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近年来,对道德判断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道德判断的理论和近几年对道德判断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与归纳,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道德判断的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对以往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标签: 道德判断 研究综述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患者32例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对三组受检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及其比值(PGR)进行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结果胃蛋白酶原Ⅰ在胃癌组分泌最低,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高;胃蛋白酶原Ⅱ在胃癌组分泌最高,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低。PGR在胃癌患者明显降低。结论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而且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为无创性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可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对判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择取12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对其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如果患者≥3个指标,比其正常值升高或者降低30%,则归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监测结果和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和D-dimer数据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0例,并且检测所有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经检测,当中如果有患者<3个指标,且没有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30%,则为对照组;相反就是观察组。其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和预后相关性数据来判断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价值。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经过对比得出,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死亡率、病残率均劣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凝血功能检验方法,意义重大。其中如果其各项指标变化较小,则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比较好。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判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试验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57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55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入院时、入院后48h、96h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凝血功能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是指专业的护理工作者根据心理学的理论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的过程。儿童病人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活动随治疗情况而迅速变化,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育不一,因此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当前现实生活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他们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我科自2002年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突现了心理护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我们对儿童病人各阶段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表现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 标签: 儿童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灌肠护理后磁共振(MRI)对直肠癌病人临床分型的判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测前是否给予灌肠护理操作分组,对30例MRI检测前未给予灌肠护理设作对照组,对30例MRI检测前给予灌肠护理设作观察组,对灌肠前后直肠癌病人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MRI诊断直肠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直肠癌T1~T2分期、T3期分期、T4期分期、总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护理后磁共振对直肠癌病人临床分型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能用于术前分期,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可以准确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灌肠护理 磁共振 直肠癌 临床分型 判断
  • 简介:摘要医院党建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伟大宗旨的重要载体,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医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究加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出益于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满足社会对医院提出的新要求。

  • 标签: 医院党建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滑膜超声造影在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3例RA患者病变膝关节髌上囊增生滑膜行超声造影检查,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RA血清学数据的相关性。结果滑膜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RA血清学数据间存在良好相关性(P<0.05)。结论滑膜超声造影可为评价RA受累关节疾病活动性提供更多的客观参考依据。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炎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护士生从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必经之路,面对各种病人和医院的陌生环境,实习护士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实习效果。本文对实习护士各阶段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以帮助带教老师熟悉实习护士心理,更好的完成带教工作,从而提高实习效果。

  • 标签: 实习护士 带教老师 心理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为研究时段,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依照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观察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72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78例。比较凝血功能(TT、APTT、FIB、PT)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入院后2d、4d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实用性以及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值得借鉴。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凝血功能 预后 价值
  • 简介:大学生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认为孩子跨入大学校门,就等于成才。可现实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实际案例、背景资料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提出方法和措施.并呼吁家长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使孩子顺利“成人”和成才。

  • 标签: 家长 帮助 大学生 心理障碍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重点。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师的关键时期,在临床实习阶段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之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服务的观念,实现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最大、最优化结合,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医师。

  • 标签: 医学生 职业素养 教育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4例脓毒症患者,依据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分为>20分组19例、10~20分组27例,<10分组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8d随访,死亡13例,存活51例。检测对比3组与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L-6、NT-proBNP水平,分析血清IL-6、NT-proBNP水平同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0分组与10~20分组血清IL-6、NT-proBNP水平均高于<10分组,且>20分组高于10~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IL-6、NT-proBNP水平及APACHEI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NT-proBNP水平同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

  • 标签: 脓毒症 IL-6 NT-proBNP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现状、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院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5234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布情况、原因、类型回顾分析。结果2013-2015年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20.49%、20.20、16.79%;不合格标本类型中上呼吸道标本占27.11%,尿液占9.16%,分泌物占7.06%,血液占5.74%,脓液5.30%;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采集、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无菌操作意识差以及标本基本信息不全等。结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阶段是一个较复杂、参与人数较多、难以控制因素多的环节,加强沟通,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等,确保检验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不合格 分析前 质量控制对策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必要性及重要性,尤其是在儿科静脉穿刺技术中的作用更为突出。随着现在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儿童心理、社会因素在儿科中的地位越来越被广大护理工作者所重视,儿童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尤其在住院患儿整个住院治疗期间更为突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下内膜均匀程度、血流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4.89±2.58)mm,其中不同疾病患者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也有明显差异。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正常子宫、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与正常子宫、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者内膜均匀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RI(血流特征)≤0.4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正常子宫、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增生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彩超 子宫内膜厚度 绝经后妇女 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