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站对2007-2008年间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2080名服务对象实施术前心理疏导和术后心理安抚,有效预防了计生手术对象心理疾病的发生,在促进手术对象早日身体康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即将踏入社会,各种嘈杂的信息纷至沓来,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是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展现自我,自我娱乐。但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群体——低头族,主要是指这部分群体对于手机依赖性较高,手机甚至比吃饭、休息和工作更重要。这部分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长期的手机依赖,导致心理上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疾病,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进行分析,客观阐述如何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 标签: 大学生 手机 依赖症 干预
  • 简介:摘要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也呈增加的发展趋势。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概述出发,结合对现有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危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高专学生使用手机依赖的干预策略。该研究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的干预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职高专 学生 手机使用依赖 干预
  • 简介: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手机依赖水平整体较高,其中戒断反应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理论均值。并且,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在专业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但在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生活费多少这几项人口社会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和其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相比略有不同。

  • 标签: 民族 院校 大学 物质相关性障碍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这些手机客户端如QQ、微信、微博、支付宝、淘宝、当当、滴滴。因此,手机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生活。但是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手机,并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的317名在校大学生,考察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以及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生源地、专业类别这些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质(N)与手机依赖及“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各维度呈正相关,神经质人格特质的被试手机依赖程度更高。

  • 标签: 大学生 手机依赖 人格特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生手机成瘾倾向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某一高职院校的学生42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UCLA孤独量表(UCLA)进行测试。结果高职生孤独感在不同性别、学科分类、生源地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二学生孤独感高于大一和大三(P<0.05);高职生性别、新老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主效应均不显著,而专业的主效应显著(F=3.86,P<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手机成瘾倾向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理科高职生在MPATS的总分及突显行为和社交抚慰的因子分均高于文科生。结论高职生个人基本特征与手机依赖倾向无密切关系,理科生手机依赖倾向相对高,孤独感能预测手机依赖倾向。

  • 标签: 手机成瘾倾向 孤独感 高职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摘除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对膀胱痉挛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行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摘除术病人74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再给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37例,对比两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同期膀胱痉挛次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75.7%),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摘除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显著。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摘除术后 综合护理 膀胱痉挛 满意度
  • 简介:了解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现状,探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倾向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手机社交媒体依赖问卷》和《孤独量表(UCLA)》对51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媒体的依赖比较普遍;②手机社交媒体依赖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在生源地和不同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程度在不同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孤独感对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手机社交媒体依赖 孤独感 少数民族 大学生
  • 简介: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特点,探索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分析述情障碍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孤独感量表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22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机依赖的技术性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孤独感、述情障碍与手机依赖均呈正相关;孤独感对述情障碍和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力,述情障碍对手机依赖也具有正向预测力;述情障碍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手机依赖 孤独感 述情障碍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手段效果及改进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脏核磁共振检查患者50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手段对其检查中的影响。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患者在核磁共振中呈现出较为平稳的情绪,能够积极配合检查,50例患者中有42例在检查中情绪平静,过程平稳,8例患者虽然情绪稍有波动,但很快稳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达到94.8%。结论在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起到平稳患者情绪,保障检查顺利进行的效果,因而值得在肝脏核磁共振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肝脏 核磁共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医院加强综合管理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于2015年8月开始对某院展开综合管理手段,针对临床合理用药开展管理干预,对比在实施综合管理前后某院处方开具中红灯数量与黑灯数量差异性,并计算不合格率。结果在实施综合管理手段后,红灯与黑灯数量所占比例明显下滑,用药不合格率由6.15%下降至0.88%。结论综合管理手段应用于医院用药管理中可帮助提升用药合理程度。

  • 标签: 合理用药 综合管理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改良组患者40例,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00%(P<0.05)。结论对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合并症发生比例、增加护理满意度,安全性较高,适宜开展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老年 前列腺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会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手段的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间在在我院治疗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在治疗中进行护理干预,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血压指标情况(血压、血压控制率)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优于对照组的11.54%,比较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30%优于对照组的86.54%,比较差异值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不但能有效控患者的血压指标,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显著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优质护理干预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普放手段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患者一共有120例,分别对120例病人采取CT检查和谱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CT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放组(P<0.05);普放检查只是能够显示病灶大小和病变关系,然而CT检查能够对其边缘给予清晰显示。结论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采取CT检查的效果明显优于普放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 普放手段 诊断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45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实验室分析、内镜检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发病特点。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评价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多为阵发性腹痛。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上升44例,所占比例为97.78%;腹水检查10例存在腹水,所占比例为22.22%。其中少量腹水5例,所占比例为50%;中量腹水2例,所占比例为20%;大量腹水3例,所占比例为30%。45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中,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黏膜斑片状充血、糜烂以及息肉等。组织学表现为黏膜慢性炎,间质内嗜酸粒细胞浸润。接受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通过血常规与内镜检查的方式有效判断患者的症状发展情况,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快速改善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发病特点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以施教项目多、课时少,缺乏教学音像资料,实践教学只注重操作规范、忽视能力培养,导致新入职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存在摸索性等问题,参考《中医护理学》我科通过细选精讲,依据中医护理教材,制作相应的教学模型,采用“传统教学—多媒体示教—模具示教—临床试验—学员实操反馈”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变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后期临床实践、解决实操反馈信息等系列措施,使得新入职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得到实际的提高。

  • 标签: 中医护理 规范化操作 教学模型 强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