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还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全脑血管造影后采用综合护理能够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全脑血管造影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分析患者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高效科学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提高医者对患者病情的风险控制,并在患者中取得了明显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目前,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最为常用,相对于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桡动脉表浅,周围无重要器官及关节,易于穿刺及压迫止血,且患者术后无体位限制,可以减少长时间平卧引起的腰背疼痛,避免了排尿困难及下肢深静脉栓塞。通过对3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护理,认为术前、中、术后护理的恰当对成功完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避免并发症至关重要。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病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实施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9例(治疗组)进行观察,与以往收治的38例实施胃镜检查及药物综合治疗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治疗组39例患者实施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原因及部位明确,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的患者300例,均实施细心的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的患者300例,均顺利出院,其中行支架植入患者9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患者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介入需精心的临床护理配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前后的时间少于2周。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是标准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中度和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计算准确率,阳性率和吻合率。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的准确率高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0.05)。64层螺旋CT显示中,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确切值为90.00%,阳性率为65.00%;钙化灶的确切值为85.00,阳性率为60.00%。结论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中,中度狭窄的检出敏感。它可以用作冠状动脉狭窄的非侵入性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短期多次检查,定位准确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型号留置针对头部CTA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对试验组患者行18G留置针,对对照组患者行24G留置针,于静脉留置后对患者注射造影剂。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扫描成功率、穿刺成功率及图像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血造影检查中使用18G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状况,提高患者扫描成功率、穿刺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头部CTA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特点与价值,并与其他影像诊断进行比较。方法将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性与分型,并与磁共振血管造影、X线血管造影等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准确性和分型准确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影响检查(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分型更准确,诊断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 螺旋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成形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脑血管支架植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按脑血管支架植入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穿刺口出血、尿潴留、腰背痛、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为(96.62±2.64)、(82.53±2.32),(χ2=28.3483;P<0.05);穿刺口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为4%、18%,(χ2=5.0051;P<0.05);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为2%、14%,(χ2=6.1516;P<0.05);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为4%、16%,(χ2=4.0000;P<0.05);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为6%、18%,(χ2=3.4901;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脑血管支架形成的患者在围期实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围术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急救护理,掌握导管室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及相关因素。

  • 标签: 桡动脉 VVRS 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4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析术后并发症及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4%,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窦后人路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8年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治疗患者的手术录像。结果本组患者中判定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26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单纯静脉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中全程探查充分减压三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两组患者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6.88±10.32)分和(60.29±10.8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为28.2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给予患者围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血管转流重建Leriche综合征闭塞段血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Leriche综合征患者行人工血管转流对闭塞血管的重建情况及相关文献分析。结果患者成功实施腹主-双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重建主髂段血管血流,随访6个月,通畅率100%。结论对于Leriche综合征患者选择人工血管转流,对重建闭塞段血管血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Leriche综合征 手术治疗 人工血管旁路术
  • 简介:摘要由于微血管减压手术区位位于脑桥旁,手术视野小且深,中易损伤神经和周围血管。充分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观察并护理颅内出血、邻近颅神经损害、低颅压综合征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围术期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治疗胆胰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胰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根据治疗方法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小于对照组(21.57%),其护理满意度(96.30%)则大于对照组(82.35%),且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胰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根据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 胆胰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在儿童慢性咽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的60例慢性咽炎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造影前3~4h禁食,造影前3d停服不透X线的药物,如铋剂和钙剂。检查时患儿取卧位,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钡剂口服,观察患儿咽部情况及患儿的食管和贲门,若5分钟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钡剂反流即刻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结果100例患儿均诊断出慢性咽炎症状,检出胃食管反流90例,胃食管反流程度Ⅰ度23例,占23.0%,Ⅱ度37例,占37.0%,Ⅲ度26例,占26.0%,Ⅳ度10例,占10.0%,Ⅴ度4例,占4.0%。结论钡餐造影检查慢性咽炎患儿,是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对患儿不造成疼痛,对食管反流诊断率较高一种辅助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钡餐造影 慢性咽炎 儿童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