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面对孩子有关性的问题,大多数家长都会感到难于启齿,或不知所措:一方面不想遮遮掩掩地欺骗孩子,使孩子对“性”太过无知;另外一方面想坦白告诉孩子,却不知如何表述。事实上,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他们成长的一个必备素质,家长应该要满足孩子这些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到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幼儿进行性教育?幼儿性教育该如何进行

  • 标签: 性别教育 幼儿 必备素质 好奇心 孩子 “性”
  • 简介:目的为了使教师的心理疏导,真正起到从积极的方面消除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发生、促进各种心理因素健康发展的作用,防止疏导中教师或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对心理疏导的原则进行了研究。方法实践调查、访谈和理论综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总结概括出主体性与保护性、双向性与互惠性、统一性与情境性等六个原则。结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疏导的原则 心理障碍 心理发展
  • 简介:危机干预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点与难点问题。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其所在班级的同学,以及由于这一事件而引发多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同学。本文报告了1例目睹同学自杀经过而产生严重情绪困扰的个案。通过绘画疗法进行危机干预,来访者较好地从恐惧和伤痛的情绪中走出,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 标签: 危机干预 绘画疗法 不良情绪 高等院校 行为反应 情绪困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病患,并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对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分组的形式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应对老年人开展积极的口腔保健活动,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维持牙齿健康和口腔基本功能,独立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口腔保健有利于老年人牙周病、龋病、牙齿缺失、牙齿磨、楔状缺损、口腔粘膜疾病和牙隐裂等口腔疾患的防治,有利于糖尿病、老年痴呆和心血管疾病等口腔外疾患的防治。

  • 标签: 口腔保健 老年人 牙齿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疾病进行综合康复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综合康复管理,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管理形式,其优势显著,能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疾病 综合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外科进行中医特色护理,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加强医护协作,建设中医特色护理单元,提高护理质量和内涵。观察和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的重要作用和疗效。方法针对医患纠纷集中分布人群,对我院120例手术患者(年龄≥35岁)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和常规护理,并进行分组相互对照研究。结果选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患者在情绪、心理及术中、术后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强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外科领域广泛推广中医临床特色护理,以中医特色护理为杠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中医传统医学优势的同时,又加深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在患者与医生、护士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缓冲区域,从而规避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pad对术后入住ICU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择期手术预约术后需入ICU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4例)由ICU护士给予术前常规口头术前宣教;观察组(85例)由经过培训的ICU专科护士携带ipad前往病房,利用统一制作的PPT加视频,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程度实验组达92.9%(79/85),高于对照组71.4%(60/84),两组比较P<0.05;满意度实验组95.3%,对照组77.3%。结论应用ipad进行术前访视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焦虑状态,降低ICU谵妄的发生,使患者在ICU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 ipad 术前访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与少数民族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学习语言和了解并且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护患关系。结果运用合理正确的沟通方法,不仅缓和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还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护理人员与少数民族患者进行沟通时不仅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还要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 标签: 少数民族患者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法对血液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采血组的血红蛋白(Hb)、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低于静脉采血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存在差异,静脉采血结果更加真实、稳定、准确,可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横式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入我院安排剖宫产手术的311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纵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99例病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212例病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胎儿取出平均时间、手术平均进行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排气功能时间均突出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突出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尿发生率、切口延裂损伤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发生率均突出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相较于纵式切口方式进行剖宫产,横式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能够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并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突出减少,可靠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横式切口 纵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在产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4月份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08例,按照随机分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检查及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孕期营养指导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顺产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每周体质量增加值、宫高异常、骨质疏松、胎儿异常等发生概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孕期营养指导应用到产科护理门诊中,产妇顺产概率大大增加,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应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孕期 营养指导
  • 简介:摘要方法研究在临床工作中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一种简便、快速、痛苦小的非常实用的方法。目的为临床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痛苦小、实用的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方法。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将20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足部热敷后采集血液,对照组按常规要求采集血液。观察两组的采血成功率,使用X2检验。结果实验组所需时间较短以及一针采血成功率、血片质量较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

  • 标签: 新生儿 血样采集 足部热敷 采血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4月老年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炎缓解率;高热、咳嗽、胸片阴影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施行护理前和施行护理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综合组患者肺炎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高热、咳嗽、胸片阴影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施行护理前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护理后综合组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炎患者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方式,并针对每种建立方式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血管通路建立方法,以分析各种建立方式的优势和劣势,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果40例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中,30例动静脉内瘘穿刺,10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结论在选择血管通路建立方式时,由于各种建立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考虑患者病情及血管条件、治疗目的等因素选择符合患者需求的建立方式,并实施对应护理措施。

  • 标签: 血透患者 血管通路 建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麻醉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患者在苏醒过程中随时可出现呼吸、循环、代谢等方面的异常。研究探讨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可能的问题并积极处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临床经验的积累与学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并处于术后麻醉苏醒期的200例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分析研究。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10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于全麻手术后进入PACU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苏醒期可能出现的情绪躁动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中处于苏醒期时发生躁动的概率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76例(76%)患者对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感到满意,16例(16%)患者对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感到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2%,而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满意度仅达到68%。实验组患者中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7例(7%),而对照组中发生情绪躁动的患者有20例(20%)。结论对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术后麻醉恢复中处于苏醒期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一般护理都更具优势,对于临床护理来说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研究收取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均在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到笔者所在医院接收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对照组实施末梢血采集,实验组实施静脉血采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部分指标,RBC、WBC、PLT、Hb以及HCT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两组患者在MCHC指标对比上,差异不大(P>0.05)。结论应用静脉血采集实施血常规检验,其检测结果比末梢血采血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较优,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脑梗塞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