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有长RR间期的70例患者(排除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窦性心动过缓长RR间期值采用设定值1500ms。由表1可知房早未下传的长RR间期发生率最高为30.0%,其长RR间期值采用设定值较多,长RR间期时间在夜间较多。结论及时对阻滞部位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传导作用,防止阻滞程度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除持续性房颤外的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特点,分析何种因素造成RR间期的方法,以便提升判定动态心电图长RR期间的诊断正确性。方法依照因素各异呈现的长RR间期不同的特点,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期间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的68例患者使用≥2000ms默认指标及<2000ms人工指标时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6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有50例患者因器质性心脏病变引起长RR间期,另外老年患者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窦性心动过缓都会造成长RR间期。68例患者分析长RR期间过程中使用默认指标患者47例,占69.1%,而剩余21例患者使用人工指标,占30.9%。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过程中不论是使用默认还是人工指标,都需要依照不用疾病原因或者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判定,保证诊断准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临床意义 正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本实验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受试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曲线呈现出“S”型。且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1~6周依从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为上升相。6~22周依从性指数缓缓降低,为下降相,22~24周依从性较为稳定,呈现为较低水平,为平台相。受试者的运动水平、文化情况、经济条件为影响病患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文化、经济情况越高,运动分数越高。病患的康复功能训练依从性越高。结论脑卒中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受到文化、经济、运动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时,应排除影响因素,顾及患者自身情况。提升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帮助其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锻炼依从性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就诊时间段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电图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阳性的检出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在上述两种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且使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提高其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阳性的检出率,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对其早期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在早期的病症是平均15mm左右、中等密度的肺內单发结节状病灶,早期病灶内部具有空泡征,进展期出现空洞,早期其边缘具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进展期边缘症状加重。结论在X线诊断与影像学动态方面,周围型肺癌患者症状是15mm左右的病灶,病灶内部有空泡征,病灶边缘有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诊断 影像学动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显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动态增强显像与X线钼靶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特异度、敏感度进行观察。结果病理结果为良性55例,恶性32例,MR动态增强显像的诊断准确性及及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4%、94.55%、96.88%,X线钼靶为80.46%、81.82%、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动态增强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高,也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便于临床早期检出乳腺癌,利于预后。

  • 标签: MR动态增强显像 X线钼靶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常规心电图)、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每组6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4.13%、63.4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阳性诊断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等阳性诊断率分别为41.26%、46.03%、49.20%、46.03%、50.79%,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12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患15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75)。研究组实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实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2.66%,比对照组的68.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患进行诊断,可显著提升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能为临床医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提供重要指导,建议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病房中不同空气消毒机动态消毒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面积、布局、设施完全一样的10间病房,分为A、B两组。在B病房中使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病房A选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让两个空气消毒机同时工作一小时,工作停止后立即对病房内的细菌数进行检测,然后在消毒1h、2h和4h后再次统计两个病房内的细菌菌落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论是刚消毒完还是消毒后1h、2h和4h后B病房的细菌数明显少于A病房。结论在病房内使用循环风紫外线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都能够对病房进行消毒,但相对来说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时效更长一些。

  • 标签: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进行检查的200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手段,归纳分析两者对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方法检出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100%,而常规心电图为5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检出与评估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律失常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对我医院2013年至2016年诊疗运营情况的动态趋势进行统计数据汇总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医院运行的现有数据情况对今后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 标签: 医院诊疗运营 动态趋势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垂体微腺瘤的患者共52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是否顺利完成检查,有无造影剂渗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未完成检查,有6例患者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情况;干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总例数为2例,不良反应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总例数为8例,不良反应率为33.33%,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动态增强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并且造影剂渗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垂体微腺瘤共振态增强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本院植入DDD起搏器以后,分析不同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方法在(2015—2018年6月)期间,到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30例,把其中患有传导阻滞的65例患者选为研究一组,把其中患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65例患者选为研究二组,观察两组患者佩戴起搏器以后的各项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的起搏比例在60%或以上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起搏比例在60%以下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本院植入DDD起搏器以后,根据观察患者的起搏状态,能够更好监测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病 DDD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检查结果及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及SDANN)的检出情况。结果81例冠心病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的检出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4h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对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的诊断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24h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SDANN水平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方法本文主要选择自2013年7月—2016年7月的100例进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观察组50例,对其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50例,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力进行诊断,对比分别诊断后所得到的因搏器所致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再心电图检测的检测率,选择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对照组检测率显著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起搏器所引发的患者心律失常诊断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具有非常优异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起搏器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诊断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指导联合动态检测对妊娠高血压高危患者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高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饮食指导联合动态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母亲安全率无统计学差异(P=1.000),观察组顺产率与婴儿健康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0%(P<0.05)。结论饮食指导联合动态检测能够改善妊娠高血压高危患者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饮食指导 动态检测 妊娠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评估及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24小时(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或病房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阳性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常规降压治疗+药物抗焦虑抑郁治疗),及对照组(仅常规降压治疗)。结果干预组在实施干预后24hMBP、24hSBP、24hDBP、dMBP、dSBP、dDBP、nMBP、nSBP、nDBP较前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dSBP及n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尤对日间和夜间收缩压的降低作用明显,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评估及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在本院做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6.03.03日至2017.08.08日),先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两天后再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前期收缩检出率(76.00%)、阵发性室上速检出率(18.00%)、窦性停搏检出率(8.00%)、阵发性心房颤动检出率(16.00%)、缺血性ST-T异常改变检出率(14.00%)都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56.00%、4.00%、2.00%、0.00%、2.00%、2.00%)(P<0.05)。结论和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例,随后这200例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两项检查,观察两组心电图的检出率。结果两种心电图的检出率均较高,但是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等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阳性的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检查诸多冠心病等方面的疾病,临床效果显著,该检查的无创性较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缺血价值对比。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5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均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应灵活选择。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