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利用养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门诊治疗慢性胃炎的患者4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小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养胃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1年后疾病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1年疾病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养胃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用SET悬吊系统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训练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之外,还采用SET悬吊系统加强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四周,观察患者患者站立平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采用Fugl-meyer(FMA)平衡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来评定。结果训练四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均上升,实验组更高于对照组;FMA平衡量表评分两组均明显提高,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恢复期利用SET悬吊系统加强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站立平衡能力 SET悬吊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疾病利用规则性肝段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规则性组(观察组)和不规则性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规则性肝段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规则性肝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90%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取得76.67%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社区1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素养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规律服药、合理饮食、自己监测血糖)呈正相关(P<0.05);健康素养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免费体检、生活方式指导、免费建立档案的利用度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因此,我们积极开展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活动,以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度。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素养 公共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心梗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利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心梗后无症状心衰患者(2014年8月—2015年8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在LVEF、LVEDD、LVESD指标方便均得到改善,组间数据对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梗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梗后无症状心衰 阿托伐他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的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与对照组的76.43%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的ACT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颇为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 中重度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沙美特罗替卡松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