安全意识、教学组织安排不到位等。损伤部位以膝关节损伤、踝趾关节损伤、指腕损伤、头部损伤为主。结论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在整个过程中为了减少损伤几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滑雪教学顺利完成。

  • 标签: 高校滑雪 运动损伤 规律分析
  • 简介:摘要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和ICU记忆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重症监护记忆工具和ICU睡眠评估表对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ICU治疗后生存者79例,于转出ICU的3~7天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患者在ICU病房住院期间的总体睡眠质量平均分为6.54±2.51,睡眠质量与ICU环境安静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有77.2%的患者存在事实记忆,78.5%的患者存在感觉记忆,16.5%的患者存在妄想记忆,感觉记忆、妄想记忆与睡眠质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P<0.05),事实记忆与睡眠质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患者在ICU的睡眠状况总体欠佳,部分患者存在妄想记忆,临床实践中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患者对时间、空间、人物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事实记忆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 创伤性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记忆力改变的状况。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记忆力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抑郁症患者记忆力与乙酰胆碱的变化直接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其记忆力可有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记忆力 下降
  • 简介:本文就情绪与注意、情绪与记忆、情绪与判断、推理、决策交互作用等方面综合描述情绪与认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一些研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注意和情绪功能分离成为平行的背外侧和腹内侧通路延伸至前额皮层,并在前扣带得到整合,一些ERP研究发现情绪能够调节注意资源的分配.杏仁核、后扣带皮层对情绪刺激封记忆的增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情绪刺激和非情绪刺激的编码和提取有着部分相同的机制,但随着情绪记忆效应的加强,记忆提取似乎还存在着特异性的神经通路.

  • 标签: 情绪 注意力 记忆力 决策关系 功能性神经成像 认知科学
  • 简介:(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4)摘要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是个体提取自我相关记忆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研究发现临床抑郁个体存在显著的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研究者认为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是可能是抑郁的一种易感性标志,是阻碍抑郁治疗、加重抑郁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及其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的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问题调查表,对254名17—40岁的学生、教师等进行测试。结果(1)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主要有三个方面;记忆策略、加工产物和意图类型。(2)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6-40岁年龄组在记忆策略(t=2.98,P〈0.01)、加工产物(t=2.53,P〈0.05)和意图类型(t=2.64,P〈0.01)因子上的得分均真显著高于17-25岁年龄组。(3)日常生活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存在显著的师生差异,教师在记忆策略(t=3.75,P〈0.001)、加工产物(t=2.43,P〈0.05)和意图类型(t=2.10,P〈0.05)因子上的得分真显著高于学生。(4)记忆自评偏好组在加工产物(t=5.53,P〈0.001)和意图类型(t=2.27,P〈0.05)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记忆自评偏差组。结论个体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加工产物和意图类型作为时间性预期记忆的提取线索,表现出明真真的加工性和经验性特点。

  • 标签: 认知心理学 时间性预期记忆 断面调查 提取线索
  • 简介:摘要抑郁障碍患者除了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还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而工作记忆是高级认知功能的核心。但是治疗上,医疗工作者往往会忽视后者,导致患者即使“治愈”后,仍残留认知功能的损害。本文就抑郁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损伤近十年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抑郁障碍 工作记忆 认知功能
  • 简介:本研究把英语单词记忆中词形效应从语义中分离出来,利用计算机程序,单独探讨词形知觉践索和词形特征是否会对英语单词记忆产生影响,其影响能否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结果发现:①词形线索对英语单词记忆在短时记忆中有促进作用,但是没有语义加工的参入,很难达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②词形特征效果显著,对于亚词汇类英语单的记忆效果无论在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中比非亚词汇类单词都显著。

  • 标签: 英语单词 长时记忆 线索 记忆效果 短时记忆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300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章以及文献,摘录其中的重要方剂共300首,用EXCEL2000软件将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其中,并且建立数据库,在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药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300首的方剂中,使用的290味药物的频次共计2800次,其中主要使用频次在60次以上的有黄芪、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白术、泽泻、当归、大黄、制附子、川芎。将他们按照中药学分进行统计,主要是以补虚为主,清热药物、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药等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在益气养阴、补脾益肾的基础上,更好的采用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来进行配合治疗,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青年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有更多潜能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期伴随着人格发展成熟、认知发展丰富和意志力自控力的增强,处于人生过度时期的青年由生理、心理幼稚阶段,向生理、心理成熟阶段发展,即由青少年过渡到成人。青年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青年期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影响成年的各方面;青年期所交往的朋友可能会发展为终生朋友。青年期作为人生的“心理断乳期”,除了带来鼎盛的精力和创造力,由于青年的角色急剧转变和社会任务的担当,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研究青年期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青年期心理,把握青年时期的优势创造人生价值,防止青年期的心理不稳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 标签: 心理断乳期 自我意识认知 发展辩证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消解。方法随机从我院住院部资料库中,抽调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患者处方3567例,对其不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选定抗感染药品应用患者422例,统计分析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抗感染药品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肝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肾脏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占不良反应情况比例为27.25%、12.09%、1.90%、22.27%、29.38%、4.03%、3.08%;分别占据总病例的3.22、1.43、0.22、2.64、3.48、0.47、0.36。从药品不良反应细则来看,药品不良反应分项、代表药物、分布规律特点受药物自身特点和患者基础病况研究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结论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分布具有规律性特征,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实施必要程度的用药监测,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抗感染药品 不良反应 规律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海珠区首次脑梗死(CI)、脑出血(CH)患者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收入我区的9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其中CI860例,CH40例;昼夜按600~1200、1200~1800、18~000、000~600共4个时间段;发病季节根据广州市区的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按一年四季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卒中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性脑卒中发生于600~1200时间段居多,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0.05),且以春冬两季相对高发,夏秋两季相对低发;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段集中于1200~1800,但季节规律性不明显。结论广州海珠区脑卒中患者首次脑卒中发病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规律,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发病规律性,并结合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首次 发病规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针灸治疗失眠选穴规律,总结经验。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利用计算机检索针灸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分析其中68例有效处方的选穴规律,并进行分析。结果数据挖掘的规律分析可见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内关五个穴位最为常用,下肢部、头面颈项部是最常见的选穴部位。结论本次研究简单总结了针灸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临床可借鉴应用于治疗。

  • 标签: 失眠 针灸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在工作记忆领域的认知损伤。方法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常人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和数字广度测验(DST)、言语流畅性测试(VFT)作为测评工具,比较两组间工作记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WCST测试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显著高于对照组,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持续正确数和DST、VF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2~7.34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词语暂存、中央执行加工等分系统存在显著的工作记忆损伤。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 数字广度测验 言语流畅性测试 工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