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传统拉网检测和分级检验法检测,将其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方法检测时的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氮的阳性率,误漏诊率。观察组患者中如果初次检查违反了分级检验流程,则需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比较复查结果与初次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传统拉网式检测和分级法检测的结果可见,两种方法检测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尿素氮和血肌酐检测阳性率的比较,分级检验法检测结果显著高于传统拉网式检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漏诊率分别为10.7%和2.0%,误诊率分别为7.3%和1.3%,分级法也显著优于拉网式检测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分级检验法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误漏诊率低,能在短时间内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肺结核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百万人口丘林农业大县,疾控机构技术人员又严重不足,对所辖各乡(镇)每1~2个月督导1次,每次要对目前有免费治疗患者的各村进行督导,对每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程至少访视2次,其中强化期1次2,非常困难。2009年以来,我们在对病人访视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探索总结出“集中访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集中访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气管内套管的集中管理处理的效果与质量管理。方法对使用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先由科室护士进行预处理,并置于专用周转箱内,放于科室处置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清点回收。回收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先浸泡于1200的多酶清洗液中,时间5分钟;并选择相同型号的气管套管刷进行手工刷洗,再放入清洗机进行进一步的清洗消毒,最后进行严格的检查包装及灭菌。结果集中消毒管理,不仅确保了气管内套管的消毒质量安全及病人使用安全,而且避免了临床科室因分散浸泡消毒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处置间杂乱问题;大大减少了科室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临床科室满意度高。结论对金属气管内套管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即节约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时间,又保证了病房的环境安全,同时消毒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 标签: 集中管理 消毒 灭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级检验方法学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血脂生化检验标本,分别进行分级检验和传统拉网式检验,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血脂指标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分级检验和传统拉网式检验检测的TG、TC、HDL-C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检测LDL-C、ApoA、Apo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拉网式检测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可提高阳性检测率,操作简便,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 拉网式检验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血糖检验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在血清葡萄糖、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检验方面,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快速血糖仪具有经济、便捷、准确性高等特点,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站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不合格的生化标本180例,对以上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复测或者重新采取标本检验,对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标本溶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清样本在样本杯中凝集、生化检验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是造成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1.7%、27.8%、20.6%、14.4%以及15.6%。结论影响生化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 标签: 生化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分析药物对临床检验医学的影响。结果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均可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结论了解和研究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可以给临床提供更科学、更准确地解释和判断结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改进检验方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药物 医学检验结果 干扰 影响
  • 简介:摘要检验医学是利用实验室各种设备,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是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检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求其充分认识检验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应遵守医德医风规范,具备医学伦理和保密原则,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加强检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检验服务质量。

  • 标签: 检验医学 医务工作者 医学伦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硬式内镜手术器械主要有腹腔镜器械、胸腔镜器械、脑室镜器械、关节镜器械、膀胱镜器械、输尿管镜器械、宫腔镜器械等种类繁多,由于微创手术量的增加,内镜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增多,因此硬式内镜器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内镜器械十分昂贵,因此提高器械的利用率非常关键。针对以往分散管理内镜器械的存在诸多问题,医学界学者提出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对硬式内镜集中处置管理模式,即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下送等流程均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处理,集中供应。并不断健全集中处置制度,为集中处置硬式内镜器械提供制度保障。总之进行,集中处置管理硬式内镜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硬式内镜 集中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就诊的130例患者,经过授意,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专业的血液生化分析仪来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检测患者方面的内容有GLU(血清葡萄糖)、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CREA(肌酐)、以及BUN(尿素氨)和TBIL(总胆红素)、CK(心肌酶)、LDH(乳酸脱氢酶)、K+离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统计,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患者受检数据中的CREA(肌酐)、GLU(血清葡萄糖)溶血后通常会降低,两种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以及AST(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的数据,在开展溶血活动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检人员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分析对于整体检验结果来说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应针对血样溶血情况做好相应的生化检测工作,对于溶血样本的结果要加以纠正以及严重溶血的样本要重新采血。这对患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影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着检验仪器设备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速度、检验方法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更高准确性、快速性的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理念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供商榷。一是统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以优化适应转型;二是明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以适应转型;三是要转变历史对医学检验技术作为“医-检”并求的局面,使其建立独立的学科思维以适应转型;四是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独立学科的考核内容以适应转型;五是尽快将医学检验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资格考试科目由“西医综合”变为“检验综合”,使他们实现公平竞争,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实在在的由“医学”向“理学”的转型。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学科建设 理学 转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采集的送交检验检验的尿液标本共12350份,对其检验结果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尿液12350份标本不合格61例,其中住院标本不合格率16.39%,健康体检标本不合格26.23%,门诊标本不合格率57.38%。结论尿常规检验标本采集的规范性、仪器规范使用与保养等均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值得重视和研究。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及健康体验者各100例,并注意贫血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我们分别对贫血患者和健康体验者分别进行血液检查,观察贫血患者及健康体验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与健康体验者相比,贫血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的诊断中的作用非常大,把患者的血液检验参数和临床的症状表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对准确的鉴别诊断贫血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贫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检验科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难。检验科必须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办法,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等,才能持续发展。结论检验科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有利于检验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检验科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血细胞形态学主要包括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两部分,血细胞形态诊断质量的高低,对于血液病的诊断是关键。本文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血细胞 形态学检验 临床意义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调查研究我院198例尿路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有99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治疗,实验组依据微生物检查结果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较实验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大肠埃希菌采集培养及操作步骤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杆菌常引起各种肠内外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很多是条件致病菌,且有许多细菌对很多抗生素天然耐药。有些细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检验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监测临床检验危机值报告流程是医疗信息化、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危机值的监测不但能够确保疾病尽早发现,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医疗风险,同时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对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流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采集与末梢血采集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60例,对照组80例采集末梢血,观察组80例采集静脉血,应用迈瑞BC-5100血液分析仪检测RBC、WBC、HCT、Hb、PLT、MCV、MCH、MCHC等8项血常规指标。结果对照组RBC、HCT、Hb及PLT的检测结果较观察组显著偏低,而WBC检测结果较观察组显著偏高(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与末梢血采集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静脉血的稳定性较末梢血更佳,建议临床将静脉血采集作为优选。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抽取了来自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血液检验科血液检验不合格样品132例,检查血液样本检测的各个过程,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计算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找到相对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在132例不合格血液检测样品中,血液检验误差产生的误差有如下几个方面受检者自身原因(27.3%),样品采集原因(32.6%),样品送检原因(21.2%),样品检测原因(18.9%)。结论在血液样品的采集、送检和检测等过程中,务必要严格地看待每个检测环节,而且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操作,才能防止血液检验误差的产生。

  • 标签: 血液样本 误差 原因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