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广发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身心愉悦的度过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4例,采用单纯随机法11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孟普司特钠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的42.1%;同时联合治疗组的退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各种辅助检查等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针对,对于确诊为该病的患儿要及时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改善预后以及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拟行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麻醉的显效率为83.33%,研究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16.67%,患者麻醉无效率为0%,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同时,研究组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为(3.5±2.0)min,患者用药量为(7.1±1.9)ml,患者腹肌松弛满意度为9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硬膜外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于剖宫产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麻醉效果,可以起到镇痛和肌肉松弛的功效。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诊断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6~72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时间(66.7±19.5)h,中期组明显高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过缓为主,中期组以室性早搏为主,晚期组以房性与交界性早搏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及时诊断后治疗总有效率88.89%,1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猝死,病死率为1.6%。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时间和类型,有助于进行针对性检查和观察,及时发现并治疗可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预防护理、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发生,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是否有患肢功能障碍等问题。结果对进行骨科大手术的36例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有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有效降低了DVT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真菌性阴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心律失常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具体方法以及诊断效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取100例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和检出程度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各30例,甲组采用替米沙坦诊治,乙组采用氢氯噻嗪疗养,丙组采用替米沙坦结合氢氯噻嗪诊治的办法,所有病例均连续用药8w后比较三组患者疗效与不适应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占比为96.7%,显著高于乙组76.7%与甲组70.0%(P<0.05);三组患者之后后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丙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三组患者给药期间不适应反应产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给药治疗方法,与单一给药相比,疗效显著,药物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入的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氏现象患者27例,分析对比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检查结果中顺向型23例,逆向型4例,顺向型主导节律有窦性心律18例,房性异位心律5例。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4~0.39(0.21±0.07)s,快径路顺传PR间期变化在0.15~0.24(0.17±0.06)s,慢径路变化在,0.31~0.63(0.44±0.08)s。逆向型主导节律有右室起搏心律2例以及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2例,RP间期的最大增量变化在0.19~0.23(0.23±0.04)s,快径路逆传的RP间期0.11~0.17(0.15±0.03)s,慢径路逆传的RP间期0.31~0.56(0.44±0.07)s,4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单个心室回波,其中有1例不伴RP间期跳跃式延长,其机制为激动经慢径路发生氏型逆传,随后诱发快慢型AVNRT。结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变化性极强,但是,大部分房室结双径路通过推理性分析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文氏现象 心电图分析
  • 简介:(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无锡214400)摘要目的探讨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及伴发失眠和焦虑的疗效。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文拉法辛治疗,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AMA总分、睡眠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文拉法辛是能有效缓解患者失眠和焦虑症状,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文拉法辛 失眠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耳鼻喉手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通过将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舒芬太尼治疗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良好,可以改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同时使用相对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耳鼻喉手术 手术后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呼吸内科临床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的血气、呼出气体峰流速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其中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24例,无效患者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其中显效患者11例,有效患者21例,无效患者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气、呼出气体峰流速等指标上均明显好转,但是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内科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近似冠心病,但未确诊的患者共84例,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均分成两组,就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照组,n=42)与心电图诊断(观察组,n=42)的诊断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阳性检出率方面分析,观察组为76.19%,对照组为61.90%,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方法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敏感性高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确诊率,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后,62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结论内科治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对病情起到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日常诊疗工作十分繁重。相应的,在护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减少各种护理风险的出现,对于医院的急诊科而言,需要积极的做好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文章对护理风险以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定义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而对近年来的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回顾。

  • 标签: 急诊 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管理的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1例尤肉瘤术后发生肺部转移再入院患者的叙事护理,探讨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特殊意义。方法运用叙事护理技术,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以及尊重、好奇、谦卑的态度和患者沟通,在说故事中给予患者生命的力量,疗愈患者。结果患者从胸闷气短,唉声叹气,到面带微笑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结论叙事护理能够帮助治愈患者的心灵伤痛,改写患者的生命故事,利于疾病预后。

  • 标签: 叙事护理 尤文肉瘤 个案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方法下将其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正畸治疗方式,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0%)、治疗满意度(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70%)、治疗满意度(6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0%)小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0%),且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临床价值显著、利于减小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促进意义,值得被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20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对患者予以全面、精心且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服务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方法有效率为91%;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有效率为83.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配合医生治疗早日痊愈,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较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对2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2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

  • 标签: 肝性脑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