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医疗单位用于辅助治疗的血量明显增加,使用过程中血液的安全性问题也在增加。目前,我国血站主要为临床实验供血,血液质量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血液检验实验的安全管理,建立血液检验实验的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血液质量检测实验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验 实验室 实际管理
  • 简介:摘要实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由内审员按照科室年初制定的内审计划和内审实施相关程序,定期对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内所涉及的全部要素和各专业组的所有活动进行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素是否符合相关文件要求,以及这些文件能否得到持续有效的实施,及时发现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医学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 内审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实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免疫的200例传染病阳性标本进行研究,其中,检疫的免疫项目包括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甲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等。本次研究中均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在200例标本中,共检出梅毒62例,乙型肝炎100例,甲型肝炎16例,艾滋病病毒携带22例。结论免疫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控制医院感染,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隔离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实验等。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免疫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原因及实验检测结果,为防控此类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某学校细菌性痢疾患者6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班无症状学生63例为对照组,分析细菌性痢疾爆发原因及实验检测结果。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喝生水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触病人、洗手、洗餐具、吃零食及在食堂用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检测学校二次供水的水池水、寝室管网末梢水、食堂管网末梢水及教师家属楼管网水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且在蓄水池水样中检出宋内志贺菌。结论饮用被污染的水池水是该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改善生活饮用水供水条件是避免细菌性痢疾再次爆发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学生 爆发原因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罕见母(非O型)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检测。方法首先鉴定产妇的ABO、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效价,其次对患儿进行ABO、Rh(D)血型鉴定、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产妇血型为B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阴性,IgG抗A效价为256;患儿血型A型,Rh(D)阳性,游离试验阴性,放散试验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结论患儿诊断为罕见B型(母)-A型(婴)组合新生儿溶血病。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简介:摘要“有形成分的识别”是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教师讲授水平和学生课堂接受能力最重要的部分,在教学压力和教学要求的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的应用使学生和老师从“说破嘴、跑断腿”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本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形态教学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要求也不断增长,医学检验实验生物安全防护是减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方法,当前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缺少防护意识,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因素,医学检验实验的基础设施差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当前医学检验实验生物安全防护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影响了实验生物安全防护,影响了医院的发汗与进步,所以下文将根据医学检验实验生物安全防护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医院药学实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现状,结合实例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应完善。方法选取我院药剂科,对其实验按照ISO-IEC17025实验认可准则进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主要包括管理体系的编制,程序文件的编写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结果经通过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初步运行,发现了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医院药学实验的特点对管理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了符合医院药学的实验管理体系。结论在医院药学实验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有效增加检验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运行效果满意,值得在医院药学实验进行推广。

  • 标签: 医院药学 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程序化冷冻复苏技术以及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在D3卵裂期胚胎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患者(共140枚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程序化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观察组采用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对比两种冷冻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为100%,完好率为98.57%,妊娠率50.98%,种植率为3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91.43%、65.71%、35.29%,18.7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程序化冷冻技术相比,玻璃化冷冻技术对于D3卵裂期胚胎保存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冷 胚胎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时间为2016年06月至2018年04月,按照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为五组,即对照组(S0期)、S1期组、S2期组、S3期组、S4期组,各10例,且对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等指标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实验检查指标意义重大,有利于及时发现肝纤维化,继而为临床早期治疗争取时间。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实验室检查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云克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和对照组(40例,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相关实验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实验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云克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诱导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1例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患者在语音治疗过程中应用行为诱导的方法,对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及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语音清晰度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较行为诱导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患有唇腭裂的患者积极开展术后语音训练工作,灵活调整方法,有利于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行为诱导 腭裂术后 语音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供应消毒灭菌质量监管。方法对我院供应消毒灭菌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做好相关人员培训,预防灭菌物品的二次污染,灭菌物品灭菌前、后的监测与管理等,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结果消毒供应不合格物品为零,消毒灭菌质量提升幅度大,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有效控制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供应消毒灭菌质量的监管对医疗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供应室 灭菌质量 监测 管理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服务一直是医护人员的追求。我院手术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术前保障、术中护理、术后回访的优质护理,为患者病情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本文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探讨手术的优质护理,希望使得每位患者享受到最佳的服务。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 护理 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对手术细节护理对手术安全性的提升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1—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细节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消毒质量、手术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设备管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形象与职业素养评分、术中护理综合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模式可缩短手术准备、接送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常规护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医院中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而长期对血液透析管理不规范引发了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的产生,因而在使用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综合分析以往医院内血液透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已知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医院更好为患者服务,在提高医疗治疗的同时,还提高了医院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感染 控制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手术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手术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急诊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急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急诊患者,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手术急诊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手术护理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手术急诊患者的护理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急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护理安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细节护理,n=114)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n=11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护理安全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施行手术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安全情况、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护理安全具有积极作用,能显著提升护理安全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实行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实施新模式前后的手术实施的接台时间,手术实施后的满意情况以及手术器械包的合格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施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后的手术器械包的合格率大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实施的等待时间比实施前有所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实施后的满意程度比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手术—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供应与手术的运行过程中的配合度,可以有效减少手术的等待时间,提高在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包的合格程度,从而提高手术后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服务模式管理在手术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手术供应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对腔镜器械未实施服务模式管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则实施了质量追溯系统腔镜集中式服务模式管理。比较服务模式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手术腔镜器械问题(交接不清楚、清洗不彻底、部件丢失等)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服务模式管理应用在手术腔镜器械管理中,可以降低腔镜器械管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腔镜器械的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供应室 服务模式管理 腔镜器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