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和血浆电解质的检查结果是否差异,以供检验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300例进行电解质检查的患者按照血小板总数分为三组,每组血液再随机分为两份,分别给予血浆电解质和血浆电解质进行检查,比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检验结果中,血清K+与血浆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a+和Cl—与血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电解质和血浆电解质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检验者要注意避免两种存在的差异,以探寻更好的检验途径。

  • 标签: 血清电解质 血浆电解质 电解质 检验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采取自身取髂骨植骨,6例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半环式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达到8~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骨感染及关节僵硬。结论半环式外固定架结合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少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早。有效的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半环槽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10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标本,比较血液标本放置0h、1h、2h、3h、4h的Na+、K+、Ca2+、Cl-和CO2CP检测结果。结果与0h相比,Na+、K+、Ca2+、Cl-在1h及2h的检测值稍有升高,CO2CP在1h及2h的检测值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Ca2+、Cl-在3h及4h的检测值明显升高,CO2CP在3h及4h的检测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血液标本完成后,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电解质的实际检测值与实际正常值相偏离,因此应尽量在血液标本采集2h内进行检测,以确保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电解质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临床上度对于脑外伤后电解质检测钠盐平衡研究有了卓越性进步,当前观点指出,颅脑外伤后,补盐治疗为合理方式。且指出当发生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开展高渗盐(HS)治疗,可全面恢复血容量以及脑灌注压,这对于减少脑部继发性损伤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4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脑外伤后电解质监测与治疗情况,旨意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脑外伤 电解质检测 高渗盐治疗 S100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牙突植骨术治疗的唇腭裂患者当中,接受口腔正畸矫治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当中收治的18例唇腭裂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牙突植骨术治疗,根据患者矫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系统的口腔正畸矫治,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唇腭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口腔正畸矫治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唇腭裂 口腔 矫治 正畸 植骨术 牙槽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唇腭裂牙突裂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正确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32例唇腭裂牙突裂患者,对全部患者均实施正畸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裂隙侧尖牙与相邻切牙之间的夹角改变平均值为36.88°,和第一前磨牙间夹角改变平均值为8.12°;治疗前28例患者尖牙牙根吸收为0级,4例为1级;完成尖牙正轴治疗后,尖牙牙根吸收程度8例为0级,16例为1级,8例为2级。结论通过正畸治疗程序治疗唇腭裂牙突裂患者能够保证尖牙在一次手术中有效且安全的进入裂隙区,能够使植入骨的高度、丰满度得到保证,实现正常龈缘重建。

  • 标签: 唇腭裂 牙槽突裂 正畸治疗 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牙龈和牙嵴进行手术修整后修复的效果,并从前牙美学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修复科门诊接诊的46例因前牙缺损伴有龈缘及牙嵴的改变需要修复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患者主观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冠延长术后在进行修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修复,并对其术后1、3、6月的疗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中修复后在前牙美学、患者满意度、牙龈颜色和肿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牙龈和牙嵴因骨突及冠折等原因影响修复体的制作时,采用冠延长手术,为制作良好的修复体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前牙美观问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延长术 美观 牙龈 牙槽嵴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对口腔粘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口腔粘膜清洁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使用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粘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粪肠球菌以及变异链球菌杀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口腔粘膜进行清洁过程中,通过微酸性次氯酸电解水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微酸性 次氯酸电解水 口腔粘糢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房颤动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的同时,对于其电解剖特征的影响。方法针对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有高血压进行分组,同时进行电解剖特征的分析,探究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电解剖特征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性比较患者的心房电压发现,有无高血压对于患者的心房电压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消融情况发现,非高血压患者的消融情况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高血压 心房颤动 电解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7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我医院同期收治的47例非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对照组患者在存活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可表明患者生命垂危甚至濒死,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加强对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重视,严格进行血清电解质检验,提升血清电解质危急值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参考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60患者进行头颅MRI、MRA、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41例患者有后循环范围内大小不同的梗死病灶,19例患者仅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6例有后循环系统阵发性发作TIA表现,未发现影像学异常病灶;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麻木、行走不稳、轻度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情况,危险因素多表现为年龄较大、高脂血症、颈动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要及时通过头颅MRI、MRA、颈动脉B超等方法进行检测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前后电解质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第三季度收治的387名透析患者,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后电解质指标血清钾(K+)、钙(Ca2+)、磷(P2+)及肾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透析前相比,透析患者透析后K+、P2+、ALB、BUN、Sc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a2+水平较透析前略升高。但无论是透前还是透后,透析患者BUN和S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而AL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患者,其经过透析后能改善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从而避免了高钾血症带来的心脏损害,同时缓解肾损伤。

  • 标签: 血液透析 电解质 肾功能 白蛋白 肌酐 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为自然流产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及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SA的发生率为8.09%。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USA的发生率为7.6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职业、孕次、人工流产史、叶酸服用状况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职业为农民、孕次及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未服用叶酸USA发生率高。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与USA发生率有关。结论未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是USA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因不明 自然流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于口腔种植患者牙美学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美学效果。结果种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拔牙后牙的高度以及宽度,保证了牙骨的剩余量,为后期牙齿的修复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础,同时种植完成后的美学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牙槽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的管理。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换药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并将急诊换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患者管理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换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27.50%(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急诊换药室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足月产妇共100例,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恢复及泌乳状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恶露能够更早排净,且泌乳时间更早,产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选择自然分娩对产妇身体伤害更小,产妇产后恢复状况更优,在符合指征条件下可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 标签: 分娩方式 恶露 泌乳 产后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解质检测在维持性血透患者(MHD)治疗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当中的50例建立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内科收治非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的50例建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电解质指标水平,同时检测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电解质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sMg以及sPHOS指标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l-、Na+以及sCa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K+、sMg以及sPHOS指标水平有显著的降低,而Na+与sCa水平则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可有效的纠正尿毒症患者电解质的紊乱现象,进行适时电解质检测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电解质检测 维持性血透 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护理工作人员和10名,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感染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较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有所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理质量 效果