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蛰伤并急性溶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10例蛰伤并急性溶血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10例蛰伤伴急性溶血患者系统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延伸服务,患者的肝功、肾功情况好转,全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皮损处症状好转,患者及家属对蛰伤及相关医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依从性得到提高,掌握了蛰伤的急救知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科学、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对蛰伤患者极其重要,能够达到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病情早日恢复的目的。

  • 标签: 蜂蛰伤 护理 急性溶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蛰伤早期不同的局部处理方案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以本院的200例蛰伤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接受局部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碘伏创面消毒+酸碱中和局部处理方案)与研究组(予以碘伏创面消毒+冷湿敷+定位拔刺局部处理方案),评价标准细胞因子及创面情况、预后情况、脏器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细胞因子与各项创面情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除病死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其他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脏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伏创面消毒+冷湿敷+定位拔刺局部处理方案的实施可提高蛰伤的处理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 标签: 蜂蛰伤 局部处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盐酸美金刚到老年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PDD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地4、6周,观察组MOCA、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盐酸美金刚对帕金森病引起痴呆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改善,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更大程度提高。

  • 标签: 帕金森病 痴呆 盐酸美金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千金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妇科千金片,观察组联合口服金刚藤胶囊。比较两组的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白带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白带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口服妇科千金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千金片 金刚藤胶囊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蜇伤后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ICU急性蜇伤后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分别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钾离子测定结果均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能够改善病情,相较之下CRRT方法能够提升血液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蜂蜇伤后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ICU 血液净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切口治疗成人疝气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成人疝气的患者80例,随后将这80例患者进行等量随机分组,分为传统手术组与切口手术组,每组各40例。其中传统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而切口手术组患者采取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疝气患者采取切口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成人疝气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易于侵犯转移,具有病程短,生存率低的特点。尽管细胞肺癌早期对化疗,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初始治疗失败后,大多数患者会死于复发和转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然而细胞肺癌同样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尝试,包括VEGF,IGFR,mTOR,EGFR和HGF抑制剂的应用,但这些新药并没能有效的提高PFS和OS。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新药在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药物包括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复合体,PARP抑制剂,表观遗传抑制剂/先天免疫激活剂,以及RNA聚合酶II的抑制剂等。本文将从分类,流行病学,预后及目前在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经验和方法。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1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并在术前及术后12月时应用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6个月(12~19个月)切口瘢痕平均长度1.9cm(1.7~2.2cm),术后半年骨折完全愈合,术前腕关节MAYO评分平均25.4分(10~42分),术后12月腕关节MAYO评分平均87.6分(80~97分),P<0.001,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具有皮肤切口,安全,组织创伤轻,学习曲线短等优点。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小切口 MAYO评分
  • 简介:摘要电影《芳华》上映之后引起了一代人对往事的共同回忆和对历史的共鸣。影片中塑造的人物无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像在生活中也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分析何萍,这个剧中悲剧式人物的成长的背景、人格形成的原因和成人后的经历,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整部电影给当代年轻人的启示。

  • 标签: 电影《芳华》 何小萍 人物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阑尾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阑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使用切口阑尾手术治疗阑尾炎;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医治。治疗后,对比基本数据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数值趋近于正常。但研究组数值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阑尾炎时,切口阑尾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术中的基本情况,也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性,建议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阑尾手术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学诊断在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影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进行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例,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例,32.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切口手术治疗方式治疗,其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切口手术方式值得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小肠淋巴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参照Rai分期系统和Binet分期系统。早期患者可以放疗也可以“观察和等待”。晚期患者可选用化疗,年轻、预后差的患者可选择参加自体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SLL的5年总体实际生存率是51%,无瘤生存率是25%。总体中位生存率是7年。

  • 标签: 小肠肿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Rai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入的70例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分为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65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要低/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疾病患者,采取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 胆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阑尾炎患者经过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后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4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疗效效果以及术中的各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全部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9.32±1.57min;手术切口长度3.0±0.1cm;住院时间2.45±0.65d;术中出血量11.53±3.34ml。治愈有效者占90.24%,效果一般占9.75%,其中无效以及死亡的为0例;切口感染者0例;遗留瘢痕情况1例。结论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在阑尾炎手术中具有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治疗的疗效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还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患者的住院费用。在临床中应予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非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疼痛度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护理,其能力与减少患者引流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肝硬化 患者术后 临床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外科急腹症患者腹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9例急腹症腹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成功率、疼痛情况、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急救成功率更高,而腹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腹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配合度,从而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在急腹症腹痛患者的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腹症 腹痛 集束化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在耳畸形再造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58例病例,按照住院的顺序分组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间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96.6%,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68.9%,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高;两组间对比分析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耳畸形再造术中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耳畸形再造 循证护理应用 再造手术 先天性小耳畸形
  • 简介:摘要内热针是一种治疗慢性肌肉损伤、腰椎关节病的新方法,它使用内热针在损伤的肌肉软组织区域行针同时加热内热针,使内热针的温度传递到周围的肌肉筋膜及软组织中,从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降低肌肉张力,减轻无菌性炎症,进一步使受损的骨骼肌深(浅)筋膜恢复正常状态;改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将传统的针刺治疗和热疗结合起来,治疗深度可达骨膜,而普通的物理治疗主要集中在皮肤表面以及皮下组织的表浅部位,所以内热针在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标签: 内热针疗法 作用机制 小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