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应用社区系统干预在改善其认知功能上的效果。方法对照观察实施社区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和实施社区MCI系统干预的干预组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干预后MoCA总评分、记忆、注意力、语言流畅、定向力评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胜过对照组。结论给予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社区系统干预,对改善这类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益。

  • 标签: 社区系统干预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认知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102例认知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顺序按顺记抽签的方式将病例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疾病者常规科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病人认知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MMSE、ADL评分及WCST测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同时给予认知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认知功能状态,有利于疾病恢复。

  • 标签: 认知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性心理护理,8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WCST评分中,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错误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认知性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之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两组不同康复训练在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康复训下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较轻,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进而如何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方法利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362位员工进行调查。并将回收后之资料,通过统计软件包(SAS)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一、在不同年资及不同性别,对放射性废弃物之风险认知有显著性差异。二、医院员工在获取医疗废物信息之传播媒体主要来自于报纸、电视以及同事等途径。三、不同单位的员工在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医疗人员经由师生之间的讨论、护理人员经由工作例会和同事;医技人员经由杂志以及单张小册、行政人员经由报纸。从报纸以及朋友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的风险认知得分较高。但从电视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其风险认知得分却较低。结论医院管理者应了解医院中不同单位的员工对于医疗废物之风险认知,以作为医院相关单位在管理医疗废物上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体,使员工对医疗废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影响或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

  • 标签: 风险认知 传播途径 医疗废物 医院员工
  • 简介:摘要社会认知对婴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近几十年婴幼儿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分析了婴幼儿社会认知的起源,婴幼儿对他人心理意图以及行为动作的理解,以及婴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等等。总结和分析了社会认知领域相关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范式及研究理念,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者研究理念的转变对该领域研究方法的革新。

  • 标签: 婴幼儿 社会认知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来我科治疗脑卒中的患者60例,通过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学历、卒中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这些指标是否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卒中次数,等均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且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和学历因为P值大于0.05,因此没有纳入本次多元线性回归。结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BMI、性别、卒中次数,为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应尽量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成经典组31例和改良组32例,分别采用经典ACBT和改良ACBT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后随访时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均获得良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4.19%、96.86%,治愈率分别为22.58%、43.75%,改良组优于经典组。(2)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无性别差异。(3)两组各时间点疗效存在年龄差异。结论(1)改良ACBT用于较低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2)A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有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经典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改良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康复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方式下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认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MMSE为(20.2±1.7)分,WCST为(46.8±2.4)分,对照组为(29.1±2.1)分、(31.5±2.7)分。结论认知康复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促进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择取该院脑梗塞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认知康复护理;在护理前后,分别利用MoCA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LOTCA量表(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加以比较。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量表、LOTCA量表评分改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塞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负情情绪的相关性以及负性情绪调节有效管理方案。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对其认知情绪调节进行调查,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根据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特征进行负性情绪管理。结果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95例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占总数的69.85%,106例患者伴焦虑症状,占总数的77.94%;患者焦虑与自责、沉思默想、责备他人等认知情绪调节多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自责、沉思默想、责备他人、灾难化等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重评、关注计划呈负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减轻依赖于完善的情绪管理策略。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有密切相关性。采取积极有效情绪调节策略对其负性情绪进行管理,可有效缓解和释放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有利病情控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认知情绪调节 抑郁 焦虑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积极的认知护理干预的护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共78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盲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的认知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43.07±4.80)、(44.05±5.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积极的认知护理,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整体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使用经典ACBT及改良ACBT分别对文化程度不同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分别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综合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30%患者获得临床治愈,ACBT治疗效果没有性别差异,但是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0岁组显效最快,30岁组与40岁组显效时间及效果均相当,50岁组效果较差。结论ACBT治疗抑郁症有确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肺结核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的认知情况现状,探讨加强培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抽样调查法,对我县11个镇、12个乡的228名乡村医生进行肺结核消毒隔离措施的问卷调查,抽取72例与临近少数民族的乡村医生进行对比;并随机抽取部分乡镇的医生进行相关认知措施的加强培训,观察并记录同时期肺结核患者的就医人群比例。结果我县乡村医生与少数民族医生认知度和认知率比较,我县乡村医生的总认知率为52.78%,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医生;同时期肺结核患者就医人数普遍偏低,且采取隔离措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很好的减少了疾病传染几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乡村医生对肺结核消毒隔离措施的认知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加强培训有利于少数民族医生提高消毒隔离措施的认知度,减少肺结核病人们的诊出率,值得乡村医生和少数民族医生采用。

  • 标签: 乡村医生 消毒 隔离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帮助认知障碍儿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认知,提升其生命质量,拓展其生命的宽度,延伸其生命的厚度,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基于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认知恢复训练课程的开发,经教育实践证明,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提升认知障碍儿童的智商指数

  • 标签: 认知障碍 智商 科学性教育 实用性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和实施现状,为基础护理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2017年2月,对普外科、消化内科等住院科室的护士200名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调查认知情况,调取每个护士承担的基础护理的护理质量评价记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认知总分(46.7±10.5)分,护士基础护理评分(85.1±11.6)分。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础护理各个部分的方法、基础护理与并发症、合计与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相关性(r=0.586、0.657、0.784,P<0.05)。结论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和完成质量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士 认知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痴呆量表进行诊断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分别采用CDT量表、HDS-R量表、MMSE量表测评。结果<80岁患者不同量表所得分值均高于≧80岁组,但仅CDT量表具统计学差异(P<0.05)。较高教育程度的患者各量表得分均高于较低文化程度者,具统计学差异(P<0.05)。CDT、HDS-R诊断结果具一致性的比例明显高于MMSE与CDT、MMSE与HDS-R,具统计学差异(P<0.05)。MMSE量表中,占较高比例的为认知功能正常;CDT与HDS-R量表中,占较高比例的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而三种量表中度、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占比无差异(P>0.05)。结论CDT量表和HDS-R量表在测评结果上,具更高一致性,二者合用,可使准确率明显提高,并确保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检出,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参考依据。

  • 标签: 痴呆量表 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摘要焦虑症在精神科、肿瘤科、心血管及神经科等十分常见,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一旦患上了此焦虑性心理障碍,十分痛苦。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单独的药物治疗很难凑效。近年笔者从心理治疗的理论治疗技术,治疗死亡焦虑障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相关研究1表明心理治疗对死亡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心理治疗 箱庭治疗 死亡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